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人口变动统计指标PPT
第三章 人口变动统计指标PPT
则5年的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为 注意,在计算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时,不能将每年的人口出生率简单相加 计算算术平均数,即
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看似相差无几,但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当各年度 的人口数在多年人口数中比重悬殊时,利用算术平均数法得出的结果会更加 偏离实际值。例如,当计算我国197l一1999年的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时,由于期 偏离实际值。例如,当计算我国197l一1999年的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时,由于期 间人口数变动较大,各年度人口数在多年人口数中的比重也相差较大,用算 术平均法计算的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为20.65‰ 术平均法计算的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为20.65‰,而用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为 20.33‰。 20.33‰ 实际上,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与各年度人口出生率的关系可用下式反映。
公式中, Bm、Bf 分别代表男婴出生数和女婴出生数;Bx 代表x岁育龄妇女的 Bm、 分别代表男婴出生数和女婴出生数;B 代表x 生育数;B 代表第i 生育数;Bi 代表第i孩次出生数; B计划内 、B计划外 分别代表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 生数和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数。分孩次出生人数,即将出生人数划分为一孩 出生数、二孩出生数和多孩出生数,是我国在计划生育实践中发展创造的一个独特 的统计概念,它和计划内、计划外出生人数一起,可以反映计划生育工作的执行情 况。此外,还可以考察出生人数的地区构成。 出生人数是人口统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规模的大 小,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生育水平和趋势。出生人数的统计质量.直 接关系到许多重要人口统计指标,诸如出生率、生育率、婴儿死亡率、生命表的编 制与应用,以及人口预测等的计算和分析。同时,出生人数统计质量的高低,还反 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 影响出生人数的因素众多,具体有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自然等多方面的 因素。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看,影响出生人数的因素有人口总体规模、育龄妇女规 模、已婚育龄妇女规模、已婚有生育力的育龄妇女规模。它们对出生人数的影响层 层递进,越来越直接。
第三章 人口变动统计指标
第一节 出生统计
一、出生人口统计
出生和死亡,是人口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现象,出生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 死亡则促进了人口的世代更替。出生作为死亡的前提,在人口再生产中作用 重大。 出生人数指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内离开母体后有生命现象的婴儿数总和。 出生人数是一个动态指标。出生人数统计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限度,有月 出生人数、季出生人数、年出生人数,通常以年出生人数为最基本的统计指 标;其次必须有一定的地域范围,通常以行政区划为准;最后必须以活产婴 儿为统计对象。所谓活产婴儿(Live Birth)是指胎儿离开母体后,至少有过一瞬 儿为统计对象。所谓活产婴儿(Live Birth)是指胎儿离开母体后,至少有过一瞬 间的呼吸、心脏跳动、肌肉抽搐和肌肉收缩、肌带搏动等四种生命现象之一。 在人口统计的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出生人数中不应包括死产; 二是对刚出生即刻又死亡的婴儿,既要做出生统计,又要做死亡统计。在我 国,出生人数通常依靠有关机构的经常性登记取得资料。一般规定出生事件 发生后一定时间内(通常一个月以内) 发生后一定时间内(通常一个月以内),有关当事人必须到婴儿父母所在常住地 的专门机关登记。 出生人数常以大写英文字母B 出生人数常以大写英文字母B表示。统计出生人数时,往往需要进一步分 析其构成,即根据出生婴儿性别、婴母年龄、出生孩次和是否符合计划生育 政策等分别予以统计。于是:
经济学因素对出生水平的影响随生产不断社会化而日益重要。因为,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素质、生育观念密切联 系,由此反映在人们对生育行为的选择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而言,经 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出生率相对要低些;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人口出 生率相对要高些。例如,2001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出生率为11‰ 生率相对要高些。例如,2001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出生率为11‰,而发展 中国家或地区的出生率高达25‰ 中国家或地区的出生率高达25‰。在城乡经济差异较大的国家,城市人口的出 生率往往低于乡村人口的出生率。 社会学因素对出生水平的彤响主要体现在人口受教育程度和人口政策上。 人口受教育程度对出生率的影响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定式,即人口受教育程度越 高,人口出生率水平越低;人口受教育程度越低,人口出生率越高。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人口政策.对出生水平也有明显的影响。例如,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 或地区的人口政策.对出生水平也有明显的影响。例如,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 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趋势。 此外,人们的婚姻观、生育观、家庭观,还有职业等都会对人口出生率产生一 定的影响。 此外,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对人口出生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显然, 在地理环境差(如海拔高、缺氧等) 在地理环境差(如海拔高、缺氧等)、气候恶劣条件下的人口出生状况.与地理 环境优越、气候宜人条件下的人口出生状况相比,会有明显的不同。
