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瘿病

瘿病

中医内科——瘿病 15
相关检查
• 血清总三腆甲状腺原氨酸 (TT 3) 和总甲状腺素 (TT 4) 升高, 血清游离三腆甲状腺原氨酸(FT 3) 和游离甲状腺素(FT 4) 升高,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释放激素(TRH) 兴奋试验, TSH不升高, 甲状腺 摄 131 腆率增高, 可确定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功能检查 TT3 、 TT4 FT3 FT4 一般正常, 血清TSH 值亦正常。甲状 腺 B 超和甲状腺核素扫描检查, 有助于确定甲 状腺的位置、外形、大小及结节性质。 抗甲状 腺球蛋白抗体、抗微粒体抗体、抗核抗体等免 疫学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第四章:肝胆病证
第八节:瘿病
中医内科——瘿病
1
目录:
☆概述
☆病因病机 ☆诊察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中医内科——瘿病 2
一、定义 瘿病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 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 古籍中有称瘿、瘿气、瘿瘤、瘿囊、 影袋等名者。
中医内科——瘿病
3
二、源流 1、病因病机: 瘿的发病与水土和情志因素有关 《三国志· 魏书》引《魏略》有“发愤生瘿” 《诸病源候论· 瘿候》认为“诸山水黑土中, 出泉流者, 不可久居, 常食令人作瘿病, 动气增 患” 。 《圣济总录· 瘿瘤门》“山居多瘿颈 , 处险而 瘿也”
中医内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瘿病
21
2. 瘿病与消渴
病症 相同点 不同点
无多饮、多尿等症,而以颈前有瘿肿 为主要特征, 并伴有烦热心悸, 急躁 易怒,眼突 , 脉数等症。
瘿病 消渴 病
阴虚火旺 证有多食 易饮,
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临床表 现, 三消的症状常同时并见, 尿中常 有甜味, 而颈部无瘿肿。
中医内科——瘿病
耗伤阴津,
气滞
痰气郁结
深入血分, 血液运行不畅, 形成痰结血瘀之候。
若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 质地坚硬, 结节高低不平者, 可能恶变, 预后不佳。
中医内科——瘿病
14
四、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瘿病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临床特征, 可随 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初作可如樱挑或指头大 小, 一般生长缓慢。大小程度不一, 大者可如囊 如袋, 触之多柔软、光滑, 病程日久则质地较硬, 或可们及结节。 2. 多发于女性, 常有饮食不节、情志不舒的病 史, 或发病有一定的地区性。 3. 早期多无明显的伴随症状, 发生阴虚火旺的 病机转化时 , 可见低热、多汗、心悸、眼突、 手抖、多食易饥、面赤、脉数等表现。
3. 体质因素
中医内科——瘿病
11
(二)、病机
情志内伤 忿郁恼怒 忧愁思虑 气机郁滞 精液不布 气 滞 、 痰 凝 、 血 瘀 壅 结 颈 前
脾失健运 饮食 水土失宜 影响气血运行 经
凝聚成痰 聚湿成痰——痰凝
肝郁化火
气滞痰凝
气郁痰结 孕 体质因素 妇人 +情志及饮食 气滞血瘀 产 乳 素体阴虚 中医内科——瘿病 痰火郁滞化火 12
现代医学的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疾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 如 单纯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炎、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癌等。
中医内科——瘿病
颈前喉结 两旁结块 肿大
7
中医内科——瘿病
8
中医内科——瘿病
9
中医内科——瘿病
10
三、病因病机
(一)、病因
1. 情志内伤
2. 饮食及水土失宜
病机小结
壅结颈前
初期:气滞、痰凝; 日久气、痰、血互结
气滞、痰凝、血瘀
基本 病机
病位
主要在肝脾, 与心有关。
以实证居多,久病由实致虚, 可见气虚、阴虚等虚候或虚实夹杂之候。
中医内科——瘿病 13
病性
病机转化(两个危象)
痰气郁结————→化火---------→肝火亢盛证; 火热内盛————→阴虚火旺之候 , 其中以心肝阴虚最 ↓ 为常见; 阴虚火旺的各种症状常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 当出现烦躁不安、谵妄神昏、高热、大汗、脉疾等症状时, 为病情危重的表现。
22
3. 瘿囊与瘿瘤
病症 症状表现
瘿囊颈前肿块较大, 两侧比 较对称, 肿块光滑, 柔软,
病机
主要病机为气郁 痰阻, 若日久兼 瘀血内停者, 局 部可出现结节。
瘿囊
瘿瘤
颈前肿块偏于一侧, 或一侧 瘿瘤表现为主要 较大, 或两侧均大, 瘿肿大小 病机为气滞、痰 如桃核, 质较硬。病情严重 结、血瘀。 者, 肿块迅速增大, 质地坚 硬, 表面高低不平。 中医内科——瘿病 23
中医内科——瘿病 4
2、分类:
《圣济总录· 瘿瘤门》从病因的角度进行了分 类,“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是为五瘿。 石与泥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 忧、劳、气则本于 七情 "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瘿瘤证治》主要根据瘿 病局部症状的不同, 提出了瘿病的另外一种分 类:“坚硬不可移者, 名曰石瘿; 皮色不变, 即名 肉瘿; 筋脉露结者, 名筋瘿; 赤脉交络者, 名血 瘿; 随忧愁消长者, 名气瘿。”其对本病的分类 更切合临床实际,
中医内科——瘿病 5
3、治疗: 晋代《肘后方》首先用昆布、海藻治疗瘿病。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瘿瘤证治》谓 : “ 五瘿皆不可妄 决破, 决破则脓血崩溃, 多致夭枉。 ” 强调治疗以内服药 物为主, 不可轻易施以刀针。 《儒门事亲· 瘿》指出 , 常食海带、海藻、昆布可消瘿 , 以之作为防治瘿病的方法。 《本草纲目》明确指出黄药子有 “ 凉血降火 , 消瘿解 毒 ”的功效 , 《外科正宗· 瘿瘤论》认为采用的主要治法是 " 行散气 血 " 、 " 行痰顺气 " 、 " 活血散坚 ", 该书所载的 海藻玉 壶汤等方 , 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 二、文献摘要 6 中医内科——瘿病
中医内科——瘿病 16
中医内科——瘿病
17
中医内科——瘿病
18
中医内科——瘿病
19
五、病证鉴别
病症 相同点 瘿病 颈项部出 现肿块
瘰疠
不同点
瘿病肿块在颈部正前方, 肿 块一般较大。 瘰疬的病变部位在颈项的两 侧或领下, 肿块一般较小, 每个约黄豆大, 个数多少不 等,
中医内科——瘿病
20
正如《外台秘要· 瘿病》说:“瘿病 喜当颈下, 当中央不偏两边也” 。如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瘰疬论》说:“ 夫瘰疬者 , 经所谓结核是也。或在耳 前后, 连及颐颌, 下连缺盆, 皆为瘰 疬。”《外科正宗· 瘰疬论》言 :“ 瘰 疬者, 累累如贯珠, 连接三五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