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蒸汽锅炉检查、准备、点火、升压、暖管、并汽、运行调节、停炉、停炉保养等方面的操作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使用蒸汽锅炉的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锅炉投运前的检查与准备3.1锅炉投运前的检查3.1.1锅炉受压元件检查:a)受压元件无鼓包、变形、裂纹、渗漏、腐蚀、磨损、过热、胀粗等缺陷,拉撑牢固,胀口严密;b)受热面管子及锅炉范围内管道畅通;c)汽水挡板、汽水分离装置、给水装置、定期排污管、连续排污管等齐全牢固;d)锅筒、集箱和管道内无遗留工具、螺栓、焊条、棉纱等杂物时,关闭全部人孔门和手孔门。
3.1.2锅炉炉墙及烟风道检查a) 锅炉炉墙、烟道无破损、裂缝b) 炉门、看火门、清灰门等牢固严密、开关灵活;c)炉膛内无积灰、结焦、炉拱隔火墙完整严密;d)烟道、风道及风室严密、无积灰,其调节挡板完整、开关灵活,开启度指示准确并有可靠固定装置;e)空气预热器、省煤器完好无积灰;f)炉膛和烟道内无杂物和人时,关闭炉门、清灰门和烟道检查门孔。
3.1.3安全附件、保护装置及仪表检查a) 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高低水位报警器及低水位连锁保护装置、蒸汽超压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自动给水调节器、各种热工测量仪表(包括蒸汽流量计、煤量表等计量仪表)应齐全灵敏、可靠且清洁照明良好;b)安全阀、压力表经地方检验部门检验合后铅封,压力表刻度盘上用红线标出工作压力。
3.1.4蒸汽、给水、排污管道检查:a)锅炉的蒸汽管道、给水管道、排污管道及疏(放)水管道畅通,管道上金属盲板全部拆除;b)管道支架完好,管道能自由膨胀;c)管道保温完整,漆色符合规定,表示内介质流向的箭头符号正确、鲜明。
d)管道和阀门连接完好、严密不漏(包括阀门关闭时不内漏),阀门开关灵活,有表明开关方向的标志,阀门填料有适当压紧余隙。
3.1.5燃烧设备和辅助设备检查:a)链条炉排平齐完整、无杂物,分层燃烧装置完整、操作灵活,其标尺正确且处于工作位置,煤斗弧形门(月亮门)开关灵活,老鹰完整、牢固、翻灰完整、动作灵活;b)链条炉排减速机的减速机构及传动装置完整,变速装置操作灵活,离合器保险弹簧松紧程度合适;c)水泵、风机等传动设备安全罩完整、牢固,地角螺栓坚固,联轴器联接完好并通心,转动皮带齐全、紧度适当,润滑油清洁,油位正常,不漏,冷却水充足、通畅;d)转动设备转向正确,无摩擦、撞击或咬死等现象,经过检修的转动设备需试运行合格;e)除尘器设备完好并处于待用状态,锁气器严密不漏风。
3.1.6其他检查a)楼梯、平台、栏杆等完好,墙壁、门窗及地面需修补完整;b)设备及其周围通道上清洁无杂物,地面不积水、积煤、积油;c)锅炉各部位照明齐全、亮度足够;d)操作工具齐备;e)锅炉房内有足够、合格的消防器材。
3.1.7水压试验按附录A锅炉除6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外,锅炉受压元件经重大修理或改造后,也应进行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前应对锅炉进行内部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强度核算,不应用水压试验方法确定锅炉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压力应符合下表规定:锅炉进行水压试验时,水压应缓慢的升降,当水压上升到工作压力时,应暂停升压,检查有无漏水或异常现象,再升压到试验压力,锅炉应在试验压力下保持20分钟,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
