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细则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细则

--------------------------------------------------------------------------------------------------------------------------------------------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细则前言自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广大干部教师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使我校干部教师在这一门新的课程领域的开发中,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开发程序进一步规范,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拓展更广阔的领域,特制定本管理细则如下。

第一章总则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这一课程领域的研究和管理.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一条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和《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实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我校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员理解是顺利实施本课程的必不可少的辅助条件。

第二条进入信息时代,在学生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课题,这些课题往往不是仅靠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能够完成,而是需要把---------------------------------------------------------精品文档--------------------------------------------------------------------------------------------------------------------------------------------学生所学习的所有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并运用于生活之中,才能更好地应付。

这样,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

由此,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管理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第三条综合实践活动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变迁日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件.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全靠我校在实践中摸索。

第二章管理的基本理念第四条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第五条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重---------------------------------------------------------精品文档--------------------------------------------------------------------------------------------------------------------------------------------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指向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

第六条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学生和他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屏障。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第三章管理的目标第七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总目标是——帮助和指导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为学生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以及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奠定基础。

第四章健全管理机制---------------------------------------------------------精品文档--------------------------------------------------------------------------------------------------------------------------------------------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我校将切实加强对这一课程领域的研究和管理.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八条建立健全制度,完善保障机构。

为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发展,建立灵活、民主、开放的课程管理机制。

第九条建立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

学校要建立以校长为首的,以学校、社区、家庭的多方面人事参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本细则和《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管理指南》,建立本课程的决策程序与内部课程监督机制。

要定期进行课程方案的评价、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监督、评估课程实施过程。

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全面规划、统筹部署,共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第十条责任落实。

明确教师、社区、家庭在课程开发管理中的职责与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是落实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要实学校、社会、家庭明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相应角色,履行所承担的课程责任,做到责任分享,责任分担,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十一条把握关键环节,规范开发程序。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应做好学生发展需求的评估和校内外教育资源的评估。

1、学校要通过谈话、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在完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最想获得那方面的知识,依此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多样化发展需求,确定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精品文档--------------------------------------------------------------------------------------------------------------------------------------------2、校内外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要努力把教师的生活经验、爱好特长转化为课程资源;要合理配置设施资源,充分发挥、利用和拓展校外的课程资源,积极开拓渠道,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校本课程。

3、要将初步确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编成相应的材料并下发给每个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在组织形式上可打乱班级、年级进行课程的实施。

第十二条学校要拟定整体的发展规划和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要根据需要评估结果,选出带有共性的几个方面,确定本校综合实践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内容包括:需求评估,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设想,保障措施等。

第十三条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过程,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结合的过程,我校要结合本校的特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努力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和改进校本课程。

第十四条改进评价。

完善的评价体系是避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形式主义的一种保障。

要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在建立本校课程评价体系中,要注意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淡化评价的选拔与鉴别功能,把现代化教育理念具体化为可操行的技术,通过科学的评价,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

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确保课程的质量与效益,促进课程的健康发展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精品文档--------------------------------------------------------------------------------------------------------------------------------------------第十五条发挥科研工作的先导性,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的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与实施是课程理论与课程开发实践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科研先导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和保障。

学校要充分认识教育科研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科研为先导,实施课题牵动,突出应用性研究,不断提升学校整体的教科研水平。

第四章加强培训,开拓实施渠道第十六条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力军,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是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根基。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实现课程的适应性与未来的魅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关键。

1、转变培训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呼唤新型教师的出现。

学校要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级培训,加强过程培训,突出教师培训的“四性”:全员性、参与性、实践性、全程性,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变。

2、变革培训模式。

要积极探索参与式师生互动的培训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尊重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十七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是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所以课程实施与开发、建设中就必须调动学校、社区、家庭等个方面的力量参与其中,充分挖掘、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立体化、多渠道的开发与建设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