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技术基础知识复习题2一、填空题1.当埋置在距地面很深处的药包爆炸时,药包的爆破作用只局限在地面以下,通常,按岩石破坏的特征,可将爆破作用范围内的岩石划分为(压缩圈)(破裂圈)(震动圈)三个圈。
2. 自由面越多,爆破破岩越容易,爆破效果也(越好)。
当岩石性质、炸药品种相同时,随着自由面的增多,炸药单耗将明显(降低)。
3. 从地质条件方面讲,构造上不均质的岩石常会使爆破作用(减弱),明显的裂隙能够阻止爆破能量的传播而使破坏区范围受到局限。
通达药包的裂隙能使爆生气体产物的压力(下降)而影响爆破效果。
4.在劈山筑坝、矿山露天剥离开挖沟堑和移山平地等工程爆破中,可采用爆破作用指数n >l的加强抛掷爆破,以便尽可能将破碎后的岩块抛掷到一定距离以外,减少搬运工作量。
在一定范围内n值愈大,抛掷方量(愈多),抛掷距离也(愈大)。
5.人员承受空气冲击波的允许超压不应当超过(0.01)MPa6.我国对各种建、构筑物所允许的安全振动速度规定中,规定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安全振动速度为(1.0)cm/s。
7. 我国对各种建、构筑物所允许的安全振动速度规定中,规定地下巷道、岩石不稳定但有良好支护的安全振动速度为(10)cm/s。
8.我国对各种建、构筑物所允许的安全振动速度规定中,规定岩石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安全振动速度为(20)cm/s。
9.我国对各种建、构筑物所允许的安全振动速度规定中,规定岩石坚硬稳定、无支护安全振动速度为(30)cm/s。
10.在具有瓦斯或矿尘危险的区域中爆破时,为防止放热的爆炸产物引爆瓦斯矿尘,炮孔一定要严格堵塞,堵塞长度不得小于炮孔深度的(一半)。
11.空气间隔装药可以(减弱)爆破作用对孔壁的破坏,延长爆炸作用时间,对达到某些特殊爆破目的十分有利,并可改善爆破效果。
12.我国对各种建、构筑物所允许的安全振动速度规定中,规定一般砖房、大型砌块及预制构件房屋、框架建筑物安全振动速度为(2~3)cm/s。
13.我国对各种建、构筑物所允许的安全振动速度规定中,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和修建良好的木房安全振动速度为(5.0)cm/s14.我国对各种建、构筑物所允许的安全振动速度规定中,规定水工隧洞的安全振动速度为(10)cm/s;二、选择题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炮孔与自由面的夹角愈小,爆破效果将(C),炮孔方向与自由面平行时,爆破效果则最好。
A.愈差B.不变C. 愈好2.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炮孔方向垂直于自由面时,爆破效果(B ),炮孔方向与自由面平行时,爆破效果则最好。
A.最好B. 最差C.无变化2.最小抵抗线是工程爆破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它选取得是否合理,将影响到爆破的各项重要指标。
由于它代表了爆破对岩石阻力(B)的方向,所以在此方向上岩石运动速度最高,爆破作用最集中。
A.最大B.最小C.最集中3.不同的岩石,其硬度是不同的,因此,爆破时应选用不同的炸药,以便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
进行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时,为了保护孔壁围岩免遭破坏,通常应采用(B)的炸药。
A.高爆速B.低爆速C.高威力4.在劈山筑坝、矿山露天剥离开挖沟堑和移山平地等工程爆破中,可采用爆破作用指数n>(A )的加强抛掷爆破,以便尽可能将破碎后的岩块抛掷到一定距离以外,减少搬运工作量。
A.1B.0.75C.0.45.矿山生产、硐室掘进中,一般多采用加强松动爆破,这时可选用(B)<n。
A.1B.0.75C.0.46.在城市拆除爆破中,为防止爆破飞石及其他危害,常采用n=(C)的松动爆破。
