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目录
一、一般规定 (1)
二、开具动火证人员 (2)
三、电气焊工 (2)
四、看火人员 (3)
五、电工 (4)
六、仓库保管人员 (4)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规范施工、防火重点岗位及消防设施安装程序,落实岗位责任,消除和控制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预防火灾事故,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本项目特制定本规程。
一、一般规定
1、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集团公司有关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制度规定。
2、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种操作规程、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措施交底和各自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不在施工现场吸烟,不违章作业,并应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4、施工作业人员禁止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及宿舍内随意动火。
5、在施工过程中,要爱护现场设置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及各类消防标志,不得随意挪动、损坏或使其失效。
6、电气焊、割等使用明火作业,在作业前必须申请办理动火证,之后彻底清理现场内的易燃物品,并设专人看火,配备灭火器和水桶。
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隐患后方可离开。
7、施工中使用易燃易爆材料须经现场负责人批准,使用人员应随用随领,限当天用量使用,不准在工程内存放,废弃料应及时清除。
严禁将易燃物品带到宿舍或其他地方。
8、严禁在宿舍内私接乱拉电线、使用“热得快”、电饭锅、电褥子等用电器具;严禁使用塑料制品、纸类物品等易燃材料支搭
(吊顶)和围挡铺垫床铺;不得卧床吸烟。
9、电工、电气焊、割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10、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人员,必须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未经教育不得上岗操作。
11、发生火灾要立即报告,并迅速扑救,保护好现场。
二、开具动火证人员
1、施工现场(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施工生产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应当按要求落实现场监护人(看火人员),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
2、动火证应由安全消防保卫人员开具,由其他人员代理的应有书面委托。
3、安全消防保卫人员应按时参加安全生产会,全面掌握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及现场施工进度情况。
4、用火操作前应对电气焊工等作业人员以班组为单位,进行用火操作交底,项目主管负责人签字认可,方可动火操作。
5、动火前,安全消防保卫人员应对现场内部周围环境及堆放材料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易燃、可燃材料和其他交叉作业危险后允许动火作业。
6、高空作业动火作业时,必须按要求配备接挡工具(如接火盘、石棉布等)。
三、电气焊工
1、电气焊工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掌握消防安全知识,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电气焊割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作业地点的安全状况,必
须清除周围一切可燃物,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或灭火用水,并设专人现场监护。
点火前要检查焊割器具软管、接口螺丝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3、焊、割存放过可燃溶液的容器或设备,在处于危险状态时,不得进行焊割。
必须采取安全清洗措施后,方准进行焊割。
4、焊割作业不准与油漆、喷漆、木工、等易燃易爆操作同部位、同时间上下交叉作业。
5、电焊机必须设立专用地线,不准将地线搭接在建筑物、机器设备或各种管道、金属架上。
6、氧气瓶导管、软管、瓶阀等不得与油脂、沾油物品接触。
氧气瓶和乙炔瓶应分开放置,两瓶之间工作间距不小于5米,两瓶与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米,并不得倾倒和受热。
7、作业完毕或焊工离开现场时,必须切断气源、电源,检查现场,确无火险,方可离去。
四、看火人员
1、看火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教育,掌握一定的防火知识和灭火技能,方能从事看火工作。
2、看火作业须熟知现场作业环境,了解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熟知防火措施。
3、施焊作业中看火人员要自始至终在施焊作业周围监护,以便及时处置发生的各种情况,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发现焊点周边有易燃危险操作和材料堆放,应及时通知焊工停止作业,待消除隐患后方准许操作。
4、看火时应按用火证要求配带灭火工具(如干粉灭火器和水桶),并保证灵敏有效。
5、操作完毕,协助焊工检查清理现场,确保安全无误、无遗留火种后方准离开现场。
五、电工
1、电工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取得电工证后方能从事电气工作,严禁无证电工从事电气工作。
2、电气设备的设置、安装、防护、使用、维修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使用固定式或移动式电器设备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
4、各种电闸箱内不准存放杂物,并做好接地或安装自动断电设备。
5、经常检查电气绝缘程度,防止漏电短路。
电气设备不准带病运行,以防连电。
电热器具和发热部件必须安装在不燃的基座上,并远离可燃物,做到专人负责看管,用毕或中途停电时,务必拉闸断电。
6、临时用电线路,应根据使用环境,如潮湿、高温等选择不同类型的导线,必要时要穿套管,导线之间、导线与墙壁、金属物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或架套管保护。
根据电气设备的容量,正确使用相应的截面导线,并安装符合容量的保险丝,以防超符荷,严禁使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
7、各种电气设备不应超过安全负荷,并且要接头牢靠绝缘良好和装有合格的保险设备。
8、电气设备应经常检查,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和绝缘损坏等情况时必须立即修理更换。
9、各种电器设备要有防雨、防雷措施。
六、仓库保管人员
1、仓库保管员应认真贯彻执行公安部《仓库防火管理规则》,工作中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2、严格遵守仓库的入库、保管、出库交接班等各项制度。
3、库房内不准吸烟和使用明火,对领料人员严格监管,防止将火种和易燃物品带入库内。
4、保管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所存物品的性质,并根据要求进行储存和操作。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要按类、项标准和特性分类存放,贵重物品要与其他材料隔离存放,进入易燃易爆库房的人员不得穿带钉的鞋和化纤衣服,搬动物品要防止摩擦和碰撞,不得使用能产生火星的工具。
6、库房内不准超量储存,应留有主要通道和检查堆垛的通道,垛与垛和垛与墙、柱、屋架之间应有规定的防火间距。
7、经常检查物品堆垛、包装,发现洒漏、包装损坏等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并按时打开门窗或通风设备进行通风。
8、库房内严禁住人。
9、下班前应仔细检查库房内外,拉闸断电,关好门窗,上好门锁。
10、保管员应熟悉、会用库内的灭火器材、设施,并加强维护保养,使其完整好用。
11、为施工现场电气焊用火配齐接火和隔挡工具,如石棉布、接火盘等。
七、消防巡查
1、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消防巡查一般由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担任。
消防巡查的主要业务内容是:1)电气焊操作周围是否有易燃物;有无防止焊渣溅落的接当措施。
2)库房是否有住人现象。
3)宿舍有无私接乱拉电线,违章使用电器(“热得快”“电炉子”、电褥子、电饭锅)现象。
4)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
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在岗情况。
6)施工现场有无吸烟现象。
7)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2、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即报告。
发现初期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3、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字。
4、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确定巡查的内容、部位、和频次。
2012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