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信息处理与传输理论及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工作能力与创新精神,能从事各种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开发、研制与管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四年的学习,要求系统掌握典型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与设计方法;系统掌握信号的分析、检测、处理与传输的基本方法;系统掌握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结构原理和性能指标;要求具有一定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自学能力、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与一定的创新精神。
了解学科发展情况,受到电子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工程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基本技能。
三、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四、相近专业
通信工程
五、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等。
六、学制
实行学分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7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总学时及总学分构成表
八、毕业规定
1、获得总学分170以上,各类学分达到上表规定的学分数[必修课135.5学分+素质教育模块6学分+最低限度专业选修课20学分+任意选修(可在包括本专业在内的校内所有专业选修)8.5学分以上];
2、至少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
3、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九、专业课程中英文对照
电路分析基础(Fundamentals of Circuits Analysis)
信号与系统(Signals and Systems)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Foundation of Analog Electronics)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Digital Circuits and Logic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