因为时点人数P 因为时点人数P0=100 P1=104 P2=108 P3=112,时间间隔f1=4 f2=5 f3=3 =112,时间间隔f 采用异距序时平均法得:
于是,人口出生率 结果表明,该地2001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8.93‰ 结果表明,该地2001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8.93‰,也即相对于平均每千人的 活产婴儿数约为19人。 活产婴儿数约为19人。 2.年平均人口出生率:可用于反映某一人口总体若干年人口出生率的平均水 2.年平均人口出生率: 平。 年平均人口出生率的具体计算方法,可以将多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数化 为单年指标进行,也可以直接利用多年的出生人数之和与多年的年平均人口 数之和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由此可见,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不仅受各年度人口出生率大小的影响,也 与各年度人口占多年人口数之和的比重有关。 当计算人口年平均出生率时,要注意期内人口出生率变化是否一致。特 别是当计算期时间跨度较大、期内出生率变化有较大起伏时,往往需要分段 计算,以反映不同时间段内人口出生水平的特点。例如,在考察1949年解放 计算,以反映不同时间段内人口出生水平的特点。例如,在考察1949年解放 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变动情况时(见图3 1),由于出生率有较大起伏,显 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变动情况时(见图3—1),由于出生率有较大起伏,显 然,只计算这50年的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不足以反映期间出生率变动的特点, 然,只计算这50年的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不足以反映期间出生率变动的特点, 以及由出生率变动所折射出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差异。
例:已知某地2001年的人口数(万人) 例:已知某地2001年的人口数(万人)资料如下 时间 1月1日 5月1日 10 月1日 12月1日 12月
100 104 108 112 人口数 同年1 日至10月 日工出生1.5万人,试计算该地区2001年的人口出生率。 同年1月1日至10月1日工出生1.5万人,试计算该地区2001年的人口出生率。 首先计算年出生人数:为此假定一年出生人数在各个月份是均匀变化 首先计算年出生人数: 的.则因为前9个月出生人数B1-9 =1.5万,从而推算出全年出生数为: 则因为前9个月出生人数B 1.5万 从而推算出全年出生数为:
P
P
式中,CBR为人口出生率,B为年出生人数,P 式中,CBR为人口出生率,B为年出生人数,P为年平均人口数。 人口出生率,又称总出生率或粗出生串(crudeBthh Ra舵 人口出生率,又称总出生率或粗出生串(crudeBthh Ra舵),从指标性质上 讲,它只能粗赂地反映某一人口在某一时期内的出生相对水平。因为,从人 口出生率的指标构成上看,分子为出生人数,分母为与之相对应的平均人口 数。而在分母平均人口数中,包含了与出生人数没有直接关系的男性人口数、 尚未成年和已退出育龄期的女性人口数。所以,据此公式计算的人口出生宰, 会受到人口年龄构成的强烈影响,一般不可用于不同人口间进行直接比较。 但由于人口出生生率有所需计算资料容易获取、计算方法较为简便的优点, 因此,它仍不失为一个具有一定实用意义的指标。 例:甲市2001年出生1.8万人,2002年出生2.1万人;乙市2002年出生1.2万 例:甲市2001年出生1.8万人,2002年出生2.1万人;乙市2002年出生1.2万 人。由资料,甲市2001年的年中人口数为120万人,2002年为150万人;乙市 人。由资料,甲市2001年的年中人口数为120万人,2002年为150万人;乙市 2002年的平均人口数为75万人。试计算并比较甲市两年的人口出生率及2002 2002年的平均人口数为75万人。试计算并比较甲市两年的人口出生率及2002 年甲、乙两市的人口出生率。 代入人口出生率的计算公式得:
二、人口出生率统计
出生人数是一个绝对数指标,只能反映一个地区在某一时期内实 际出生了多少人,并不能反映人口再生产的速度与变化趋势。孤立地 将两个时期或地区的出生绝对数进行比较,只能表明出生人数在数量 上的差异,无法显示其本质区别。由于出生人数的多少与人口总体的 规模紧密相关,因此,有必要将出生人数与总人口数相比较,以观察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的出生强度,更好地揭示和分析人口再生产 的特征。 1.人口出生率:表示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平均每千人中出 生人数所占的比例,也即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按全部人口计算的人口 出生5年的平均人口数和出生人数资料如下(单位:万人) 例:已知我国1991—1995年的平均人口数和出生人数资料如下(单位:万人):
年份 平均人数 出生人数 1991 115078 2258 1992 116497 2119 1993 117894 2126 1994 119233.5 2104 1995 120485.5 2063
结果表明,尽管从时间上看甲市2002年的出生绝对数高于2001年; 结果表明,尽管从时间上看甲市2002年的出生绝对数高于2001年; 从地域范围上看甲市的出生绝对数高于乙市。但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 域范围内相应的总人口数不同,所以人口出生率在时间和地域上的排 列情况同出生绝对数相反。事实上,只有人口出生率才能揭示人口出 生相对程度的特征所在。 人口出生率计算通常以年为单位,所以又称年出生率。计算人口 出生率时,除分子、分母在地城范围内一致外,在时间上都要以年为 单位。在资料不全时,要利用数学方法将已有资料折算成年度指标, 然后再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