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E J383-2014汽车安全带固定装置-设计建议解释此标准已更新为与FMVSS要求兼容。
1.范围该SAE标准指定了安全带组件固定装置位置的设计建议,这将促进人体解剖结构最坚固部位上的乘员约束力正确传递到车辆或座椅结构上。
测试程序在SAE J384中进行了规定。
2.相关2.1适用文件以下出版物在此处指定的范围内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均是使用SAE出版物的最新版本。
2.2.1SAE出版物来自于SAE International,400Commonwealth Drive,Warrendale,PA15096-0001,电话:877-606-7323(美国和加拿大境内)或724-776-4970(美国以外),。
SAE J384汽车安全带固定装置性能要求和测试程序SAE J826H点装置及其在设计和测量汽车座椅过程中的使用SAE J1100机动车辆尺寸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208-乘员表现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209-安全带总成。
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210-安全带总成固定装置3.定义3.1肩峰突肩胛骨的外侧末端(肩胛骨),见图1。
3.2固定点将乘员的约束力转移到车辆或座椅结构的结构附件。
3.3髂前上棘(ASIS)骨盆髂嵴的前肢,见图1。
3.4附件硬件附件硬件是指任何或所有用于将安全带总成固定在机动车上的硬件。
3.5安全带角度基准点该点位于座椅基准点的前方64mm(2.5英寸),高出该点10mm(0.375英寸),FMVSS210也称为“X点”。
3.6安全带接触点(BCP)用于确定安全带固定件相对于SAE二维绘图或CAD模板的角度的点,是安全带及其硬件将其连接到固定件的最近的刚性接触点。
安全带接触点的位置必须能够承受可能由安全带组件的安全带施加的力,取决于安全带硬件的配置和安全带的走向方式,安全带可能不是实际的固定带。
3.7锁骨连接肩胛骨和胸骨的骨头,也被称为锁骨,见图1。
3.8指定的座椅位置(DSP)如FMVSS208中所述并进一步定义的座椅位置,其座椅表面宽度至少为330mm(13英寸)。
H点(Hip-Point)人体模型的机械铰接点,它模拟人的躯干和大腿的实际枢轴中心,在1962年11月的SAE J826“用于定义车辆座椅的人体模型”中进行了描述。
3.9《联邦公报》1990年9月13日规定的座椅基准点(SgRP)1984年6月SAE J1100中定义了唯一的设计H点为:(1)建立每个指定座位位置的最靠后的正常设计行驶或乘坐位置,其中包括考虑车辆的所有调节方式,水平,垂直和倾斜方式;(2)具有相对于设计的车辆结构建立的SAE J11001984年6月中定义的X,Y和Z坐标;(3)模拟人体躯干和大腿枢轴中心的位置;(4)是基准点,用于定位1987年5月的SAE J826中描述的具有95th百分位腿的二维绘图模板,或者如果不能将具有95th百分位腿的绘图模板放置在就座位置,则该基准点是座椅位置最靠后的调整位置。
3.10安全带总成安全带,安全带或类似的装置,用于在车祸中约束机动车中的乘员。
包括所有必要的扣,紧固件,和硬件设计安装在汽车安全带总成。
3.11肩膀基准点(SHRP)沿着SAE J826中描述的SAE二维绘图模板的躯干中心线在设计H点上方563mm(22.16英寸)的点,如图6所示。
代表成年男性驾驶员的99th百分位的肩高比例,在二维绘图模板的躯干和大腿段之间以90°关系的从H点到臀部肌线的尺寸增加了97.5mm(3.84英寸)。
3.12胸骨位于肋骨中部的扁平骨,也称为胸骨,见图1。
3.13躯干线连接H点和肩膀基准点(SHRP)的线。
3.141型座椅安全带总成FMVSS209中定义的用于骨盆约束的腰带。
3.152型座椅安全带总成FMVSS209中定义的骨盆约束和上躯干约束。
图1关键解剖学标志3.16安全带发生碰撞时,骨盆的髂前上棘(ASIS)在适当佩戴的安全带的搭接部下方滑动的现象。
这可能导致乘员腹部的柔软部位受压,腰带在骨盆上的初始放置不当不会引起滑动。
4.安装注意事项对于FMVSS208要求使用1型或2型安全带组件的乘用车中的每个指定座椅位置,应安装1型或2型安全带组件的安全带固定装置。
4.1安全带骨盆约束固定位置的一般注意事项许多因素影响特定安全带系统硬件几何形状的选择,没有一种选择适合所有车辆。
每个车辆通常都有自己的独特几何形状,这些几何形状是专门为该车辆设计的。
在决定固定点的位置时,有时需要权衡一些相互冲突的要求,如舒适性、易用性、适合性和各种碰撞类型下的性能。
一个特定的几何体不能被单独设计成任何一个需求,而是必须适当地平衡所有的需求。
最终的骨盆约束安全带角度最终是在许多类型的可合理预见的碰撞中乘员表现,总体车辆设计考虑因素和乘员运动学之间取得平衡。