水压试验应在周围气温高于5℃时进行,低于5℃时应有防冻措施,水压试验用水应保持高于周围露点温度,防止锅炉表面结露,但也不应温度过高,防止引起汽化和过大的温差应力,一般为20-70 ℃。
锅炉进行水压试验,符合下列情况时为合格: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水珠和水雾;当降到工作压力时胀口处不滴水珠;水压试验后,没有发现残余变形。
3.2锅炉投运前准备锅炉经检查符合生火条件后,方能进行锅炉生火前的准备工作。
3.2.1调整阀门到启动前状态:a)蒸汽系统:主汽阀关闭,副汽阀关闭;b)给水系统:给水阀、放水阀、省煤器旁路管阀关闭,给水中间阀、省煤器进口和出口阀开启c)放水系统:锅炉和各联箱的定期排污阀、连续排污二次阀、事故放水阀关闭,定期排污总阀、连续排污一次阀开启d)疏水系统:所有疏水阀开启e)水位表:水位表汽旋塞、水旋塞开启,放水旋塞关闭;f)压力表三通旋塞处于工作位置g)所有流量表一次阀开启;h)排空阀开启。
3.2.2辅助设备到启动前状态:a)非沸腾式省煤器旁路烟道挡板开启,省煤器前烟道挡板关闭,或在锅炉进水后开启省煤器出口至软水箱(除氧器)阀门。
b)引风机入口调整门关小,烟道内其他挡板开启;c)开启水泵、风机、出渣机、炉排后轴、煤斗挡板等冷却水管阀;d)关闭除尘器锁气器,使之严密e)水位电视监视器开启。
3.2.3向锅炉进水3.2.3.1开启给水阀,经省煤器向锅炉进合格软水到锅炉水位表下部可见边缘25MM处a)进水温度夏季不超过90℃,冬季不超过50℃,不宜高于锅筒壁温40~50℃以上;b)进水期间,检查人孔、手孔、阀门及法兰等无泄露,若发现漏水,立即停止进水并予处理;c)上水过程应缓慢进行;d)启动锅炉进水时,不得影响其他运行锅炉给水。
3.2.3.2当升到规定水位时,停止进水,锅炉水位应保持不变,若水位有明显变化,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3.2.4炉膛通风,对炉膛烟道进行通风,进行自然通风10分钟或机械通风5分钟,维持炉膛负压50-100PA3.2.5烘炉按附录B3.2.6煮炉按附录C4 锅炉启动4.1链条炉点火方法及注意事项4.1.1链条炉点火前,先将炉排后2/3部分铺上炉渣,再将炉排前1/3部分铺上煤(盖住第一第二风室)并在煤上铺好木柴及引燃物,严禁用汽油等易燃液体引火。
4.1.2启动引风机,维持炉膛负压0-40PA。
4.1.3点燃引燃物及木柴,待燃烧正常后,转动炉排,将燃煤送至煤闸板门后0-1m处,再减低炉排速度或停止炉排转动。
4.1.4待燃煤烧旺盛并能使加入炉内的煤正常着火后,逐渐加快炉排速度,增加给煤量,启动鼓风机并相应调整各风室风门开度,满负荷运行时,火床长度达炉排3/4左右。
4.1.5当灰渣落入灰渣斗时,将除渣装置投入运行。
4.1.6锅炉升温速度不能太急促,以免造成锅炉热膨胀不匀,使锅炉部件和炉墙损坏,锅炉自点火到送汽时间,可按表1进行表1锅炉点火到送汽时间4.1.7点火后注意调整燃烧,保持炉内温度均匀上升,使承压部件受热均匀、正常。
4.1.8点火后应严密监视锅炉水位,维持水位正常,向锅炉进水应经过省煤器。
4.2升压4.2.1锅炉汽压升到0.05MPA时,关闭排空阀。
4.2.2汽压升到0.05-0.1MPA时,按如下顺序冲洗水位表:4.2.2.1开放水旋塞(下),冲洗水连管、汽连管和玻璃管(板)。
4.2.2.2关水旋塞(中),单独冲洗汽连管和玻璃管(板)4.2.2.3开旋塞(中),再关汽旋塞(上),单独冲洗水连管。
4.2.2.4开汽旋塞(上)再关放水旋塞(下),使水位表恢复运行。
