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优选)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信息检索与利用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并掌握各种信息检索技术,学会运用各种 检索手段从各类信息源中获取所需要的知识。
要求: 1.掌握若干种主要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参考工具书,了
解其特点,能使用它们进行事实检索和数据检索。 2.掌握若干种基本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中外文检索工具
• 手机图书馆服务是将图书馆服务扩展至手机媒体 的一项新兴服务。手机图书馆服务可以提供图书 馆服务短信、图书借阅超期提醒、书目查询服务 等。
检索首页
检索首页
二、文献信息的类型
1.根据文献的载体形式划分
印刷型
缩微型
机读型 视听型
图 连 资 缩 缩 缩 磁光 联 录 唱 电
书 续 料 微 微 微 带盘 机 音 片 影
了解其特点,能使用它们检索与专业相关的文献。 3.掌握计算机检索的方法,包括选择数据库、制订检
索策略、分析检索结果。 4.掌握网络信息检索和利用的方法。
教材与成绩评定
• 教材
信息检索与利用•文理 姚乐野主编 世 界图书出版公司
• 成绩评定
以闭卷考试、实习报告和平时考查作 为课程考核成绩。 闭卷考试占50%; 实习报告占30%; 平时考查占20%。
通借通还
• 通借:在江安分馆可借老校区任何一个分馆的图书, 反之一样。办理借书手续后的96小时内可得到图书。
• 通还:在江安分馆可归还在老校区任何一个分馆所借 图书,反之一样。
• 通借通还办法: 对在图书馆ALEPH书目查询系统检索结果中显示
单册状态为“可借”并且“在架上”的中外文图书实 行通借(小说类图书除外),读者一次提交的通借图书 申请不超过2册。
江安分馆
江安分馆面向江安校区的本科基础教学,形成 了以各学科基础文献为主的馆藏特色,总藏书量 50余万册,馆内还安装了千余个数字化接口,并 能无线上网。实行以读者为中心的“藏、借、阅、 咨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即全开放、全开架(读 者自己找书)、全流通[即在架图书(除工具书、 期刊外)全部都可外借],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 可同时使用,完全共享。
登陆查询
登陆成功
个人界面
修改口令(密码)
更新地址
邮件通知服务和手机图书馆
• 邮件通知服务是向通过电子邮件向读者用户传送 图书馆相关信息的网络服务,目前可以传送的服 务包括图书借阅到期提醒,图书借阅超期提醒, 数字资源订阅更新等。
• 用户必须保证提供的邮件真实有效,避免拼写 错误,才能正常获取服务。用户可以在书目查询 系统中,登录个人信息页面,添加和修改邮件信 息。
三、信息检索概述
1.信息检索的起源
信息检索起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工 作,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 索引和检索成已为图书馆独立的工具和用户服务项目。
• 地址:
• 四川大学数字图书馆作为一个开放性、 分布式的数字信息资源网络系统。三校 区四个分馆均可使用。
• 通过Internet开展了各种网上服务,如网 上书目检索、实时馆藏查询、预约续借、 联合目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等。
• 网络数据库为全校师生提供全天24小时 网络检索服务。
由四要素组成: 1)所记录的知识和信息; 2)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符号图像; 3)用于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物质载体; 4)记录的方式或手段。
一、信息、知识、文献
信息、知识、文献三者的关系:
• 信息是生产知识的原料; • 知识是被人类系统化的信息; • 文献是存储、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
二、文献信息的类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记录 形式和出版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图书” 这个概念已经不能概括当前所有的“文 献”,文献的类型包括: 1.根据文献的载体形式 2.根据文献的编辑出版形式 3.根据文献的加工程度
第一讲: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一、信息、知识、文献
• 1.信息:用文字、数据系客观事物 在运动变化中所具有特征内容的总称。
• 2.知识:人类通过有目的、有区别、有选择
地利用信息,通过人的大脑进行思维整合使信 息系统化而构成的。
一、信息、知识、文献
• 3.文献:记录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 注:老校区分馆之间不能通借通还。
随书光盘
• 随书光盘——指随图书附赠光盘 • 提供三种服务方式:
– 网上光盘内容在线下载、浏览 – 读者向管理人员提交 “请求光盘”开放,管理
人员通过查询请求光盘信息,上载更新录入光 盘记录,提供读者使用。 – 读者自带U盘,到电子阅览室免费拷贝光盘内 容
数字图书馆
出
胶胶平、
网带、胶
版
片卷片磁
络、幻卷
物
盘
版录灯
像片
带
二、文献信息的类型
2.根据文献的编辑出版形式划分
图书
特种文献
连续出版物
普工 通具 图书 书
科专学标会政产 技利位准议府品 报文论文文出资 告献文献献版料
物
报期期 纸刊刊
型 书 籍
二、文献信息的类型
3. 根据文献的加工程度划分:
1)一次文献(primary document) 即原始文献,是人们以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形 成的文献,如期刊论文、会 议论文等。 举例:CNKI 期刊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
四川大学图书馆概况
四川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896年,是中国西 南地区藏书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由文理、 工学、医学、江安四个分馆组成。其中:
☆ 馆藏纸质文献580万册 ☆ 电子图书170万册 ☆ 引进中外文数据库160余个
文理分馆
位于望江校区东区内,馆藏图书300万 册,以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为主,兼 及部分工程技术类文献资料。其中中国古 代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文字学、汉 语史、宗教学、四川地方文献、南亚研究、 数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文献 具有收藏优势;珍藏线装古籍30万册。
2)二次文献(secondary document) 通过对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压缩 和组织,成为查找一次文献的工具。如书目、索引、文摘。 举例:国外:三大检索(SCI、SSCI、ISTP ); 国内:CSSCI 、新华文摘、全国报刊索引
3)三次文献(tertiary document) 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再次加工出来的成果。 如综述、述评、进展、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