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擦
立
第4 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
心
第5 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
擦 交换进行
第6 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干手办法
大部分确实是用白大褂的背部擦干的!!!
白大褂是首选 甩手运动第二
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
脱掉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பைடு நூலகம்
这些情景是否也发生在你的身边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
高度危险性物: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
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 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 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灭菌方法:1、耐热耐湿首先压力蒸汽灭菌,2、不耐热耐湿,采用低温灭菌方法。无条件医院可采用灭 菌剂浸泡灭菌
原液用量=
所需消毒液用量×所需消毒液浓度 原液浓度
所需消毒液用量=原液用量+水
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及时监测,
每日更换。
使用紫外线消毒时注意事项 开启5后计时。
点亮中的紫外线灯管请勿直接用肉眼去看,否则会导致眼睛刺痛或视力下降。
请勿让紫外光线直接照射到皮肤,否则会导致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损伤。
紫外线强度监测法(照射指示卡)
开启5
1、每季度一次; 2、各科室负责; 3、院感部门负责审核、
监督。 1米
照射1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009年4月,国家卫生部颁布了我国首个《医务 人员手卫生规范》,对医务人员该如何“认真洗手” 作出详细规定,希望以此控制高发的院内交叉感染 。
l下列情况应该戴手套: l工作人员进行手术操作、进入体腔的侵入性操作时戴无菌手套; l处理被血液、体液严重污染的物品时戴清洁手套; l特殊场合酌情使用手套。 l注意事项 l脱手套或更换手套时应洗手,手套只能作为洗手的对同一病人,接触污染部位后再接触清洁部位也要更换手套或洗手; l一次性手套不能清洗后重复使用; l严禁戴手套触摸污染物品后再接触清洁物品,其间 l 不换手套,不洗手,不手消毒。
口罩正确的佩戴方法
医护人员标准防护流程
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有可能接触病 人的血液、体液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手接触
可能飞溅面部
可能污染身体
侵袭性操作
戴手套
脱去手套后, 立即洗手,必 要时手消毒
戴戴戴 手口护 套罩目
镜
戴戴戴穿或 手口防隔围 套罩护离裙
镜衣
小心锐器刺伤
锐器放入锐器盒内 垃圾放入黄色袋
请正确使用手套:
洗手及卫生手消毒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手卫生——洗手的指征
揉搓时间>15s
内
外
夹
第1 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
擦
弓
第2 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大
第3 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内容
医院消毒隔离相关知识
1
2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3
医疗废物规范处置
4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相关概念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中度危险性物品 :
及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 内镜、气管镜、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肛表、口表、压舌板等。
消毒方法:1、耐热耐湿的管道与引流瓶首选湿热消毒,2、不耐高温的部分采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浸泡消毒 。3、呼吸机和麻醉剂的螺纹管及配件宜用清洗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4、无条件的医院可采用高效消毒剂浸 泡消毒。
三、物表的清洁及消毒 (1)体温计:用后用500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30,再用清水冲洗后干燥保存(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及时监 测每日更换。 (2)听诊器、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定期清洗,如有血液、体液污染及时清洗,并用500含氯消毒剂浸泡消 毒。 (3)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用500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4)操作前治疗台面、治疗车、治疗盘等用500含氯消毒剂擦拭。 (5)无菌物品存放柜每日清洁后用500含氯消毒剂擦拭。
低度危险性物品 及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
诊疗用品 患者生活卫生用品
患者床单元
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 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患者 出院、转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
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 洁及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
我们日常工作中该如何做
一、空气消毒: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新生儿室紫外线照射或使用空气消毒机1-2次/日,60分钟以上/次 。
二、地面的清洁及消毒: 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 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 洁和消毒(500含氯消毒剂)。
治疗室、处置室地面每日清洁,湿式清扫;
消毒方法应采用有效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或有效的床单元消毒器进行清洗和(或)消毒。 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
染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
消毒液的配制
现我院使用的消毒液统一为原液5%含氯消毒剂。
消毒液浓度配制: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 肤及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的相关概念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
清洁用品的消毒
擦拭布巾 清洗干净,在250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地巾 清洗干净,在500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患者床单元的清洁及消毒
医疗机构应对床单元(含床栏、床头柜等)的表面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及消毒; 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