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 2019-2020年高考文理基础(化学)考试说明知识点电子版-新人教】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为15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出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Al:27 S:32 Ca:40 Fe:5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之为稳定同位素,近20年来,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在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如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做环境分析指示物。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4S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6B.1H216O在相同条件下比1H218O更易蒸发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D.2H+的酸性比1H+的酸性更强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 D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氟气和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C.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4℃时5.4mL的水所含的原子总数为0.3N A3.实验室中,不慎被玻璃划破了手指,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FeCl3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FeCl3能使血液胶体凝聚C. 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4.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践的验证。
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A.由甲酸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可推出其余的羧酸也均能发生银镜反应B.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故CO2与SiO2的晶体结构也相似C.由“2Fe + 3Cl2 = 2FeCl3”反应可推出“2Fe + 3I2 = 2FeI3”反应也能发生D.Na、K具有强还原性,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K常温下也能与水剧烈反应5.常用的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总反应可表为:Zn(s) + 2MnO 2(s) + 2NH 4+ = Zn 2+ + Mn 2O 3 + 2NH 3 + H 2O放电时负极区发生反应的物质或微粒是:A .MnO 2B .MnO 2和NH 4+C .ZnD .Zn 2+和NH 36.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SO 2在接触室中被催化氧化为SO 3,已知该反应为一放热反应。
现将2mol SO 2、1mol O 2冲入一密闭容器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98.3 kJ,此时测得SO 2的转化率为50%,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SO 2(g) + O 2(g)2SO 3(g);△H = -196.6kJ ·mol -1 B .2SO 2(g) + O 2(g)2SO 3(g);△H = -98.3kJ ·mol -1 C .SO 2(g) + 1/2O 2(g)SO 3(g);△H = +98.3kJ ·mol -1D .SO 2(g) + 1/2O 2(g)SO 3(g);△H = -196.6kJ ·mol -17.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
我国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湘潭县射埠镇湾塘村出现了H 5N 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疫区村民家里到处都洒满了石灰,甚至是低矮树木的叶子上都洒上了石灰,很是醒目。
根据有关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石灰之所以可以杀灭H 5N 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是由于石灰与水产生的氢氧化钙显碱性,病毒为蛋白质,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而使病毒失去活性B .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PH 不变C .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Ca 2+的物质的量不变D .给饱和石灰水溶液升高温度,c(OH -)的浓度降低.8.美国宇航局(NASA )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 3F 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
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B .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C .相同压强下,沸点:C 3F 8<C 3H 8D .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9.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 X(g) + 2Y(g)2Z(g)平衡时,X 、Y 、Z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 、1mol 、2mol ,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1mol 、2mol 的X 、Y 、Z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刚充入时,反应速率V 正减小,V 逆增大B .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百分组成和原来相同C .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两倍D .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是原来的两倍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石灰石、高岭石、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份都是SiO 2B .SiO 2是通讯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份C .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都是主要的高温结构陶瓷D .含硅4%(质量分数)的钢,可制变压器铁芯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C C C F FF F F F F F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1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都正确的是(括号里的是类别):A .空气(混合物)、C 2H 5OH(醇)、H 2SO 4(离子化合物)、CO 2(非电解质)B .液氨(氢化物)、NH 4Cl(铵盐)、HNO 3(氧化性酸)、NaOH(强电解质)C .HCl(共价化合物)、CH 3COOH(羧酸)、Na 2O 2(碱性氧化物)、CH 3I(卤代烃)D .NO 2(酸性氧化物)、CH 3CHO(有机物)、CO(有机物)、CH 3COOCH 3(酯)12.下列各组离子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的溶液中:Na +、SO 4-2、C1-、K +B .PH = 0的无色溶液中:Na +、K +、MnO 4-、NO 3-C .在0.1mol /L 的醋酸溶液中:Fe 2+、Na +、ClO -、Ca 2+D .在c(H +)/c(OH -)= 1×1013的溶液中:NH 4+、Ca 2+、C1-、K +13.向含1mol HCl 和1mol Mg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mol ·L 1-的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④的原子序数小于元素⑦的原子序数B .②、③处于同一周期C .上述八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⑤号酸性最强D .⑧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5.做实验时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 4- + H 2C 2O 4 + H + → CO 2↑+ Mn 2+ + □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的还原剂是H 2C 2O 4B .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 .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10e -D .配平该反应后,H +的系数是8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 C DA .硫酸铝溶液中加过量氨水:Al 3+ + 4OH - = AlO 2-+ 2H 2O B .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 4HSO 4在稀溶液中反应:Ba 2+ + 2OH -+ 2H + + SO 4-2= BaSO 4↓+ 2H 2OC .少量的CO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CO 2 + CO 3-2+ H 2O = 2HCO 3- D .Na 2S 溶液呈碱性:S -2+ 2H 2O = H 2S ↑+ 2OH -17.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根据NaHCO 3溶解度比NaCl 、Na 2CO 3、NH 4HCO 3、NH 4Cl 都小的性质,运用CO 2 + NH 3 + H 2O + NaCl = NaHCO 3↓+ NH 4Cl 的反应原理制备纯碱。
下面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 气体是NH 3,B 气体是CO 2B .第Ⅲ步得到的晶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C .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D .第Ⅳ步操作的主要过程有溶解、蒸发、结晶18.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 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 、Y 、Z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 + 2Y2Z B .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 0C .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 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 为固态或液态D .若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 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19.常温下经测定某溶液中离子只有Na +、Ac -、H +、OH -四种,且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c(Ac -)>c(Na +)>c(H +)>c(OH -)。
其可能的情形是: A .该溶液由pH=3的HAc 与pH=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B .0.2mol/L 的HAc 溶液与0.1mol/L 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C .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 ,可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改变为:c(Ac -)>c(Na +) >c(OH -) >c(H +) D .该溶液由0.1mol/L 的HAc 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 溶液混合而成20.将一定量的固体Ag 2SO 4置于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装有少量V 2O 5),某温度下发生气体A 加入食盐I IIIV A 通入足量气体B 悬浊液过滤纯碱干燥N 2→尾气 澄清 反应:Ag 2SO 4(s)Ag 2O(s) + SO 3(g),2SO 3(g)2SO 2(g) + O 2(g),反应经过10 min 达到平衡,测得:C(SO 3) = 0.4mol/L ,C(SO 2) = 0.1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