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一、模板及钢模台车(1)模板及台车结构型式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型式进行专门设计,尽量采用模板厂的大型模板和定型模板。
配置的各种模板需分别适用TBM法和钻爆法开挖洞段的断面要求,并能解决洞内各工序间的施工干扰,各种模板能与混凝土的供应能力、运输能力等相适应。
模板及台车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应保证模板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侧向压力和振动力,防止产生移位,确保混凝土结构外形尺寸准确,并应有足够的密封性,以避免漏浆。
(2)模板和支架材料应优先选用钢材、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等模板材料。
模板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本合同指明的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木材质量应达到Ⅲ等以上的材质标准,腐朽、严重扭曲或脆性的木材严禁使用。
钢模面板厚应不小于3mm,钢板面应尽可能光滑,不允许带凹坑,皱折或其它表面缺陷。
(3)钢模板在每次使用前应清洗干净,为防锈和拆模方便,钢模面板应涂刷矿物油类的防锈保护涂料,不得采用污染混凝土的油剂,不得影响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质量。
若检查发现在已浇筑混凝土面沾染污迹,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清除。
木模板面应采用烤涂石蜡或其它保护涂料。
(4)模板拆除时限,除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不承重侧面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方可拆除;在墩、墙和柱部位在其强度不低于3.5MPa时,方可拆除。
隧洞衬砌混凝土拆模时,对于存在外水压力的混凝土衬砌,需进行专门论证并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拆除。
二、钢筋和锚筋(1)每批钢筋均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单,钢筋种类、钢号、直径等均应符合施工图纸规定,并经过材质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钢筋按放样单进行加工,放样单必须经过技术人员审查。
钢筋加工前应将表面油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
(3)钢筋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尺寸的大小均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其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4)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强度不低于结构设计强度的混凝土垫块。
垫块埋设铁丝并与钢筋扎紧。
垫块互相错开,分散布置。
在各排钢筋之间,用钢筋支架支撑以保证位置准确。
(5)锚筋应采用螺纹钢筋,水泥砂浆锚筋孔直径应大于锚筋直径至少20mm,锚筋孔孔壁与锚筋之间间隙应注满水泥砂浆。
(6)锚筋孔注浆前应进行清洗,水泥砂浆注满后予以捣实,应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将锚筋加压插入到要求的深度,并加以振捣或轻敲,确保砂浆密实。
(7)钢筋接头的方式和布置均严格按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
接头尽可能采用机械接头及闪光对焊。
三、混凝土(1)选用的混凝土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应与混凝土供应能力、浇筑能力、仓面具体情况相适应,以保证混凝土运输的质量,充分发挥设备效率。
配置适合钻爆法洞段的混凝土运输设备。
所有运输设备,应使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致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过多温度回升和坍落度损失;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1.5m,超过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止骨料分离的措施。
(2)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仓内加水。
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应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以保证质量。
混凝土浇筑坯层厚度,应根据拌合、运输和浇筑能力、振捣器性能及气温因素确定。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混凝土热工计算,采取必要的温控措施,有效地防止裂缝产生。
(4)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泵送混凝土应使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应加外加剂,并应符合泵送的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宜在8~18cm之间。
最大骨料粒径应不大于导管管径的1/3,并防止超径骨料进入混凝土泵。
安装导管前,应彻底清除管内污物及水泥砂浆,并用压力水冲洗。
安装后要注意检查,防止漏浆。
在泵送混凝土之前,应先在导管内通过水泥砂浆。
应保持泵送混凝土工作的连续性,如因故中断时,则应经常使混凝土泵转动,以免导管堵塞。
在正常温度下,如间歇时间过久(超过45min),应将存留在导管内的混凝土排除,并加以清洗。
严禁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而在混凝土泵的受料斗处加水。
(5)加强混凝土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
无模板混凝土表面的保湿为避免新浇混凝土出现表面干缩裂缝,应及时采取混凝土表面喷雾,或加盖聚乙烯薄膜,或其它方法,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和降低水份蒸发损失。
喷雾时水份不应过量,要求雾滴直径达到40~80,以防止混凝土表面泛出水泥浆液,保湿应连续进行。
(6)混凝土浇筑前应详细检查有关准备工作,如模板、钢筋、缝面、预埋件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设备是否良好,施工方法,技术交底是否已进行等。
(7)预留孔混凝土施工中预留孔在回填混凝土或砂浆之前,应先将预留孔壁凿毛,并清洗干净和保持湿润,以保证新回填的混凝土或砂浆与孔洞四周的老混凝土结合良好。
回填预留孔混凝土或砂浆应仔细振捣,以保证埋件粘结牢固,以及新老混凝土或砂浆充分粘结。
外露的回填混凝土或砂浆表面必须抹平,并进行养护和保护。
(8)金属止水片应平整、干净、无砂眼和钉孔,止水片的衔接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迭、咬接或搭接方式,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cm,咬接和搭接部位必须双面焊接。
