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动物营养学--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动物营养学--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Fiber Mat
Gas Pocket
Esophagus
Rumen
Liver
Fluid Fraction
S.I.
Resident Microbial Population
. Bacteria Protozoa
Fungi Viruses
一、消化方式
2)瘤胃微生物 厌氧细菌,1011个/ml,二类: 一类可利用纤维素、淀粉、葡萄糖等 二类可发酵第一类细菌的代谢产物
0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牛、羊 猪 马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动物对玉米籽实的消化率比较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牛、羊 猪 马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2)年龄与个体
年龄 : 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随年龄 增加而增加
个体: 以猪为例:瘦肉型与脂肪型对干 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差异为 一般混合料 6 % 谷物籽实 4 % 粗饲料 12-14 %
2.消化道结构 (图2-1、2-2、2-3、2-4和2-5)
图2-1 猪消化道结构
图2-2 鸡消化道结构
图2-3 马消化道结构
图2-4 牛消化道结构
图2-5 兔消化道结构
一、消化方式
3.消化方式
表2-1 动物消化方式 方式 部 位 工 具 作 用 物理性 口腔 牙齿 磨碎、增加表面积
消化道 肌肉收缩 和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 消化道 酶 大分子变为小分子 微生物 瘤胃 酶 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
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动物对饲料中
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 消化特点及影响饲料养分消 化率的诸因素。
内容
第一节 饲料的消化性 第二节 动物的消化力
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第一节 饲料消化性
一.消化方式 二.消化后养分的吸收 三.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一、消化方式
1.消化的概念
饲料中的养分变成为能被动物吸收的 形式的过程(大分子---小分子,化学价 的变化等)。
原生动物,106个/ml,吞噬食物和细胞颗粒, 并可利用纤维素
细菌作用 > 原生动物
一、消化方式
3)反刍动物微生物消化的重要性:
消化饲料中7085%DM
和50%以上的CF
一、消化方式
(4)化学性消化与微生物消化的异同
相同 化学性消化 酶 微生物消化 酶
不同 酶来源于动物 酶来源于微生物
二、消化后养分的吸收
三、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3、禽类
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类似于 非反刍动物猪的消化。
食物在腺胃停留时间很短,消化作用 不强,主要在肌胃内进行,肌胃内的 砂粒有助于饲料的磨碎和消化。禽类 的肠道较短,饲料在肠道中停留时间 不长,所以酶的消化和微生物的发酵 消化都比猪的弱。
第二节 动物的消化力与饲 料的可消化性
中
小肠 CP、NFE、EE、MCP 强
腺胃
蛋白质
弱
小肠 CP、NFE、EE 强
一、消化方式
化学性消化在肠道中的部位
1)消化道腔内——大分子的降解,
如:蛋白质
氨基酸 、小肽
脂肪
甘油、脂肪酸 淀粉
双糖、单糖
2) 肠粘膜细胞内——进一步降解,如:
小肽
氨基酸 双糖
单糖
一、消化方式
(3)微生物消化
动物 部位 养 分 作用程度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的能力; 消化性:饲料能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消化率:衡量指标
饲料某养分消化率 =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
*100%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1.动物
(1)动物种类
动物消化道容积(%)
80
70
60
50
猪
三、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1、非反刍动物
2、反刍动物
主要是酶的消化, 前胃(瘤胃、网胃、瓣胃)
以微生物消化较弱。 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
瘤胃内进行。皱胃和小肠的
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似,主
要是酶的消化。
三、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瘤胃微生物消化具有两大优点:
一是借助于微生物产生的β—糖苷酶,消化宿 主动物不能消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 显著增加饲料中总能(GE)的可利用程度 ; 二是微生物能合成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 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宿主利用。
1、主要吸收部位:小肠、瘤
胃
2、主要吸收方式:
(1)被动吸收——被动转运,由 高浓度梯度 低浓度,主要养分 如短链脂肪酸、水溶性维生素、 各种离子等;
二、消化后养分的吸收
(2)主动转运——逆 浓度梯度进行、耗能, 主要养分单糖、AA等;
(3)胞饮吸收——细胞直接吞噬 某些大分子物质和离子,特别对幼 龄动物(免疫球蛋白的吸收)。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2.饲料
(1)种类
(2)化学成分 粗蛋白和粗纤维影响大 反刍动物 养分消化率随粗蛋白水 平提高而提高 猪、禽 趋势与反刍动物相同,但 不明显
(3)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猪
大肠 粗纤维
中
蛋白质
大
牛、羊 瘤胃 NFE、CP、CF 大
大肠
大
禽
嗉囔 CF
小
大肠 粗纤维
小
蛋白质
大
马
大肠 粗纤维、CP 大
一、消化方式
瘤胃内环境 1)内环境特点
—食物稳定地进入,提供微生物作用底物; —唾液NaHCO3不断进入,维持pH在6-7; —通过与血液间的离子交换使渗透压接近 血浆水平; —通过发酵产热使温度维持在38-42℃。
40
牛
30
马
20
狗
10
0 胃
小肠
盲肠
大肠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动物消化道长度(%)
90
80
70
60
50
猪 牛
40
马
30
狗
20
10
0
小肠
盲肠
大肠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粗饲料 差异大 牛 > 羊 > 猪 > 家禽
精饲料 差异小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动物对干草的消化率比较
70 60 50 40 30 20 10
大肠 酶 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
一、消化方式
(1)物理性消化
表2-2 动物种类特异性
种类 部 位 作用程度
牛、羊 口腔(反刍) 大
禽
肌胃(石头) 大
猪
口腔
小
马
口腔
较大
一、消化方式
(2)化学消化
动物 猪
牛羊
禽
部 位 质
中
小肠 CP、NFE、EE 强
口腔
淀粉
极弱
胃
蛋白质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猪年龄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100
90
2.5
80
4
70
6
60
8
50
10
40
12
30
20
10
0
有机物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瘦肉型与脂肪型猪消化率比较
90 88 86 84 82 80 78 76 74
干物质 粗蛋白 干物质 粗蛋白 干物质 粗蛋白
瘦肉型 脂肪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