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螺杆压缩机检修规程(修改)Word版

螺杆压缩机检修规程(修改)Word版

螺杆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修订版)二O一O年十一月目录1、主题内容与实用范围2、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3、检修质量标准4、压缩机的拆卸与安装5、试车与验收6、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7、安全注意事项8、交工验收资料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螺杆压缩机的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检修质量标准、检修程序、试车与验收、安全注意事项及交工验收资料等内容。

本规程实用于本厂LG-484/3荒煤气螺杆压缩机的维护和检修。

设备特性见表1。

2.1检修周期:2.2.1小修:2.1.1.1清洁转子冷却水喷淋系统管路积尘、积垢,对于壳体部位人手便于作业部位,采用手工清洁+净化风吹扫;对于细小管路,采用净化风吹扫;确保管路清洁质量;对于喷头部位喷洒孔,应逐个予以疏通,清除孔中堵塞杂物,确保喷淋畅通;2.1.1.2清洁壳体冷却水系统,清洁方法及要求同2.5;2.1.1.3清洁密封氮气、介质气、放空管线,清洁方法及要求同2.5;2.1.1.4清洁油系统管路机体铸造部分,主要采用净化风吹扫方式进行清洁,并确保管路清洁通畅;2.1.1.5检查机头与增速机、增速机与电机安装尺寸,复查找正数据,对于数据超标的,重新找正处理;2.1.1.6清洁机体外部油系统(各条油管线,油站、高位油箱、集油器等);2.1.1.7检查、紧固各连接螺栓(包括地脚螺栓)。

2.1.1.8外观检查擦拭各零件外露部分,对油漆剥落部分应重新油漆。

2.2.2大修:2.2.2.1包括小修内容。

2.2.2.1检查径向轴承、径向止推联合轴承、止推轴承的磨损程度;对于间隙实测数值大于检修质量标准的予以更换/调整;2.2.2.2拆检轴封,对轴封进行彻底清洁;检查炭环磨损程度,对于损伤件及间隙实测尺寸大于检修质量标准的予以更换;2.2.2.3检查阴阳转子,对于转子有轻微咬合损伤的,予以修磨处理;检查转子啮合间隙及端面间隙;对于间隙实测数值大于检修质量标准的予以调整;2.2.2.4检查同步齿轮,对于同步齿轮齿面出现的个别损伤点予以修磨处理,消除高点及毛刺;2.2.2.5拆检油冷却器,检查油冷却器管束积垢情况,并根据检查情况确定处理方案;2.2.2.6压缩机拆卸、检查、清洗,特别注意止推轴承是否有微裂纹等缺陷,碳环是否损坏或间隙超过规定值,若有不良情况应立即更换。

2.2.2.7检查主电机与齿轮箱、齿轮箱与压缩机轴中心线。

对于尺寸超标的,重新予以找平找正;2.2.2.8各种测量及控制仪表的校正,整定。

2.2.2.9清洁气液分离器;对分离器中丝网除沫器进行拆检清洁,如发现除沫器有损坏的,予以维修/更换;2.2.2.10拆检后冷却器,对管束积垢腐蚀情况予以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处理方案;2.2.2.11清洁附属各类管线(含进出口管线及附属短接、消音器、稳流器等);3、检修质量标准3.1 压缩机主要部件的间隙3.1.1石墨环的间隙见表3。

3.2压缩机间隙调整3.2.1径向止推轴承间隙的调整按照总装图装配好主机后,如图所示,将转子推向进气侧用百分表测量轴承的间隙,调整件Ⅰ使轴承的间隙a保持在0.15~0.17。

3.2.2排气端面间隙的调整如上图所示,先将转子推到排出端一侧,使排出端面平面间隙变成零,然后测出调整垫待安装的间隙y,在这里我们假设要求的排出端面间隙为x,测得间隙为y,那么调整垫件的厚度为σ=y –x。

磨削调整垫。

其厚度为σ,间隙调整是一项仔细工作需要认真仔细测量,反复核实。

本机组要求的排气端面间隙为:b=0.26~0.28mm。

3.2.3转子啮合间隙的调整阴阳转子应在图示位置测量转子的啮合间隙,分吸气端、中段及排气端三部分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下列表格内,一般上下间隙和为0.55~0.60,调整上下间隙大致相等。