A.0.4B.0.75C.0.4~0.757.最小抵抗线是爆破作用的主导方向,是抛掷作用的(A)。
A.主导方向B.次要方向C.无法判断8. 不同的岩石,其硬度是不同的,因此,爆破时应选用不同的炸药,以便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
一般来讲,爆破中硬和坚硬岩石时,应选用(A)的炸药。
A.爆速较高B.爆速较低C.爆压高三、判断题1.自由面的存在是工程爆破破岩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没有自由面就谈不上破碎岩石的效果,但自由面条件不同时,对爆破的作用和爆破的效果也将不一样。
( √)2.自由面又叫临空面,通常是指被爆岩石与空气的交界面,也是对爆破作用能发生影响并能使爆后岩石发生移动的那个岩面。
从此意义出发,岩石与水和松散岩石的交界面都不能构成爆破的自由面。
(×)3.最小抵抗线是爆破作用的主导方向,也是抛掷作用的主导方向。
( √)4.爆破作用指数n表征着爆破作用的性质,因此在工程爆破中,可通过选择适宜的n值来控制爆破作用的性质,从而达到预期的爆破目的。
(√)5.在劈山筑坝、矿山露天剥离开挖沟堑和移山平地等工程爆破中,可采用爆破作用指数n>l的加强抛掷爆破,以便尽可能将破碎后的岩块抛掷到一定距离以外,减少搬运工作量。
在一定范围内n值愈大,抛掷方量愈多,抛掷距离也变小。
( ×)6.通达药包的裂隙能使爆生气体产物的压力下降而影响爆破效果。
(√)8.当岩石性质相同时,底部反向起爆效果最差,而孔口正向起爆效果最好。
( ×)9.良好的堵塞可以阻碍爆炸气体过早扩散,使炮孔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高压状态,这有利于提高爆破效果。
同时,良好的堵塞可使炮孔中的炸药有了完全反应的条件,既可提高炸药爆速,又可减少有毒气体的生成量。
( √)四、简答题1.什么是最小抵抗线?最小抵抗线是指爆破时岩石产生抵抗力(阻力)最小的方向。
工程爆破中,通常将药包重心到最近自由面的最短距离,称为最小抵抗线。
2.自由面的定义是什么?自由面又叫临空面,通常是指被爆岩石与空气的交界面,也是对爆破作用能发生影响并能使爆后岩石发生移动的那个岩面。
从此意义出发,岩石与水和松散岩石的交界面都可构成爆破的自由面。
3.影响爆破的各因素主要有哪些?要想达到预期的爆破效果和进一步改善爆破效果,就必须对影响爆破的各因素作出正确分析。
这些因素是:炸药性能和装药结构;爆破方法、爆破参数与爆破工艺;岩石的性能与构造。
4.为了减少爆破地震波对爆区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1)严格限制最大一段的装药量。
总药量相同时,分段越多,则爆破震动强度越小。
(2)合理选用微差间隔时间和爆破参数,减少爆破夹制作用。
(3)选用低爆速炸药和不偶合装药。
(4)采取预裂爆破技术,预裂缝有显著的降震作用。
露天深孔爆破时,防止超深过大。
(5)在被保护对象与爆源之间开挖防震沟是有效的隔震措施。
单排或多排的密集主孔。
其降震率可达20~50%。
5.为了预防空气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应采取哪些措施?(1)保证合理的填塞长度、填塞质量和采取反向起爆。
(2)大力推广导爆管,用导爆管起爆来取代导爆索起爆。
(3)合理确定爆破参数,合理选择微差起爆方案和微差间隔时间,以消除冲天炮,减少大块率,进而减少因采用裸露药包破碎大块时,产生冲击波破坏作用。
(4)在井下进行大规模爆破时,为了削弱空气冲击波的强度,在它流经的巷道中,应使用各种材料(如砂袋或充水等)堆砌成阻波墙或阻波堤。
6.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炸药爆炸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破碎介质(岩石等),多余的能量以气体膨胀的形式强烈地喷入大气并推动前方的碎块岩石运动,从而产生飞石。
大爆破和二次破碎都会产生飞石。