4.2.3汽压升到0.1-0.15MPA时,按如下顺序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
4.2.3.1将压力表三通旋塞逆时针旋转90。
,使压力表与导汽管隔断并与大气相通,此时压力表指针回零位。
4.2.3.2将三通旋塞顺时针旋转180゜,到冲洗位置,使存水弯管与大气相通,利用锅炉蒸汽排出存水弯管中的存水,待蒸汽冒出后停止。
4.2.3.3将三通旋塞逆时针旋转45゜,到存水位置,停3-5分钟,使存水弯管中积聚冷凝水。
4.2.3.4将三通旋塞逆时针旋转45゜,回到存水位置,使压力表恢复运行。
4.2.4汽压升到0.2MPA,对各种排污阀依次放水排污。
4.2.5汽压升到0.2-0.3MPA时,紧固法兰人孔及手孔等泄露处螺栓,热紧螺栓时注意:应侧身操作,扳手长度不超过螺栓直径的20倍,严禁使用套筒。
4.2.6锅筒汽压升到工作压力的50%时,再次检查元件,发现异常情况,停止升压,故障消除后继续升压。
4.3暖管4.3.1汽压升到工作压力2/3时,按如下顺序对蒸汽管道进行暖管。
4.3.1.1开启蒸汽管道所有疏水阀,排出冷凝水。
4.3.1.2缓慢开启主汽阀或其旁通阀半圈,待管道充分预热后再分开(全开后回半圈)。
4.3.1.3缓慢开启分汽缸进汽阀,使管道汽压与分汽缸汽压相等,同时注意排出凝结水。
4.3.2注意事项:a)暖管所需时间依据蒸汽管道长度、直径、蒸汽温度和环境温度等情况而定,暖管时间一般为-小时,温升温度控制在2-5゜/分钟,工作压力小于等于0.69MPA时,其暖管时间为30分钟。
b)暖管时,蒸汽管道膨胀良好,支吊架正常,若蒸汽管道发生震动或水击,立即关闭主汽阀,停止暖管,加强疏水,待震动消除后,再缓慢开启主汽阀,继续暖管。
c)暖管后再次冲洗水位表,校对压力表,对水位报警器进行试叫,验证其可靠性,试用蒸汽往复泵,确认其性能可靠,满足锅炉给水要求。
4.4并汽两台以上锅炉向同一用汽系统供汽且用汽不能中断时应进行并汽。
4.4.1并汽时,锅炉设备情况正常,燃烧稳定,汽压和水位正常,锅炉汽压稍低于蒸汽母管压力0.05-0.1MPA。
4.4.2采用隔绝阀与蒸汽母管并列的锅炉,先开启主汽阀,再开启隔绝阀的旁路阀,当隔绝阀两边汽压趋于平衡时,缓慢开启隔绝阀,再关闭其旁路阀。
4.5供汽4.5.1锅炉汽压升到工作压力,暖管结束与用汽单位联系后,方可进行供汽工作。
4.5.2供汽后,开启省煤器主烟道挡板,关闭旁路烟道挡板,或关闭省煤器回水阀,使锅炉给水和烟气通过省煤器,使其正常运行。
4.5.3调整好水位,并进行一次全面外部检查,投入连续排污装置,给水自动调节装置及连锁保护装置,逐渐强化燃烧,使锅炉投入正常运行。
4.5.4供汽后,注意各仪表指示变化,开始运行并纪录,将点火到并汽供汽过程中的主要操作情况及所发现的问题,记入纪录簿。
5锅炉的正常运行5.1锅炉运行调节的任务5.1.1保持锅炉蒸发量在额定蒸发量内,满足用汽需要。
5.1.2保持正常汽压。
5.1.3均衡进水,保持正常水位。
5.1.4保证蒸汽品质合格。
5.1.5保持燃烧良好,提高锅炉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5.1.6保证锅炉设备安全运行。
5.2锅炉水位调节5.2.1正常运行中,锅炉均衡进水,应维持锅炉水位在正常水位±50MM 以内,并有轻微波动,一般负荷高时,锅炉水位应稍低于正常水位,在负荷低时,应稍高于正常水位,在任何情况下,锅炉水位都不应接近最低或最高水位。
5.2.2锅炉给水应根据锅筒水位表指示进行调节,只有在自动给水调节器、水位监视器和高低水位报警器完全灵敏可靠时,方可依电视监视器屏幕上的水位计的指示调节锅炉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