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工程中桥梁建设技术改进措施论文

市政工程中桥梁建设技术改进措施论文

探析市政工程中桥梁建设技术改进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出行的车辆也越来越多,交通问题也日益严重。

目前我国的交通现状是普遍的交通拥挤、堵塞,交通事故频发,桥梁建设在此时应用而生。

本文将就市政桥梁建设工程的意义、现状和技术发展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桥梁建设;意义;技术现状和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我国桥梁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城市桥梁建设是指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而在城市范围内建立立
体的跨江海的立交桥或是公路的人行天桥等桥梁的工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问题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市政桥梁建设工程的开展实施可以弥补我国城市因受特定结构规模限制而造成交通堵塞的
缺点,这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大中型城市的交通现状,缓解了交通压力,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大的方便,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此外,桥梁建设具有占地面积小、实用性强、疏通人流量大的特点,较其他的交通道路建设更具有实用性。

最后,由于桥梁建设是立体建筑,美学设计的建设创意可以使桥梁成了美化城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提高城市的内涵。

二、我国桥梁建设的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对桥梁建设的投入,近十几
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交通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对于桥梁建设的重视程度更是与日俱增,使得市政桥梁建设一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中迅猛发展。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桥梁建设在不断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今我国桥梁建设的规模、技术和速度令世界震惊不已,市政桥梁建设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

然而,在取得的成就面前我们也认识到自己在工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1.我国桥梁建设取得的成就
1.1桥梁主跨径长度的飞跃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建设实施大跨径桥梁,并在此后的十几年内迎来了它的鼎盛辉煌发展时期。

我国根据桥梁跨径不同已建成了斜拉桥、梁桥、悬索桥、拱桥等多种形式的桥梁。

据统计,我国公路桥80%以上的主跨径都在200m以上,数目近110座,其中跻身于世界同类型桥梁前10位的就有16座。

有第二大跨悬索桥之称的舟山西堠门大桥主跨为1 650m,是我国悬索桥的主要代表之一;世界第一大跨斜拉桥之称的苏通长江大桥主跨1088m,是我国斜拉桥的主要代表之一;拱桥的代表有主跨420m的万县长江大桥、主跨460m的巫山长江大桥和主跨550m的上海卢浦大桥都是钢箱拱桥,它们在世界各类型的桥梁中都位居第一。

1.2桥型结构不断优化完整、桥梁建设技术不断创新改革
大跨和特大跨的桥型结构在世界桥梁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我国的悬索桥和斜拉桥在大跨和特大跨桥梁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钢管混凝土结合梁、扁平钢箱、钢桁架、预应力混凝土箱等结构普遍
用于悬索桥的加劲梁和斜拉桥的主梁中,钢骨钢筋混凝土拱、t型刚构、钢筋混凝土桁架拱等结构则主要用于有上、中、下三种承式的大跨径拱桥的桥梁结构。

此外,近些年发展较快较普遍的桥梁结构还有自锚式悬索桥、悬—拉组合体系、矮塔斜拉桥等结构。

随着桥梁结构的不断优化,桥梁设计的理念的不断创新,设计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现已研制了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体预制安装、混凝土梁桥体外预应力、新型高技术耐久性混凝土和防腐技术并在实际施工工程中广泛应用。

此外,随着几十年桥梁建设的实施,我国的施工技术日渐成熟,已能够在地质复杂和深水等环境中完成高桩钻孔、沉井以及桥梁其余部分的建设工程。

1.3加入美学设计,优化桥梁外观
立体的桥梁建设具有占地面积小、实用性强、疏通人流量大的特点,在桥梁建设中加入美学设计优化桥梁外观是经济飞速发展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发展趋势,这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形势下工程和艺术相结合的要求。

桥梁建设的美学设计主要包括功能美和形式美两部分。

功能美就是要充分发挥桥梁建筑缓解交通压力、疏通交通、方面人们出行安全的作用;桥梁设计的形式美是指桥梁的设计施工要与人、物、环境的和谐统一,要充分考虑桥梁的对称、均衡、动势等因素,使桥梁建筑可以美化城市、丰富提高城市内涵。

2.我国桥梁建设现阶段面临的技术问题
虽然我国桥梁建设已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
飞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桥梁建设技术还远远不及外国先进水平,
在实际施工建设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2013年2月1日连霍高速处义昌大桥发生桥面坍塌、2012年8月24日哈尔滨三环路高架桥侧翻、2011年7月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北端垮塌……近几年接连发生的桥梁坍塌事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给人们敲醒了桥梁建设的安全耐久性的警钟。

国内外建桥技术的差距、地区和单位之间建桥水平的不平衡、探索创新精神的缺乏、材料和工程的拖欠等原因严重阻碍建桥施工的进行,使得桥梁板型平庸、模式化,达不到桥梁全寿命设计的要求,更无法保障桥梁的安全耐久性。

三、桥梁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
1.快速发展钢性高层大跨的桥型结构
目前比较具有竞争力的桥型是大跨和特大跨的结构模式,在我国以悬索桥和斜拉桥为主要代表。

在未来桥型设计的发展趋势中。

大跨和特大跨的高层结构依然会是主体,钢结构的应用会加入到以前的桥型设计中,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各类大跨结构的分析方法、探索高层钢结构的体系布置与结构空间负重和稳定之间的复杂关系、改革大跨结构的空间施工方法以保障高层刚性复杂的大跨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钢结构的防腐抗氧化效能和抗火效能也许不断创新设计。

2.增强桥梁防震抗风和减灾的能力
未来钢性高层的大跨或特打跨结构的继续发展势必会引起大型的桥梁建筑向着更高、更长、中间桥梁更柔的趋势发展。

近年来不
断发生的桥梁坍塌事故警告我们对于桥梁安全耐用性性的关注,现今的地震风暴已成为影响桥梁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在施工中我们要采取措施来“以柔克刚”的政策,确保桥梁的使用寿命。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设计地震动及灾害性风荷载的作用机理、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风与抗震、特大跨度桥梁的结构体系及抗风抗震等设计来增加桥梁防震抗风与减灾能力,使桥梁建设向着智能控制的方向发展。

3.大力发展高性能的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建设中必不可少,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的性能可有效预防桥梁坍塌,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在未来预应力混凝土将向着高强度、高性能的趋势发展,它的抗火、抗爆、抗震、抗压和耐久性都将得到新的研究发展,向着对环境环保无害、可持续发展使用、匀质、能够长期保持化学特性、体积稳定不离析、韧性好、在恶略环境仍可使用的方向发展。

市政桥梁建设在市政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交通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我国交通现状、方便人们出行和生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桥梁建设还可以作为城市的标志物和景观之一。

目前我国的桥梁建设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我们还应该不断探究、创新、改革建设技术和方法,提高建设水平,做到桥梁的全寿命设计,保证桥梁的使用寿命,提高桥梁的使用安全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宋德明. 大型桥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质量管理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8(07)
【2】赵灵燕. 浅析我国城市桥梁建设的安全度及耐久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8)
【3】顾虓,蔡易,黄洪成,钱国良. 高职市政工程专业道路工程项目课程建构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17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