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开放大学16春公共关系学形考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16春公共关系学形考答案.docx

16春公共关系学形考1一、单选1、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公众关系)2、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传播)3、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的时间是(1955)4、组织形象的基础(产品形象)5、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从事实出发)二、多选1、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组织,传播,社会公众)2、公共关系涉及的学科有(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营销学,传播学)3、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是(管理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传播条件)4、反映组织经营理念的文字形式有(口号,对联,训词)5、组织的标志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两个是(组织名称,商标)三、判断1、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对)2、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科学(错)3、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错)4、产品形彖是整个组织形彖的基础(对)5、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错)四、简答1、什么是“公众”?并简述其基本特点公众必须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

简言之,公众与组织之间必须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公众有四个特点,即群体性、同质性、变化性、相关性。

2、简述报刊宣传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近代公共关系萌芽的出现是在19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报刊宣传运动”为标志。

当时随着经济的繁荣、技术的发达、教育的普及,大众传播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为吸引读者,新闻从业人员一方面大幅度降低报纸价格(“便士报运动”),一方面与一些企图降低广告费用的大公司配合,编造、刊登大量离奇的“新闻”。

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受雇于纽约一家马戏团的菲尼斯•泰勒•巴纳姆,海斯事件就是典型事例,“凡宣传皆好事”就是这一阶段的基本指导思想。

从巴纳姆的行为可以看出,在报刊宣传运动时代,每个报刊宣传员在争取顾客的关注时,都是不择手段地制造神话,甚至不惜愚弄公众。

他们只顾为企业赚钱, 完全不顾公众的利益,甚至公开嘲笑、谩骂公众。

美国铁路大王范比尔徳说的“让公众见鬼去罢!”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代资产者及其代理人的心态。

而新闻学理论的不成熟,公众接受心理的幼稚,对这种“凡宣传皆好事”的行为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报刊宣传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由于他们并没有认识公众的作用,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从思想实质上来看,这时期实际上是一个反公众、反公关的时期。

不过,当时巴纳姆等人运用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为组织进行宣传,而且采取了新闻而非广告的形式,并不直接推销产品而是“塑造”组织“形象”,已经具有了现代公关活动的某些基本要素,是为公共关系的萌芽,是不太光彩的萌芽。

3、简述组织形象的具体内容有哪些?组织形象就是由产品形象、员工形象、机构形彖、管理形彖、企业文化形彖综合反映出来的。

(1)产品形象。

由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造型、包装、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内容共同构成。

产品形象是整个组织形象的基础,其屮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将极大地破坏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2)员工形象。

员工的素质、能力、文化修养、道徳水平、礼仪行为,便构成了组织的员工形象。

组织与公众打交道,人们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组织的员工。

如果有些员工言语粗鲁、举止失态、能力低下、态度傲慢,不仅反映出组织平时对员工缺乏教育,出会影响组织的整个形象。

(3)机构形象。

主要指组织的机构设置、人事安排、工作程序、办公环境等有关组织体系的形象问题。

外部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主要是和组织机构打交道。

这吋他们便会对组织机构是否健全、设置是否合理、人员是否精简、运转是否灵活、办事效率高低等等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4)管理形象。

就一个企业而言,它的管理形彖包括:经营决策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事管理。

组织的管理形象不是物化的东西,但却可以通过组织的行为表现出来。

(5)企业文化形象。

主要指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企业内部的协同意识,合作精神;企业领导人的创新意识,远见卓识; 员工对组织的责任心、自豪感,奉献意识和进取精神;企业理念的提炼和标志的设计等等。

五、论述试分析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庸俗关系就是平常所说的“拉关系”,“走后门”等庸俗的社会现象,它是一种非正常的,不健康的、庸俗化的人际关系。

它以损公肥私,侵占他人利益及危害社会利益为特征,是一种赤裸裸的私利关系。

由于公共关系引进我国的吋间不长,人们对公共关系的含义理解得不够准确,一些人认为公共关系就是“拉关系”,“走后门”的学问,这就是把公共关系误解成了庸俗关系。

1、两者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公共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从对商品的竞争转向对公众的竞争,谁拥有公众,谁就能在竞争屮取胜, 而对公众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组织形象的竞争。

所以,一个社会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构建良好的公共关系已成为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而庸俗关系则是生产力低下,卖方市场和经济落后的表现。

当经济落后,商品数量短缺时,即使劣质产品和服务往往也供不应求, 公共关系对于组织还没有成为需要;同时,人们的活动范围也局限狭小,固定的地域,从而使社会关系具有浓厚的宗族关系、地域关系的性质,人们习惯于生活在同族,同乡的熟人世界中,并对外人产生排他性,局外人想从这个关系网小分享一份利益,获得某些商品或服务, 就必须与其中的某个人建立关系,“拉关系,走后门”的根源就在于此。

2、两者代表的利益不同公共关系将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公共关系所追求的是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强调通过组织的政策,行动来贏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任何一个组织, 只有在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相互协调,互利互惠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发展,因此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是一致的。

而庸俗关系背离广大公众的利益,所追求的是小团体特别是个人的私利, 甚至为了一吋的既得利益,不惜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危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

3、两者的手段不同公共关系活动以事实为基础,利用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双向信息交流,协调组织与公众的关系,以取得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和支持,因此公共关系人员光明正大地采用公开的,合法的,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手段来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实现组织与公众的共同利益。

而庸俗关系为逃避公众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总是釆取隐蔽的,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进行私下交易,通过投机钻营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如行贿受贿,徇私舞弊等,因此被形象地称为“走后门”。

4、两者性质不同它刈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公共关系己成为现代组织应了重视,研究和应用的一门新兴管理学;而庸俗关系则是一种不正之风,它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我们应借纠正党风,反腐侣廉Z机,对Z进行坚决抵制, 反对和肃清。

