2020记者节演讲稿5篇
在有新闻自由的国家,通常不限制记者的学历或条件,所以从事记者工作有许多不同的管道。
很多记者在大学或研究所就读新闻、传播等科系,毕业之后立即投入新闻工作,是最典型的一条路。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记者节演讲稿5篇,供大家参考。
2020记者节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是11月8日,一年一度的中国记者节。
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协的前身。
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
最初听到“记者”这个名词的时候,是朦胧的。
记得它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奔忙中的行业。
脚步遍布在每一个有新闻发生的地方,镜头记录的是一次次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妈妈对我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当记者,可以很忙很累,但是很充实很快乐。
我没有想过记者它的样子,但是我深刻的感受到母亲为之惋惜的情感。
现在,我站在这里,以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以一个未来的新闻工作者的身份。
首先,我完成了母亲的愿望。
当我接触这个专业的时候,我才知道,它和母亲所形容的是一样的。
它的色彩光环下是黑白条纹的正义。
第一节专业课的时候老师说:“记者是社会的良心。
”这句话一直记在我的心里。
中国那么多的记者,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的做到用“良心”这一词来衡量?我们都在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未来奔跑,这过程中有多少的诱惑和改变,随时有可能让我们偏离了初衷。
被称为“无冕之王”的我们,也要时刻的告诉自己。
何时何地,“良心”不能忘。
在看每一期记者节颁奖的时候,都会深刻的被触动。
外表潇洒,内心苦涩。
这是很多记者的真实感受和切身体会。
可是,尽管有诸多的无奈和悲哀,依然有很多记者执著于自己的新闻理想,坚守着为党和人民立言的信念,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守护着正义和良心。
每个人生来就有一颗心。
它是好是坏,我们也需要用行动来证明。
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记者理应做好这颗“良心”,成为排头兵。
在记者节,给记者和即将成为记者的人们送上最真诚的祝愿!
2020记者节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你的风采,我来见证》。
信息社会,新闻无处不在。
20XX年汶川大地震媒体对于人间大爱的真实报道,20XX年对地沟油事件的持续追踪,20XX年对城市内涝问题的深度关注等等。
这些热点新闻无不透视着媒体的使命和责任,报道后面是一群有良知敢担当的新闻记者。
记者,在我心中是非常神圣而亲切的两个字。
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爱好文学的我成了校里的“小记者”,在一字一笔书写板报的同时,也把做一名真正的媒体记者的梦想书写在了心里。
今天,我成了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
在我的身边却有着一支英姿飒爽的新闻采编队伍。
他们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用笔触守望道义,用镜头展现真情。
能够与他们共事是我莫大的光荣,能够见证他们的风采是我最大的骄傲!
记者,是为报道重大项目他们深入一线,采访辛勤的建设者,于是美丽的金济河景观带、魁星湖光、道路园林、大桥霓虹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为反映群众所求,他们走进村庄社区,和乡亲们拉呱唠磕,于是荧屏上便有了最美金乡人、孝亲敬老、关爱寒门学子一幕幕温暖人心的故事。
为鞭挞不文明现象,他们深夜蹲
守、快速出击,对当事人穷追不舍,于是便有了文明守护者的美誉。
走过深夜的走廊,推开亮灯的窗,他们仍然在加班赶稿;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转过一个街角,他们在那里拍摄采访。
镜头和纸笔里诉说的是群众的需求,言语中却从未把名利表达。
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好好休息一下,陪着爱人孩子逛逛街,看场电影;或是陪着父母聊聊天,听听那些熟悉而温暖的唠叨;或是亲自下厨做顿可口的饭菜,约老朋友喝上两杯……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发生动摇……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之情,拨动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我们常说,新闻工作舆论引导传递社会正能量,但我的记者同学们,他们的一言一行又何尝不是正能量的传递与辐射呢?我常常想,是什么支持着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前行?又是什么让他们笑意人生,神采飞扬?刚才一位同学的演讲深深触动了我。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
梦想,就像一条流淌的河,沉静而有力,生生不息,奔涌向前。
我曾经遥远的记者梦,却如此近距离地在他们身上得以风起水涌、浩浩荡荡。
我们所有广电人把梦想相连,就像万涓汇流成河,一路喷薄,奔流入海,那是一个更加雄伟壮丽的梦想,是全体中国人的伟大梦想。
海纳百川,正如梦想包容你我。
它,见证着汗水,同样,见证着希望!我的记者同学们,我为你们骄傲!
2020记者节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行,
大家好!我是来自定西日报的记者,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全市媒体的同行们相聚一堂。
就在刚才,倾听了几位同行精彩的演讲,我为大家为新闻事业付出的努力和执着而感动;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五年里,我一直思考,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在学生时代,记者是自由、个性、神气的代名词,在我从事采编工作,真正成为一名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路上行走了五年后,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切身的体验,我才发现,这个职业在她所有鲜亮的外表下,最真实的内涵,用一个最通俗的词来概括,就是“责任”。
于是,我想起了一句话,记者是“社会的良心”。
这句话也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
记者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是人民心中高尚的职业,在笔触下守望道义,在不断前行中彰显正义的力量。
记者是社会的瞭望者,是时代的参与者。
记者又是一个很平常的职业,与其他所有职业一样,做记者的过程就是一个做人的过程。
但更重要的是,记者是社会的良心。
这不仅是职业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寄予的一种厚望。
用干净的眼睛呈现这世界的美好、困苦、挣扎、肮脏以及黑暗。
记者是责任、是重托、是公平、是正义,
这一职业考验着我们的良心、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我还要说:记者是青春无悔,记者是乐此不疲,记者是激荡的生命,记者是沸腾的热血,记者是我们在路上永不停息的事业!
我们的新闻前辈,如邹韬奋先生、范长江先生,他们的新闻作品笃定不是抒情议论的高亢文字,恰恰其忠于事实、记录历史、立此存照的职业精神与道德良心,给我们提供了朴素真实的传世文本,阅读他们的新闻之路,发现“责任”二字熔铸于他们的一生。
正是因为有责任,所以他们才有勇气、才不畏强暴、才表现出尊重大众、服务大众、敢讲真话的杰出品性和智慧;也正是因为有“责任”,他们才会穷尽一生告诉我们这些后辈:“我们的新闻是为谁服务的!”
新闻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
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到新兴媒体互联网、手机,传播媒介不断丰富、发展、变化,但记者的天职却始终未变。
然而,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闻工作者由于受社会各种利益的诱惑和压力,“社会良心”和“正义感”这根弦在思想上绷得不那么紧了。
有的人在金钱与物质面前,几乎无正义感可言,轻易歪曲真理,颠倒是非,出卖灵魂。
这些现象,不能不说是新闻界的悲哀!正是因为在新闻工作队伍中存在了这些不良风气和作风,增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良心和正义感更显得特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