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四年级教案第一课珍惜生命,安全出行教学目的:通过教师讲解、读、听、讨论等方法,教育学生要增强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安全。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轻视交通规则就是轻视生命。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轻视交通规则就是轻视生命。
要时刻注意出行安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红星小学的操场上,今天热闹非凡,学校请来了交警叔叔为大家作报告,讲解交通安全常识。
报告会上,交警为大家讲解了行走、骑车、乘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列举了生动的案例,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少,这不,大会开完,同学们就讨论开了,让我们也一起加入讨论吧!二、新授。
(一)血的教训要牢记。
1、师:让我们先来听听恒同学是怎么说的吧。
2、自读恒同学的发言。
(二)轻视交通规则就是轻视生命。
1、江淼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指名读江淼的发言。
3、齐读“信息”(三)珍惜生命,安全出行1、师:听了上面同学的实例,你有什么感受?2、谈感想。
3、再看看芳、宁几个同学是怎么说的吧。
4、齐读“特别提示”。
特别提示:交通安全关系你我他,多操一份心,就会多一份安全。
只要人人心中有安全人人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三、阅读与拓展。
自读《步行安全常识》。
四、教师总结。
五、当堂测验。
一、判断题。
1、行人应当在人行道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2、行人横过马路时,应当从人行横道、天桥或地下通道通过。
()3、严禁使用货运汽车、摩托车、三轮汽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接送学生。
()二、选择题。
1、行人在没有交通信号灯和人行横道的路口应如何通过?A、跑步快速通过B、示意机动车让行后直行通过C、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2、未满几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学自行车?A、10周岁B、12周岁C、4周岁六、板书设计。
珍惜生命,安全出行血的教训要牢记交通安全轻视交通规则就是轻视生命珍惜生命,安全出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四年级教案第二课远离危险设施教学目的:通过教师讲解、真实案例的学习讨论,教育学生在游戏中也要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在游戏以及各种活动中,都存在一定的危险,要远离危险设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教学难点:学会在怎样做才能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注意安全,不受伤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下课的时候,你喜欢玩什么游戏?二、讲解安全知识。
(一)滑滑梯。
1、同学们都玩过滑梯,是不是很好玩?但是,如果不注意安全,也会出现事故呢!你看,楷楷就是这样......2,出示楷楷的故事,学生自读。
3、讨论:滑滑梯要注意些什么呢?4、小结。
5.、齐读“信息”。
(二)荡秋千。
1、滑滑梯要注意安全,荡秋千也是这样,它你给我们带来快乐,也存在一定危险。
2、自读真实案例。
3、讨论:荡秋千要注意什么?4、小结。
5、齐读“注意事项”。
(三)其他游戏、设施注意事项。
1、其他游戏设施要注意。
2、做游戏前要注意以下几点,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信息”。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天真活泼的童年时代,爱玩爱闹爱做游戏是我们的天性。
希望同学们在游戏的时候也要时刻牢记“安全”二字,让我们的童年过得快乐又健康!四、思考。
判断说明题:下课后,明明跑到单杠旁准备玩单杠,这时一个小同学跑了过来,明明想一个人玩,于是和小同学争了起来,小同学刚爬了上来,明明就把小同学拽了下来。
小同学由于没有站稳,摔了一跤,哭了起来。
同学们,明明的做法对吗?应该怎样做?五.当堂测验。
(一)、填空。
1.上体育课时,要穿() .A. 运动服 B. 礼服2.上体育课时,().A. 可带别针、小刀等金属硬物B.不带与体育课无关的物品3.在单杠、双杠练习时,周围应摆放() .A. 海绵垫B. 纸4.爬高是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跌伤()。
A、脚趾B、大脑5、楼失火,应该()a乘电梯逃生b在原地等候救援c在紧急通道逃生(二)、判断题。
1.游泳时千万不要在水中打闹,以免呛水或受伤。
2.技巧练习要在海绵垫上进行。
()3.上体育课,穿不穿运动衣和球鞋无所谓。
( )4.穿带铁钉的足球鞋参加足球比赛最好。
( )六、板书设计。
滑滑梯远离危险设施荡秋千其他设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四年级教案第三课常见的社会安全突发事故教学目的: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常见的社会安全突发事故,知道什么是社会安全突发事故,提高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2. 通过学习了解社会安全突发事故的等级和预警信息的发布,正确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害与围,积极预防,确保社会财务与人身安全。
教学重点:1. 知道什么是社会安全突发事故,提高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社会安全突发事故的等级和信息的发布,正确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害与围,积极预防。
教学难点:了解社会安全突发事故的等级和信息的发布,正确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害与围,积极预防。
教具准备:课件及资料教学形式:教师主导、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揭示社会安全突发事故,了解其性质。
1.谈话导入: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经常看到电视或报纸上报道某某地方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事件,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图片资料。
2.出示非法集会、聚众上访、闹事等图片。
3.引导归纳: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的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都属于“社会安全突发事故”(板书课题)。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4.案例学习,深入了解社会安全突发事故的突发性和危害性。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二)了解等级划分,树立安全意识。
