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核量化标准表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核量化标准表

1
按政策接收安置的得0.5分,补助补贴落实的得0.5分。
46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部分转业、复员、退伍军人等群体性上访事件。
1
没有因政策不落实引发群体性(50人以上)上访事件的得1分。
47
部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在驻地群众中形象好。
2
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得1分,没有违反群众纪律的得1分。
1
达到规定标准的得1分。
14
支持重点军事工程建设,在规划审批、土地征用、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兼顾到军事需求。
2
制定并落实优先优惠政策的得1分,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按规定落实军事需求的得1分。
15
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机制健全,依法优先、积极稳妥地处理涉军案件和问题,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2
有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政策规定的得1分,涉军案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无涉军案件)的得1分。
16
军供站人员、经费按规定落实,设施、设备完善,保障能力强,为过往部队提供优质服务。
2
军供站编制、经费落实的得1分;设施、设备完善,过往部队对其所提供服务满意的得1分。
17
车站、码头、医院等公共服务场所设有残疾退役军人、烈属和现役军人等优先优惠服务的标志,积极主动提供服务。
7
有国防和双拥教育阵地或教育基地,每年集中组织开展1次以上教育活动。
1
有教育阵地或教育基地的得0.5分,国防教育日组织活动的得0.5分。
8
当地主要媒体开辟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专栏;城区主要公共场所有永久性双拥标志或宣传牌。
1
开辟专栏的得0.5分,有双拥标志或宣传牌的得0.5分。
9
军烈属家庭挂光荣牌;官兵立功受奖喜报及时送达并予以宣扬。
1
参加创建活动的得1分。
56
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共建(拥军)活动成效明显。
1
组织开展活动的得1分。
八、








(5)
57
军地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办实事。
2
有互办实事计划的得1分,计划落实的得1分。
58
军地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1
没有遗留问题的得1分,有遗留问题但得到妥善处理的得1分。
59
有预防和处理军(警)民纠纷的规定措施,当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军地双方及时妥善处理。
2
有规定措施的得1分;没有军(警)民纠纷的得1分,有军(警)民纠纷但得到妥善处理的得1分。
九、







(9)
60
优抚安置对象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对优抚安置政策落实情况的满意率达到80%以上。
3
采取问卷调查。调查对象随机抽样,样本容量≥100。问卷设计量度:1、满意,2、基本满意,3、不满意。满意率80%(含)以上的得3分,70—80%的得2分,60—70%的得1分,60%以下的不得分。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标准
(试行)
考评
项目
序号
考评内容
分值
评分标准
考评
得分
一、








(6)
1
双拥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党政军领导政绩考核范围;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军分区(警备区)或人民武装部党委工作报告有双拥工作内容。
2
每做到一项得0.5分。
2
党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
23
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预案健全,准备充分,完成任务圆满。
2
有预案的得1分,圆满完成任务的得1分。
24
从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工作,积极参加驻地新农村建设或城市社区建设,有扶贫联系点和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援建点,每年援建有计划、有项目、有成效。
1
有扶贫联系点的得0.5分,援建计划落实的得0.5分。
1
挂光荣牌的得0.5分,喜报及时送达并予以宣扬的得0.5分。
10
编印工作刊物,交流双拥工作经验做法,反映双拥工作动态,宣传双拥先进典型。
1
有工作刊物的得1分。
三、








(20)
三、








(20)
11
积极支持部队完成战备执勤、训练演习、科研试验和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
2
免收军车通行费用的得1分,有军车免费停放标志的得1分。
四、








(11)
四、








(11)
21
驻军部队每年有拥政爱民工作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
1
有工作计划的得0.5分,有检查和工作总结的得0.5分。
22
积极参加和支援驻地经济社会建设,有规划措施,有援建成效。
2
有规划措施的得1分,规划落实的得1分。
50
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走访慰问驻军和重点优抚对象;驻军部队领导到地方有关部门走访答谢。
1
每落实一项得0.5分。
51
当地有烈士纪念建筑物的,党政军主要领导每年清明节前往祭扫。
1
按要求落实的得1分。
七、








(6)
52
地方基层单位与驻军基层单位结成共建对子,军地双方有共建公约和共建活动制度。
2
结成共建对子的得1分,有共建公约和共建活动制度的得1分。
3
采取网络调查。问卷设计量度:1、满意,2、基本满意,3、不满意。满意率80%(含)以上的得3分,70—80%的得2分,60—70%的得1分,60%以下的不得分。
十、




63
双拥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肯定并作出批示的。
3
64
双拥工作成效突出,经验做法对全国双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重大典型进行宣传并以文件形式转发的。
2
设有优先优惠服务标志的得1分,优先优惠服务对象满意的得1分。
18
积极扶持随军随调家属就业,年度安置率(含货币化安置)达到90%。
2
安置率达到要求的得2分。
19
现役军人和烈士子女入学入托按政策享受优待。
2
出台地方性优待办法的得1分,政策落实到位的得1分。
20
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收费交通站点,免收军车通行费用;各类公共收费停车场所设有军车免费停放标志。
61
驻军部队官兵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对拥军优属工作情况的满意率达到80%以上。
3
采取问卷调查。调查对象随机抽样,样本容量≥100。问卷设计量度:1、满意,2、基本满意,3、不满意。满意率80%(含)以上的得3分,70—80%的得2分,60—70%的得1分,60%以下的不得分。
62
社会公众网络调查满意度测评,对当地军政军民关系、拥政爱民工作的满意率达到80%以上。
35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残疾退役军人,享受与所在单位工伤人员同等的生活福利和医疗待遇。
1
按要求落实的得1分。
36
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不低于国家和省(区、市)规定标准,并按时足额发放。
2
达到国家和省(区、市)规定标准的得1分,
高于国家和省(区、市)规定标准的得2分。
37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政策落实;省(自治区)辖市、直辖市辖区和县级财政预算有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并逐步增加。
2
65
双拥工作经验做法在全国性双拥工作会议上Biblioteka 典型发言的。266
在重大军事演习、科研试验中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
2
67
申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的地区,驻军数量居本省(区、市)前三名的。
前3名分别按3、2、1分给予加分。
53
共建活动开展经常、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1
每年开展2次以上不同形式活动的得1分。
54
有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军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1
有计划和措施的得1分。
55
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活动,弘扬社会文明新风。
1
人员、经费按规定落实的得0.5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2次以上的得0.5分。
41
优抚医院、光荣院的人员、经费按规定落实,功能发挥良好;光荣院集中供养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规定标准足额列入财政预算。
2
人员、经费落实的得1分,集中供养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的得1分。
42
1
达到要求的得1分。
5
慰问部队、重点优抚对象等双拥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1
列入预算且有经费下拨凭证的得1分。
二、




广



(5)
6
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及部队教育规划,列入宣传、教育、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
1
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及部队教育规划的得0.5分,列入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的得0.5分。
33
严格落实征兵有关政策规定,保证兵员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