7.在工程爆破中,怎样控制个别飞石的产生?(1)设计药包位置时,必须避开软夹层、裂缝或混凝土接合面等,以免从这些方面冲出飞石。
(2)装药前必须认真校核各药包的最小抵抗线,严禁超装炸药量。
(3)确保炮孔的填塞质量,必要时,采取覆盖措施。
(4)采用低爆速炸药、不耦合装药、挤压爆破和毫秒微差起爆等。
8.什么叫爆破的内部作用?当埋置在距地面很深处的药包爆炸时,药包的爆破作用只局限在地面以下,在地面没有显现出爆破作用,这种条件下的爆破作用叫作内部作用。
9.什么叫爆破的外部作用?当药包埋置深度不大,接近地表时,药包爆破除了使岩石破裂和震动外,被破裂的岩块由于碎胀而在地表隆起,或被抛离地表并形成一个爆破坑--爆破漏斗,爆破作用已显现在地表,这种情况叫做爆破的外部作用。
10. 最小抵抗线在爆破中的作用是什么?最小抵抗线是工程爆破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它选取得是否合理,将影响到爆破的各项重要指标。
由于它代表了爆破对岩石阻力最小的方向,所以在此方向上岩石运动速度最高,爆破作用最集中。
因此,最小抵抗线是爆破作用的主导方向,也是抛掷作用的主导方向。
五、实践题1.举例说明在不同爆破中怎样选取爆破作用指数?爆破作用指数n表征着爆破作用的性质,因此在工程爆破中,可通过选择适宜的n值来控制爆破作用的性质,从而达到预期的爆破目的。
例如在劈山筑坝、矿山露天剥离开挖沟堑和移山平地等工程爆破中,可采用爆破作用指数n>l的加强抛掷爆破,以便尽可能将破碎后的岩块抛掷到一定距离以外,减少搬运工作量。
在一定范围内n值愈大,抛掷方量愈多,抛掷距离也愈大。
至于矿山生产、硐室掘进中,一般多采用加强松动爆破,这时可选用0.75<n。
在城市拆除爆破中,为防止爆破飞石及其他危害,常采用n=0.4~0.75的松动爆破。
2.简述炮眼堵塞的作用良好的堵塞可以阻碍爆炸气体过早扩散,使炮孔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高压状态,这有利于提高爆破效果。
同时,良好的堵塞可使炮孔中的炸药有了完全反应的条件,既可提高炸药爆速,又可减少有毒气体的生成量。
当采用药室爆破时,特别是加强抛掷爆破,由于岩石的抛掷主要靠爆炸气体的膨胀推力作用,堵塞质量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具有瓦斯或矿尘危险的区域中爆破时,为防止放热的爆炸产物引爆瓦斯矿尘,炮孔一定要严格堵塞,堵塞长度不得小于炮孔深度的一半。
对于露天爆破来说,堵塞还可以减少飞石的危害。
3.装药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①装药前应对硐室、药室和炮孔进行验收,根据爆破设计要求检查位置和断面大小,炮孔布置及深度,并做好记录,有与设计不符的内容要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直至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装药能顺利进行。
②周围环境的调查和处理。
对爆破危险区内的设备、设施应通知及时拆除,对可能影响作业安全的工作环境要消除其影响。
如有产生射频电等杂电影响时,电雷管的使用要受到影响,应采用非电起爆方法。
③坑道及药室的安全检查。
清除工作面附近的松石,采用电力起爆法时,测量爆破网路所经各处的杂散电流,在大量爆破时,为便于爆破器材的运搬应疏通巷道及外部运输道路。
④炸药和起爆材料的运输是十分繁重的工作,必须事先按峒室、药室或炮孔计算好炸药量(袋数),在特制的牌子上标出雷管段别,炮孔(药室)的深度(长度),不同种类炸药的分配数等,以便于事先核对清楚。
⑤制作标号牌,标号牌上应有该孔的深度,各类炸药的分配数,雷管段别,起爆分段编号及药量等,这是装前的重要准备工作。
4.简述在装药时的注意事项①装药结构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装药时,必须将起爆药包放在规定的位置,以保证爆破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