1.突发事故按涉及的围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三级。
一级:即已发生恐怖袭击、爆炸、火灾、地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群众人员拥挤踩踏等事件后,应立即启动一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二级:即发现爆炸物,局部发生火灾并蔓延较快、集体中毒、发生较大围疫情、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等,应立即启动二级应急预案处置。
三级:即发行可疑爆炸物、接到恐吓、事物中毒、局部发生可控制火情、人身伤害,有可能造成人员恐慌局面失控时,立即启动三级应急预案处置。
2.出示资料,加深了解,正确认识,争当小勇士。
下列突发事故各属于几级?应采用几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1)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市8.0级地震(2)2002年10月8日上午9时40分左右,市实验小学突发大规模挤压事故,共有约13名小学生受伤。
(3)2006年12月4日晚,市蒲县蒲城镇南耀村教学点六名小学生饭后身体出现不适,送往镇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
(4)1994 年 12 月 8 日克拉玛依友谊馆,在学校组织汇报演出时,舞台光柱灯烤燃附近纱幕引起火灾发生特大火灾事故。
火灾造成 130 人受伤, 325 人死亡。
出示特别提示: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安全突发事故的危害与围,坚决不参与任何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争当维护社会治安的小勇士。
(三)学习预警级别和信息发布,积极预防。
刚才我们了解了许多社会安全突发事故,它们存在的危害和围或轻或重、或大或小,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
那么预警级别根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以下几级:(出示预警级别)Ⅰ级:(特别严重)红色Ⅱ级:(严重)橙色Ⅲ级;(较重)黄色Ⅳ级:(一般)蓝色自学预警信息及其发布、调整和消除。
(四)课堂小结:生命是美丽的,生命是宝贵的。
社会安全突发事故的虽具有突发性,但是只要我们人人树立安全意识、积极预防,及时预警,相信我们会不断减少其发生降低其危害,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提高警惕,做到安全警钟常鸣。
当堂检测:1. 什么是社会安全突发事故?2. 社会安全突发事故的预警级别及表示颜色?板书设计:第三课常见的社会安全突发事故1.社会安全突发事故:2.社会安全突发事故的等级3.预警级别和信息发布《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四年级教案第四课杜绝打架斗殴背景介绍:小学生正处于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
因为年龄小,自制力差,同学之间出现问题或矛盾时,容易激动,出现骂人甚至动手打架事件,因而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这些实际情况,和学生共同面对,力争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杜绝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
设计思路:安全问题现在已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普遍重视,但大道理讲起来总显得有些枯燥,学生接受起来也有些被动。
因此,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我想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入手,深刻剖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检点自己的行为,不拉帮结派,培养学生理解和宽容他人的良好心态,从而优化心理环境,创造出一个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重点:打架斗殴的危害性,如何有效预防打架斗殴。
教具准备:网络视频及幻灯片。
v.ku6./show/xNOAxix6FhgsNB0H.html(打架斗殴视频地址)预设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知道“打架斗殴”的害处。
2、让学生了解同学之间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但关键是如何处理,只要以正确方法去面对和解决,同学之间一定会和睦相处,成为好朋友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网络视频,向同学讲解身边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打架斗殴的危害性。
2、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存在哪些问题,增强学生认识自我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对照自己,明白什么问题可能导致打架斗殴。
3、结合学生的小组讨论,打架斗殴有哪些危害,如何抵制打架斗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和选择,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自己更能理解和宽容他人。
方法与手段:1、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将容逐步呈现在学生面前。
2、发挥学生主体性,设计讨论和交流的情境问题,让学生去感受问题,联系实际,然后学生互动、师生互动。
3、归纳总结、当堂测试,同时配以规的板书设计,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一、以情促思,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看完后,请同学们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教师放录像,然后,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打架斗殴的危害)二、创设情境,深刻体验。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之间经常发生一些矛盾和争执,比如:某同学无意中碰撞了你,某同学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拿了你的东西等,当你遇到这些问题时,你是怎样处理的?好,现在,我们以小品表演的形式,再现一下当时的场面。
谁来试一试?(此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置身于打架的真实情境中,体会打架带来的危害和后果。
)表演后请让学生谈感受,剖析自己,深刻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不仅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语言和行为,更重要的是当你认为受到“侵犯”时应该怎样去做,提高对打架斗殴带来危害性的认识,教师相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