(5)两者产生的效果不同。

公共关系通过有计划的一系列活动,使社会组织在与社会整体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其结果是组织、社会、国家和公众都受惠:为社会创造一种以诚相见、讲求信誉、提高声望的良好风气;促进社会的发展。

庸俗关系则将人际交往商品化,使人们变得唯利是图、目光短浅,整个社会充满市偿气,个人中饱私囊, 而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却遭到损害。

因此,庸俗关系严重污染社会风气,毒化人们的心灵,破坏正常的人际关系,降低社会的文明程度,对社会产生恶劣的影响,起到阻碍社会进步的作用。

16春公共关系学形考2一、单选1、优秀的公共关系人员在性格上应具备的特征是(开朗、有耐心、能宽容)2、自我与他人、个人对个人的传播活动,属于(人际传播)3、为了防止公众产纶厌倦和反感情绪,公共关系人员必须保持信息的(新鲜程度)4、组织与公众沟通的比较权威的途径就是运用(大众传播)5、(政府公众)是所有传播沟通对象中最具有社会权威性的对象二、多选1、公共关系部的主要特点是(专业性,服务性,协同性)2、公共关系人员的品德应该包括的内容有(人,i求是,公正无私,勤奋努力,乐于助人,光明磊落)3、宣传型公共关系的具体形式有(发新闻稿,公共关系广告,印刷内部刊物和资料,演讲和表演)4、社区关系的特点有(生活联系面广,空间区域性强,利益分享相关,文化背景相近)5、为处理好与政府关系,组织应坚持(•视同仁的原则,按程序办爭的原则,遵守政府的政策法规的原则)原则三、判断1、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就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鉛)2、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应该是性格、品德、智慧、教育和经验的组合(错)3、组织的自我期待形象,是一个组织自我希望具有的社会形象(对)4、社区关系也称区域关系、地方关系、邻里关系(对)5、股东关系是一种分散于外部的内部关系(对)四、简答1、简述公共关系部的设置原则1、规模适应性2整体协调性3.工作针对性4.机构权威性1、求真务实原则,坚持两点: 公关工作的求真务实,即客观性、全面性、公正性;公关工作计划制订的求真务实。

2、公众利益第一原则,并不是组织完全牺牲自我,而是要始终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1)、认真听取公众意见。

(2)、提够优质服务。

(3)、维护消费者权益。

(4)、以公众需求为导向。

3、互惠互利原则(1)、生产优质产品,谋求与消费者的共同利益。

(2)、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对公众和社会负责。

(3)、有效调节组织和公众的利益平衡。

4、全员PR原则,就是一切公关人员,对公关工作无论对内对外,都要立足于全员动手,紧密合作。

2、简述公众调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一)组织形象的调查:1.自我形象的调查2组织实际形象3.公众期待形象4.组织差距分析(二公众舆论调查(三)活动条件调查:1 .客观条件2客观环境3、简述名流公众的特点?名流公众是指那些对公众舆论和社会生活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知名人士,如政界、金融界、工簡界的首脑人物,科学界、教育界、学术界的权威人士,文化界、艺术界、影视界、体育界的明星,新闻出版界的舆论领袖等。

这类公众的数量不多,但在传播中的作用很大, 能在舆论中迅速“聚焦”,影响力很强,是一支不容轻视的力量。

建立良好的名流关系的目的,是借助名流的知名度扩大组织的公共关系网络,扩大组织的公众影响力,丰满组织的社会形象。

五、论述试分析通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与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有什么不同?答:两者的不同主要是:通才式的公关人才,要求知识面广,头脑灵活,思路开阔,考虑问题周全,并有较全面的智力结构、能力结构和完整的性格结构,在工作屮能够独挡一面,能担任公关工作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这样的人,即使没有某一方面较深的专长,在知识或能力上或许不是样样精通,但他们善于组织和指挥具有专业技能的人。

而专才式的公关人才,要精通某一方面的公共关系技术,如新闻写作、广告、美工制作、摄影、书法、绘画、市场分析、资料编辑等等。

组织中许多具体的公关工作都需要这些人亲自动手。

16春公共关系学形考3一、单选1、读者选择的余地比较大的是(报纸的优点)2、针对性强的大众传播媒介是(杂志)3、谈判双方利益的最后防线是(界点)4、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交锋阶段)5、搞开放组织活动(即公开又不能泄密)二、多选1、组织内部刊物可分为(对内刊物,对外刊物,混合型刊物)2、演讲的结尾形式包括(总结式,激情式,深思式,幽默式,借用式)3、人际沟通的禁忌包括(凡事包打听,讲大话吹嘘自己,一味吹捧对方,故弄玄虚,过分暴露自己的“隐私)4、从展览会的性质分,有(贸易展览会,宣传展览会)5、危机事件的特点是(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三、判断1、公关广告和商品广告都属于付费的宣传活动(对)2、组织广告以正面宣传组织自身的各种情况为主(対)3、狭义的人际传播可以包括人类的一切信息交流活动(错)4、开放组织只能使公众了解组织的各项工作,但不能使组织了解公众(错)5、2008年11月初,重庆出租车停运风波,既是公关危机,又是危机公关(错)四、简答1、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有?一、环境监测功能.二、社会协调功能.三、文化传递功能.四、娱乐功能.2、简述人际传播的基本要素?人际传播的构成要素在人际传的构成要素问题上,美国学者理查德L威瓦尔提出“八因素说”, 这八个因素是:1.人际传播包含两个以上2人际传播包含反馈3.人际传播不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4.人际传播不必是有意的5.人际传播都具有效果6•人际传播不一定使用文字语言7•人际传播受情景的影响8•人际传播受噪音的干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