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
摘要:中国的国防是人民的国防,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要有国防观念、国防意识,但现在的90后的大学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普遍存在国防观念不强,国防意识淡化,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理想,更缺乏“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气概。
但从长远看,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
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谁掌握了现代高科技术,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意识培养
National Defense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论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
中国的国防是人民的国防,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要有国防观念、国防意识,但现在的90后的大学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普遍存在国防观念不强,国防意识淡化,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理想,更缺乏“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气概。
但从长远看,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
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谁掌握了现代高科技术,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尊严和安全的主观认识。
全民的国防意识是强大国防的精神根基。
现在的大学生生长在和平年代,既没有经历过苦难,更没有经历过战争,可以说是“温室里成长的花朵”,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提高他们的国防意识,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大局和民族的兴旺。
要充分认识“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的含义,全民国防,不是一句话能够做到的,需要从小教育,灌输国防思想。
其实,现在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淡化也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重点。
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之一。
二、当前国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与国家对其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主要表现在:
1、对世界形势的复杂性缺乏正确认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世界范围内依然存在,地区冲突时有发生,无处不在的恐怖主义也时刻威胁着国家的国防安全,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他们的利益,在全世界范围内到处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旗,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军事基地,干涉别国内政,实行不平等的军事对抗,挑起地区争当。
“我的航母在哪里”这是美国总统多次讲的话,只要哪里有冲突,美国的航母就会出现在哪里。
插手别国事务,干涉他国内政,是美国的惯用做法。
就我国周边而言,很不平静,钓鱼岛明明是我们的,为什么日本能够明目张胆的跟我们争,南海被菲律宾、越南等国家非法占领的岛屿,为什么收不回来等问题缺乏实质性的了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的大学生在慢慢的忘记这样的古训。
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青少年的精神毒害,以实现他们对我们和平演变的目的,使得我们的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冲突下,忘记了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即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
当今世界局势变幻莫测,随着美国美国反恐的告一段落,美国把亚太地区作为他的重点战略布局,使得我国周边很多不安定因素。
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要有忧国忧民的意识,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有随时为国家牺牲自己的准备。
礼记中说“闻鼙鼓而思良将”,关键时刻还是要靠高素质的大学生这些良将。
2、国防意识欠缺
≤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普通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意见≥中强调:学生军训,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但在新生军训和军事理论授课中发现,许多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军训是多此一举,我们在高中时已经训练过,军训内容也就是走走正步,列列队,外加整理内务,把他作为一项被动的任务去完成。
对军事理论课不感兴趣,认为没有必要学习军事理论,国防知识也严重缺乏,笔者曾经做过这方面的调查,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哪一天,总认为战争离我们还远,缺乏国防意识。
部分高校领导及老师国防意识也淡弱,据笔者调查,湖南省大部分高校都没有按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开足军事理论课,有的领导还认为军事教育是军队和军事院校的事,在普通高校没有必要开设军事理论课,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首先砍掉军事理论课的课时,更谈不上开设军事理论课的选修课、军事讲座、军事素质拓展的活动。
有些军事教师认为既然领导不重视,又没有一个好的发挥平台,就自己放弃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不好好教学和科研,形成了一个很不利于提高军事意识的恶性循环。
3、专业教师队伍还没有建立
≤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要增强公民的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军事教师还没有一支专业的稳定的队伍,很多军事理论教研室挂靠在学生处,或者保卫处,上课老师五花八门,有学校上其他课的老师,有军转干部,还有外聘的武装部工作人员,这些上课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培训,本身自己也对军事知识欠缺,使得学生上课提不起兴趣,有的学校干脆以报告的形式,几千个学生在一起听讲座,没有把军事理论课纳入到必修课的范畴,教师编制也不能落实,也没有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教学水平不高,更谈不上军事理论的科研水平的提高。
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的主要途径
1、正确认识加强国防教育的紧迫性
当前,我国国防形式非常复杂,我国周边有许多不安定因素,东边有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朝鲜局势动荡不安,南边有在南海与菲律宾、越南等国的海域问题,西边有印度与我国的边疆问题,在北边,由于俄罗斯的左右摇摆,也对我国的北边构成不小的威胁。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有成为飞将、良将的准备,要有全民皆兵,随时备战的思想。
在军事院校、地方高校,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强化其国防意识和爱国精神。
不断探索国防教育新形势、新内容、新手段
国防教育要从小抓起,除了必要的课堂教育外,还要利用电视媒体广泛宣传爱国典型教育,在保守军事秘密和严格遵守宣传纪律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尽可能的增加军事与国防建设相关的内容和节目,每周刊播一次国防主题公益广告,以传播先进的军事文化、提升民众国防意识国防观念。
国防教育不仅要走进课堂,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军营开放日,有限度有目的的对广大市民开放,让他们走近军人,了解军事设备。
同时请军队优秀的军官到学校开展军事讲座,全方位的进行军事教育。
大学生除了要上好军事理论课外,还要参加多种形式的课外军事活动,比喻说军事越野赛,军事夏令营等,不定期的下军营,了解军队生活,军事知识。
高校要开展学雷锋,学邱少云、董存瑞等英雄人物的典型事迹,并作为长期的任务加以宣传报道,激发其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
加强国情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民族感。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近代历史上被外国列强掠夺和奴役,当前大学生对国情的关注度远远没有对考研考证的高,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压力,他们过分的追求自我,缺乏对国情的关注和应有的民族自豪感。
所以平时要加强大学生的国情、荣辱观、艰苦奋斗等教育。
建立稳定的专业的教师队伍
专职军事教师要定位是专业教师的正式编制,不能按行政人员对待。
在平时考评、职称晋升、培训进修等方面要和其他专业教师一样。
同时要保证军事教研室的经费,逐步改善教学条件,其教研室建设要和其他教研室一样,每年要有固定的经费投入。
还建议尽快出台军事方面的系列职称评审条件,让上军事理论课的教师能够安心教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师资培训是提高他们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教师培训可以扩大其视野,增强知识面,提升教师的自身价值,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潜能,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采取不同形式和途径的培训是提高军事理论教师基本素质的有效保障。
总之,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教育是一个老生常谈试的又比较重要的课题,虽然现在许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有比较系统的研究,但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的改变,使得我国的领土安全、海洋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玉春试论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J] 教育理论与方法2012(10)
[2]宋莹莹对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艺术2010(5)
[3]张万年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M]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