整,直到规定数值。

之后调整同步齿轮啮合间隙至0.05~0.07并锁紧,盖上气缸上盖,首先要拧紧二转子中间的螺栓,然后成对角线的将其他螺栓拧紧。

4、压缩机的拆卸与安装4.1拆卸4.1.1压缩机外壳的拆卸:螺杆压缩机是较精密的机器,所以在拆卸时,要小心谨慎,绝对保持清洁以及防止损伤。

4.1.1.1首先拆去压缩机上的油管、水管及温度计。

4.1.1.2拆去联轴节处的后盖,然后拆开联轴节使压缩机与齿轮箱脱离开来。

4.1.1.3拆去同步齿轮的端盖,此时需注意不要损坏喷油嘴。

4.1.1.4拆去连接上下机壳的水管。

4.1.1.5拆去上下机壳的连接螺纹,轻轻的小心的吊起上部机壳,一般情况下不要将进气座上部与气缸体分开,起吊时要注意,小心碰坏转子上的密封筋。

4.1.2转子的拆卸4.1.2.1拆开联轴节。

4.1.2.2卸掉排出端止推轴承与气缸体的连接螺纹。

4.1.2.3用转子吊装工具将转子轻轻吊出机壳,要特别注意保护其密封筋,吊出转子轻放在清洁的木板或橡胶板上。

4.1.2.4取下转子上的圆螺母用联轴节拉模拆下联轴节,用同步齿轮装拆工具卸下不同步齿轮,然后拆出止推轴承径向轴承及轴封装置。

4.1.2.5保持转子和同步齿轮正确安装关系的销,不是十分必要时不可轻易拆出,处理同步齿轮也要特别小心。

4.1.3轴承的拆卸4.1.3.1除去销,将轴承从本体取出。

4.1.3.2插入新的轴承,对好油孔,特别要注意油槽的起始位置。

4.1.3.3钻销孔,打入销钉。

4.1.3.4测量径向轴承间隙,间隙应在设计范围内。

4.1.4轴封装置拆卸4.1.4.1拆出填料箱盖,顺序取出碳环,弹簧和间隙环等。

4.1.4.2石墨环与轴颈之间隙不超过0.28mm不必更换。

注意:拆卸过程中有专用工具时一定要使用,要保持轴承、齿轮和轴封。

4.2安装4.2.1压缩机的安装4.2.1.1首先检查压缩机的中心线、齿轮箱中心线及电动机中心线的尺寸位置,然后按基础施工图检查电机底座、压缩机和齿轮箱公共地脚螺栓预留孔的位置尺寸及孔的深度,如不完善时进行必要的修整,为保证基础与设备灌浆后结合牢固,应在基础表面凿麻点。

4.2.1.2整个机组的垫铁系由不同厚度的钢板制成其尺寸150*300,每组垫铁的总厚度为70-80mm,钢垫铁不允许有毛边,无论是平垫铁或是斜垫铁,贴合表面均应刨光,斜垫铁的斜度1/20,小头厚度不得小于15 mm。

为保证足够的刚性,应在每个地脚螺栓两旁各放一组垫铁,放置垫铁时厚的放在下面,各层间机体与垫铁之间应结合良好,决不允许有间隙,为减少各层垫铁之间累积间隙以防移动,各组垫铁不得超过三层且不易过薄。

4.2.1.3压缩机组的安装:压缩机以齿轮箱位置为准,先将压缩机放垫铁的基础铲平,并初找水平,然后放上垫铁使之接触良好,并测量水平度,前后左右不能超过0.03 mm。

在气缸体下部轴承处放置水平仪检查气缸有否扭曲变形,对气缸来说任何扭曲是不允许的。

4.2.1.4压缩机组的对中:压缩机和齿轮箱,齿轮箱和电机之间的外圆跳动偏差及端面平行度必须控制在0.05 mm范围内,校准时开恩眼怨偶能够两半联轴器进行互较,对中过程建议以齿轮箱的伸出轴为基准,电机和压缩机分别与之校准。

