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201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滚动加练:化学基本理论综合应用 Word版含解析

重庆市201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滚动加练:化学基本理论综合应用 Word版含解析

滚动加练 化学基本理论综合应用1.(2013·重庆理综,11)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1)催化反硝化法中,H 2能将NO -3还原为N 2。

25 ℃时,反应进行10 min ,溶液的pH 由7变为12。

①N 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平均反应速率v (NO -3)为________ mol·L -1·min -1。

③还原过程中可生成中间产物NO -2,写出3种促进NO -2水解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2)电化学降解NO -3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源正极为__________(填A 或B),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 mol 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 左- Δm 右)为__________克。

解析 (1)2NO -3+5H 2=====催化剂N 2+2OH -+4H 2O当pH 由7变为12时,生成c (OH -)=10-2 mol·L -1所以v (NO -3)=v (OH -)=10-2 mol·L -1-10-7 mol·L -110 min ≈10-2 mol·L -110 min=10-3 mol·L -1·min -1根据NO -2+H 2OHNO 2+OH -,促进水解,应使平衡向右移动,根据影响因素,可采取加热、加H +或加水。

(2)阴极:2NO -3+6H 2O +10e -===N 2↑+12OH - 阳极:10OH --10e -===5H 2O +52O 2↑在阳极区生成的H +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阴极区,所以,当电子过程中转移10 mol e -时,Δm 左=52 mol ×32 g·mol -1+10 g =90 gΔm 右=28 g -10 g =18 g所以当转移2 mol e -时,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为90 g -18 g 5=14.4 g 。

答案 (1)①N ≡N②2NO -3+5H 2=====催化剂N 2+2OH -+4H 2O 10-3③加热,加酸,加水(2)①A 2NO -3+6H 2O +10e -===N 2↑+12OH - ②14.42.(2014·重庆育才中学高三月考)(1)二甲醚(CH 3OCH 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

①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池在放电过程中,b 对应的电极周围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以上述电池为电源,通过导线与图乙中电解池相连。

①X 、Y 为石墨,a 为2 L 0.1 mol·L -1 KCl 溶液,写出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X 、Y 分别为铜、银,a 为1 L 0.2 mol·L -1 AgNO 3溶液,写出Y 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时,按上述(2)①电解一段时间后,取25 mL 上述电解后的溶液,滴加0.4 mol·L -1醋酸溶液得到图丙所示曲线(不考虑能量损失和气体溶于水,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结合图丙计算,上述电解过程中消耗二甲醚的质量为________。

②若图丙的B 点pH =7,则滴定终点在________区间(填“AB ”、“BC ”或“CD ”)。

③C 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是:O 2+4e -+4H +===2H 2O ;在原电池中H +向正极移动,故b 对应的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 3OCH 3-12e -+3H 2O===2CO 2↑+12H +,电极周围溶液酸性增强,pH 减小。

(2)电解KCl 溶液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 -+2H 2O=====通电Cl 2↑+H 2↑+2OH -;若“X 、Y 分别为铜、银,a 为1 L 0.2 mol·L -1 AgNO 3溶液”,则银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Ag -e -===Ag +。

(3)①由图可知电解后的溶液的pH =13,则体积为2 L 的该溶液中的n (OH -)为0.2 mol ,根据电解KCl 溶液的离子方程式可知,生成0.2 mol OH -转移的电子为0.2 mol 。

二甲醚(CH 3OCH 3)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6O +3O 2――→点燃2CO 2+3H 2O,1 mol CH 3OCH 3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12 mol ,故转移电子为0.2 mol时消耗CH 3OCH 3的质量为0.2 mol 12 mol ×46 g·mol -1=0.77 g 。

②电解后得到的是KOH 溶液,与醋酸恰好中和时显碱性,pH =7时溶液显中性,故滴定终点在AB 区间。

③C 点对应的是醋酸和醋酸钾的混合溶液,显酸性,故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CH 3COO -)>c (K +)>c (H +)>c (OH -)。

答案 (1)①O 2+4e -+4H +===2H 2O ②减小(2)①2Cl -+2H 2O=====通电Cl 2↑+H 2↑+2OH -②Ag -e -===Ag + (3)①0.77 g ②AB③c (CH 3COO -)>c (K +)>c (H +)>c (OH -)3.(2014·重庆南开中学高三模拟)工业上用硫碘开路循环联产氢气和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膜反应器中发生反应:2HI(g) H2(g)+I 2(g) ΔH >0。

若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I(g),n (H 2)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①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K =________,若升高温度,K 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使用膜反应器及时分离出H 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电渗析装置如图丙所示:①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阴极区HI x 转化为HI 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工艺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SO 2可被I 2氧化,生成H 2SO 4和HI x ,由质量守恒知反应物还有H 2O 。

(2)①若体积为V L ,则平衡时:c (HI)=0.8/V mol·L -1,c (H 2)=0.1/V mol·L -1,c (I 2)=0.1/V mol·L -1,所以平衡常数K =0.1V ×0.1V ⎝ ⎛⎭⎪⎫0.8V 2=164;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②及时分离出H 2,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HI 分解率。

(3)②分析两极反应物和产物知总反应为HI x 通电后得到I 2和HI 。

(4)由图可知I 2先参与了反应,后又生成了I 2,被重复利用。

答案 (1)SO 2+x I 2+2H 2O===H 2SO 4+2HI x(2)①164 增大②及时分离出H 2,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I 的分解率(3)①在阴极区发生反应:I -x +(x -1)e -===x I -,且阳极区的H +通过交换膜进入阴极区,得以生成HI 溶液②2HI x =====电解(x -1)I 2+2HI(4)I 24.(2012·重庆理综,29)尿素[CO(NH 2)2]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1)工业上尿素由CO 2和NH 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氨碳比n (NH 3)n (CO 2)=4时,CO 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①A 点的逆反应速率v 逆(CO 2)________B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CO 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NH 3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3)人工肾脏可采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原理如下图:①电源的负极为________(填“A”或“B”)。

②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________;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 L(标准状况),则除去的尿素为________g(忽略气体的溶解)。

解析本题涉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相关知识,注重考查学生分析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1)由原子守恒配平。

(2)①由图1知:B点为平衡状态:v正=v逆,v逆为最大点,故A点v逆(CO2)小于B点v正(CO2)。

②B点:CO2+2NH3CO(NH2)2+H2O开始: 1 mol 4 mol 0 0变化:0.6 mol 1.2 mol0.6 mol 0.6 molNH3的平衡转化率=1.2 mol4 mol×100%=30%。

(3)①由图2产生Cl2极为阳极知A为正极,B为负极。

②阳极室发生的反应依次为2Cl--2e-===Cl2↑。

由产物CO2、N2知CO(NH2)2在此室反应被氧化,CO(NH2)2―→CO2+N2,发生还原反应的为Cl2。

故方程式为CO(NH2)2+3Cl2+H2O===N2+CO2+6HCl。

③阴极室2H++2e-===H2↑。

阳极室产生的H +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从而使阴极室H +浓度保持不变。

pH 与电解前相比不变。

两极共收集到的气体n (气体)=13.44 L 22.4 L·mol -1=0.6 molm [CO(NH 2)2]=60 g ×0.6 mol 5 mol=7.2 g 。

答案 (1)2NH 3+CO 2CO(NH 2)2+H 2O(2)①小于 ②30% (3)①B ②2Cl --2e -===Cl 2↑ CO(NH 2)2+3Cl 2+H 2O===N 2+CO 2+6HCl ③不变 7.25.(2014·重庆北碚中学模拟)钒(V)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