(9)做好详细的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其内容包括:每一构件、块体的混凝土数量,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质量、混凝土标号,混凝土配合比;各构件、块体的实际浇筑顺序、起讫时间,施工期发生的质量事故,养护及表面保护时间、方式、情况、模板和钢筋的情况;浇筑地点、各种原材料的温度、混凝土浇筑温度、各部位拆模的日期;混凝土试验成果及其分析等,确保各施工环节具有可追溯性。
四、混凝土冬雨季施工措施4.1 冬季施工方案(1)混凝土的材料要求1)水泥:选用强度等级42.5以上52.5以下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骨料:要求没有冰块、雪团,应清洁、级配良好、质地坚硬,不应含有易被冻坏的矿物。
3)拌合水:应用水,加热。
4)外加剂:选用通过技术鉴定、符合质量标准的外加剂。
(2)混凝土配合比冬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根据混凝土的浇筑强度、运输方式等进行综合考虑,外加剂掺量必须按照规范执行。
(3)混凝土搅拌冬季施工中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如砂、石、水等均应保持正温,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低于10℃,出罐温度一般要控制在13℃~18℃。
为保证出罐温度,首先考虑对拌合用水加热,如仍不能满足需要时,再考虑对骨料加热。
对冬季混凝土搅拌,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水泥只能保温,不得加热;2)注意搅拌用水加热时水温不得高于80℃,骨料加热时骨料温度不得高于60℃。
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为先投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经拌合后,然后再投入水泥拌合。
3)混凝土拌合前,用热水或温水冲洗搅拌机;4)对骨料的积雪、冻团进行清理,不得装入搅拌机内搅拌;5)根据混凝土浇筑当天的实际温度,换算出各项材料需要加热的温度,但不得超过上述的最高温度规定;6)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可延长拌合时间,一般比常温时延长50%。
7)为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假凝现象,混凝土搅拌时按照砂石、水、水泥的顺序进行,不得颠倒。
(4)混凝土运输冬季混凝土施工时,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温度损失过大,应采取以下措施:1)清理混凝土罐车运送道路,保证道路畅通,尽可能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罐车应有保温措施;2)施工现场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尽量减少或避免装有混凝土的罐车的等待时间。
(5)混凝土的浇筑1)一般要求混凝土浇筑时要保证砼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要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准确,钢筋、预埋件位置,拆模后砼表面平整、光洁。
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浇筑时,拌合物由拌板、料斗、漏斗或各类运行会工具中卸除砂浆容易与容器冻结,故在浇筑前应采取防风、冻结保护措施,一旦发现砼遭冻应进行二次加热搅拌,使搅拌物具有适应的施工和易性再浇筑。
冬期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应加热使接合面有5℃以上的温度,用蓄热法养护时不得低于10℃。
2)砼浇筑砼拌合物入模浇筑,必须经过振捣,使其内部密实,并能充分填满模板各个角落,制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
冬期振捣砼采用机械振捣,振捣要快速,浇筑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模板、钢筋和预埋件检查、清除冰雪冻块、浇筑使所用脚手架、马道的搭设和防滑措施检查、振捣机械和工具的准备等。
(6)混凝土的养护对已浇好的混凝土及时覆盖保温养护。
道路工程混凝土养护一般采用蓄热法,养护时的温度要求:不得低于10℃。
冬季施工期间,在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及5Mpa前,必须防止受冻。
在温度低于5℃时不应向混凝土和覆盖物上洒水养护。
(7)混凝土拆模1)砼模板拆除的时间,应按结构特点、自然气温和砼所达到的强度来确定,一般以缓拆为宜。
2)拆除模板,砼强度亦必须满足要求。
3)冬期拆除模板时,砼表面温度和自然气温之差不应超过20℃。
4)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冻害现象,应暂停拆卸,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拆卸。
5)对已拆除模板的砼,应采取保温材料予以保护。
结构砼达到规定强度后才允许承受荷载。
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在其上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或机具。
(8)混凝土试件和强度检验试件的取样率或一组试块最多能代表的砼容量,应《钢筋砼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1)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一组。
2)每浇筑100m3砼不少于一组。
3)同条件试块的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不少于3组。
针对冬期施工,增设两组同条件试块,一组用于检查受冻前的砼强度;另一组用于测定冬转常温养护28天的砼试块强度。
(9)隧洞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措施隧洞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措施要求:1)喷射混凝土施工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围挡砖砌墙围挡,上部搭设防雪、雨棚;用两层3㎝棉被进行覆盖保温。
水泥、钢材一律采用木枕架空垫起后,存放于料库,架空距地面0.3m;为保证砼强度,隧洞所使用的喷射混凝土在地面拌合料拌合后及时运送至洞内,与洞内温度保持一致,喷砼用水采用锅炉加热,温度控制在+30℃左右;做好地面水箱、水管的防寒工作,保证地下喷射混凝土用水保持较高温度。
2)合理选择外加剂种类和掺量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本工法的实施效果都起决定性作用,是本工法的关键。
衬砌混凝土:必须选择减水率高、早强效果好、降低冰点能力强的复合防冻剂,同时根据不同时段的温度确定不同的掺量。
掺量不大于说明书和试验值。
一般采用:负温防冻剂—I型、JA—1型复合防冻剂、GM型防冻剂、HZ—6型防冻剂,它们的最大掺量不大于水泥量的5%。
喷射混凝土:选择超早强抗冻型STC粘稠剂,在喷嘴处加入,严禁提前掺加在混凝土混合料中。
外加剂性能必须满足下列要求:防冻剂:0~-20℃能防冻;减水率≥8%;3天强度提高20%以上;含气量1~3%;泌水率≤95%;对钢筋无锈蚀;掺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