4.3附属设备及管道的安装4.3.1所有设备及管道内部均需仔细清除杂质及铁锈。

4.3.2按气管路、密封气管路、喷液管冷却水管路及油管路图纸安装设备及管道。

4.3.3为使回油畅通,回油总管应有适当的倾斜度。

4.3.4管道在安装过程中应使压缩机不承受外力,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由膨胀节承受。

4.3.5管道表面涂色及消音层包扎有助于管道的识别及机组噪音的降低。

5、试车与验收5.1试车5.1.1开车前准备5.1.1.1机组开车前应严格检查各管路及机械设备连接面是否坚固可靠,各阀门是否处在规定开或关的位置。

5.1.1.2检查仪表管线及导线,调节并校正仪表,检验联锁控制。

5.1.1.3检查油箱的液位,点动油泵,检查油泵电机转向。

5.1.1.4安全装置实验:根据各整定值进行灵敏度、报警、停车等各项实验。

5.1.1.5点动主电机及盘车电机,检查电机的转向是否正确,此时必须在松开主机与齿轮箱之间的联轴器以及盘车齿轮后进行,随后将松开的联轴器复原。

5.1.1.6电动盘车:如无摩擦撞击声,即表明主机正常。

5.1.1.7气体置换,通入实际生产气体运转之前,应把机器中和管道里空气先用氮气后用工艺气体置换,保证运转安全。

5.2试车5.2.1起动油泵,确保事故油箱充油并到规定液位。

5.2.2供给仪表压缩空气。

5.2.3注意起动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压力表,温度表读数是否正常;各机械部位是否有异常杂音和振动;各管路,接头是否有漏气、漏水、漏油现象。

5.2.4如果机组正常可立即进入连续空负荷试车,运转2小时,每半小时记录一次数据。

5.3验收检修质量符合要求,检修记录齐全,试车合格,可按规定办理验收,交付生产使用。

6、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6.1维护6.1.1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操作者应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一次进、排气温度和压力,供油温度,油压,冷却水温度等,并做记录。

6.1.2应定期检查自动安全装置,若因安全装置进行动作而停车时,应彻底检查故障原因并排除。

6.1.3油箱液位低于规定值时,就会自动报警,因此每周检查一次,如油箱液位高度下降就要进行补充,同时必须检查机组有否漏油,并进行检修。

如果油面高度出现异常上升,则可能有凝液进入到润滑系统,必须停车检修,分析油样,油品合格后才能运转。

6.1.4压缩机启动前检查油过滤器,每工作1-2个月进行一次清洁,油箱中的油要根据使用情况每1-2年更换一次,每年要检查分析油样一次。

如失效应更新油。

6.1.5所有阀门、机组各管接头都应定期地进行检查。

6.1.6如果压缩机停止运转一段时间,在开车前,油泵应先打15~20min油循环。

6.1.7如果计划停车时间为半年以上:则要排出普通润滑油,加入防锈油。

油泵运行10min待防锈油流经整个系统排出后再停泵;每周要让压缩机盘车一次;排尽气缸、冷却器等中的冷却液,防止冻裂。

6.2常见故障及处理,见表77、安全注意事项7.1设备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经复查后,在电源处及控制柜、控制箱处悬挂“检修作业”标志,方可开始检修。

7.2检修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等劳保用品。

7.3检修工具,拆卸、清洗、更换的零部件,要放在规定的地方,摆放要整齐,做到文明施工。

7.4检修过程中需吊装作业时,要保证吊装机具安全可靠,并严格按照公司吊装作业要求进行吊装;吊装设备停用时,严禁停放于设备正上方或能危及设备安全的区域;7.5上下平台同时作业时,严禁随意抛洒杂物及向下丢弃工具。

如确需清理杂物时,需拉警戒线,划分出危险区域,并设足量专人现场监护;7.6检修完毕需及时清理现场,满足现场安全生产要求。

7.7检修完毕试车时,按规定对设备进行巡检,确保设备上无异物,靠近设备人员退至安全距离后方可试车,试车应有专人指挥,专人操作。

8.1检修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