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本院校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研究[论文]

三本院校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研究[论文]

三本院校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三本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群体中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

他们现在特殊的家庭背景、消费观念一会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因此,本文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学生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他们的消费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发现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了相关意见。

就像木桶原理一样,只有每一根小木条都发展了,桶里才能装下更多洁净的水。

瘸腿前行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三本院校消费调查消费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1 关于三本院校状况概述
1.1 我国三本院校性质
我国三本学校一般都是民办高校,其主要享受的权利和政策与普通大学都差不多,但是它的收费方式完全是自费,所以比一般学校相同专业的收费高出一倍。

但是它的录取方式却是在一、二本院校录取之后才能录取的。

1.2 我国三本院校总体发展状况及在校学生状况分析的研究
截止2010年,我国独立院校有323所,专科院校有1246所,承认高等学校356所,其他民办的高等的教育机构有836所。

我国三本大学生人数已达三四百万之多,很多国家的总人口数都不及这个数字。

这足以表示出三本学生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群体。

1.3 问卷调查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回收257份,回收率为86%。

本次问卷调查选定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本科类专业学生随即发放,最终统计了调查结果并分析作为本论文的数据来源和研究依据。

2 关于三本院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具体分析
2.1 我国三本院校学生的经济背景分析
调查表明,93%的学生经济来源都是靠家庭负担,10%的学生经济来源是靠自己的勤工俭学,只有1%的学生来源于奖学金,6%的学生经济来源来至其他,这其中包括贷款、贫困补助等。

所以,在校学生的经济来源基本靠父母。

调查结果显示98.4%的学生学费都在8000元以上,这说明三本院校学费除个别情况外,都是高学费人群,而8000元的学费,基本相当于公办院校学费的两倍。

基于此情况,笔者将家庭收入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年收入10000元以下、10000元至30000元、30000元至60000元、60000元以上。

年收入10000元以下的家庭对于8000元的学费来说,必须有贷款或者贫困补助等经济支持才能维持的。

初步估计这部分学生人数会比较少,他们应该只满足基本消费,而且消费比较有计划。

家庭年收入在10000元至30000元的学生。

家庭经济在出去学生学费的情况下,刚好满足学生和家庭的生活,这部分学生的消费比较稳定。

家庭年收入在30000元至60000元的学生,学生在学校的消费可能会较前两者消费情况应该更宽松一些。

这部分学生可能会是这个研究群体中的主要部分。

而对于家庭年收入在60000元以上的学生。

这些学生的消费应该更为随意,不需要太多计划。

这就可能是我们这个研究群体
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

但调查结果显示出几个意外的地方,家庭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学生在调查中占36.7%,在三本以高学费为基础的学校,这个结果超出了我们一开始对于人数的估计。

而家庭年收入在30000元至60000元的学生只占了9.7%,这却低于了的估计。

家庭年收入在10000元至30000元的学生占37.9%,家庭年收入在60000元以上的学生占15.7%,这两部分都很正常。

2.2 我国三本院校学生的消费情况分析
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关注社会,是最敏感、最富有活动力和思想开放的一个群体,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独立与自主,展示自己的个性与自由,追求与众不同的风格。

生活费在每月1000元以上的约占四分之一,每月500元以下的约占四分之一,500至1000的约占二分之一。

这个消费水平数据与其它大学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而在消费方向方面,主要是饮食、学习、手机电脑、娱乐等消费。

调查中发现,很多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每月的消费水平却很高,而相反,一部分家庭收入较好的学生反而消费水平很低。

就消费方向来说,现在的学生消费已经呈现多元化,除了饮食,正常的生活用品需求,同学之间隔三差五的聚餐,女生喜欢买包、买衣服、化妆品等,男生抽烟、喝酒等。

他们都基本趋于高档、高品质消费。

电子产品的消费也是一个重要的支出,一般电脑是一次性消费,每个月的网费较为固定,但是对于手机,基本80%的人都追求档次高、性能好的手机,并且很多人为了拿出手机能张显身份
不断追求新代手机。

比如苹果系列的手机从第四代到第五代,时间至间隔了一年,而这经历了三个款型,而大多数学生仅一年时间,就从诺基亚最好的手机到苹果5换了四款手机,而每款手机的价格也绝对不低的。

而对于手机话费的消费,51%人月消费都在50元以下,30%的人月消费在50元至80元之间,6%的人月消费在80元至100元之间,13%的人月消费在100元以上。

经了解,月消费在50元以下的同学,都是交际范畴较小的学生,他们平时主要联系对象就是父母,这部分同学更多的倾向于学习,对于活动很少参加。

而月消费在50以上的学生大部分人交际范畴较广,并且大部分人已经有了恋爱对象,甚至有些人已经有了工作,或者参加了社团等,他们的主要联系对象则是父母、对象、合作伙伴等,他们平时的活动较多,是学生中主要的消费群体。

2.3 我国三本院校学生消费心理的分析
(1)从众性。

在安全感的作用下,也在大众消费的压力下,选择跟随大众消费。

(2)时尚性。

追求前卫、时尚是新世纪青年典型的消费心态。

在这个变化极快的社会里,大学生作为这个社会最前沿的群体,他们当然选择时尚的消费。

(3)攀比性。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选择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标准。

为了张显自己的身份,为了表示自己不比别人差,都会选择不比别人差的消费而导致攀比。

(4)个性化。

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
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他们追求独特、个性和自由。

消费行为开始向理性化转变,出现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

(5)超前性。

所有大学生基本上没有自主的经济来源,而且认识也不足,所以他们对于经济基础和消费的考量失衡,最终导致消费超前。

3 关于三本院校学生消费的若干建议
3.1 对政府及三本院校提出的相关建议
政府方面:首先,严格监管三本院校学生贷款情况,避免家庭收入过低的学生只为了本科毕业证而选择三本院校。

让这部分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也从根本上降低学校学生的贫富差距,则可减少恶性攀比。

其次,严格控制各民办高校的本科专业升学申请,学校升本的专业必须教育模式、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生素质、专业考核等多方面达到要求才可升本。

并要对已升本的专业经常考核,如达不到要求,随时取缔。

学校方面:首先,在奖学金等学生补助方面严格控制,不可随意发放,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标准来执行。

其次,在学校招生方面,不要只为了增加生源而刻意招生,向学生和家长吹嘘一些还没有确定的情况,学校应该对即将入学的学生负责。

3.2关于在校学生的在校消费提出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们应该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尽量让我们从消费的打发时间中走向学习的乐趣中,降低消费的机会。

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
是很好的同学,应该树立信心,让自己在消费时更理性。

学习消费相关知识,学会基本理财知识,让自己的消费从被动变为主动。

其次,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试着去工作,体验赚每一分钱的辛苦。

更应该在真正走入社会之前,让自己去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毕业后参加工作做准备。

只有我们在花费我们自己赚的钱时,自己才能有体会,才能真正的考虑如何花钱,才能真正的理性消费。

4 结论
三本院校的发展是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减轻国家高等教育的压力,这也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些问题,但是我们只要正确面对,问题都会解决,慢慢的走入正轨。

参考文献
[1] 吴达.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浅谈[j]现代商业,2011(14).
[2] 王华.新锐精神与新锐消费的共舞与背反--论新锐杂志对大学生的影响[j].中国出版,2010(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