这些考虑因素可能会受到以下任何或所有因素的影响:●乘员大小;●碰撞类型;●车辆的总体尺寸、内部设施和碰撞频率;●座垫压缩/座椅变形;●座垫滑轨及其他等效结构;●高于鞋跟点的座垫角度、座椅靠背角度、座垫高度;●在使用者膝盖前放置膝盖支撑物或类似结构物;●安全带的初始长度和延伸特性;●约束系统类型及约束系统特点(气囊、预紧装置等);●带扣高;●上肢约束固定点位置;●安全带接触点部件的刚度;●安全带接触点位置;●安全带的佩戴方式和使用者的坐姿;4.2单是安全带角度并不能可靠地反映乘员是否会下滑。
然而,良好的乘员下躯干运动学通常是促进与一个更垂直的骨盆安全带角度。
应特别注意较小尺寸的乘员和年龄较大的儿童,他们已经长大,无法使用儿童约束装置,因为髂前上棘相对于较小乘员的座位通常较低,潜在的下滑可能增加。
4.3在车辆开发过程中,应进行车辆碰撞测试,雪橇测试或计算机模拟,以评估乘员下滑的趋势。
一种用于评估动态环境中下滑风险的有效评估方法是带有TD脊柱测力传感器的ATD。
称重传感器数据可用于评估潜在下滑的发生和风险。
腰带负荷数据和乘员运动学的录制分析也可用于评估下滑的风险。
5.座椅安全带骨盆固定装置的位置注意事项安全带的搭接部分必须能够低矮而紧贴臀部,正好接触大腿,如图2所示。
图2肩和膝部布线的座椅安全带5.1必须单独检查每个固定点的正确位置(内侧搭接点固定,外侧搭接点固定和上躯干固定点)。
5.2安全带固定装置,用于座椅安全带未固定在座椅框架上的安全带固定装置(通过座椅外部或通过座垫),且未固定在座椅上。
5.2.1没有调整的座椅:从座椅基准点到最近的安全带接触点的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不小于30°且不大于75°,见图5。
5.2.2可调式座椅(可前后移动):从座椅基准点前方64mm(2.5英寸)上方10mm(0.375英寸)与最近的安全带接触点之间的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不小于30°且不大于75°,见图6。
5.3安全带固定装置,用于座椅安全带未系在座椅框架上的乘客,并固定在座椅上(无论座椅是否可调节)。
5.4安全带固定在座椅框架上的乘客的安全带固定装置(无论安全带是否固定在座椅上,或者座椅是否可调节)。
从座椅基准点到安全带上最近的安全带接触点的线,且将硬件连接到座椅结构上的线应与水平方向成30°以上75°以下的角度。
在侧视图中,当直接的安全带路径被中间的承重构件打断,且不位于座位上时,固定点应位于织带穿过中间构件的最后点的后方。
这一决定应作出的活动座椅时,放在最后面的正常位置,见图7。
图3下固定点确定和范围图4安全带不固定在座椅框架上,而是固定在座椅上图5安全带不固定在座椅框架上,也不固定在不可调节的座椅上图6安全带不固定在座椅框架上,也不连接到可调节的座椅上图7无论座椅是可调节的还是固定在座椅上的,安全带都是固定在座椅框架上的5.5所有骨盆约束安全带的横向位置5.5.1任何单独的骨盆约束安全带组件的固定点应至少位于165mm的距离(测量连接孔的中心线,或连接装置的质心)。
6.安全带上部分约束固定点的位置6.1肩带的设计应越过肩膀并穿过胸部,如图1所示。
腰带应该远离脸和脖子,但不要从肩膀上脱落。
一般来说,腰带的肩部最好设计在肩峰内侧的锁骨上,并在胸骨的中心以上。
6.2侧视图定位当座椅处于最后最下的位置时,靠背处于其标称设计的直立乘坐位置,并且在调节范围的中点处具有可调节的固定点:上固定点(或上躯干约束装置的上端)应与从肩膀基准点垂直向上延伸152mm(6英寸)的线纵向成一直线或向后延伸,然后以与水平方向80°角向后延伸。
固定点线应位于从肩膀基准点向水平线下方和水平方向向下40°延伸的线上或上方,见图7。
6.3上躯干固定前后座椅位置的肩带固定装置的高度可以调节;对于前座椅位置,在其他安全带固定装置中至少有一个可以调节的应用中,可以使用固定的肩部固定装置;对于后座椅位置,可以使用固定的肩部固定装置,不管其他固定点是否可调,都是可以接受的。
图8上身约束范围6.4舒适指南肩带舒适度指南可能会为一些约束力不足的较小的成年人和较大的孩子提供额外的安全带舒适性。
当安装在肩带上时,舒适指南会更好地将带定位在远离脖子和头部的位置,但应考虑确保舒适度指南不会导致较大的乘员的肩带脱离肩膀。
7.概括7.1安装与更换固定装置应允许安全带组件易于安装或更换,并应符合SAE J384的强度要求。
7.2通用固定点(s)一个公共的固定点可用于多个安全带固定,只要它满足SAE J384的相关要求即可。
上躯干约束器的下固定位置可能与骨盆约束器固定位置相同。
7.3防腐蚀保护在设计时应考虑为安全带总成固定装置和相邻车身结构提供防腐蚀保护。
应特别注意结构中必须承受固定力的那些部分。
所需的保护程度或类型应取决于车辆结构中固定点的位置,暴露于腐蚀性元素的数量,结构的构造(如果构造可能会导致腐蚀)和支撑结构的厚度。
8.注释8.1页边标记位于左边距的更改条(I)是为了方便用户查找对本文档的上一期进行技术修订而不是编辑更改的区域。
文件标题左侧的符号表示文件的完整修订版,包括技术修订版。
原始出版物或仅包含编辑更改的文档中都不会使用更改条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