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4.1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一、遗传 物质的特 征
结构的稳定性 复制实现亲子代之间
的延续性 知道蛋白质的合成 可遗传的变异
二、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孟德尔 遗传因子的概念 萨顿 染色体学说 摩尔根 基因学说
三、格里 菲斯的肺 炎双球菌 转化实验
自学课本59-60页
自学提示: 1.实验材料 2.实验过程(四组) 3.实验结果 4.结论
练习
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
R型肺炎双球菌 1加热杀死ຫໍສະໝຸດ 的R2型肺炎双球菌
加热杀死后的S 3 型肺炎双球菌
加热杀死后的S 4 型肺炎双球菌与
R型肺炎双球菌
2. 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 A、B、C、D四个试管,依次分别放入S型细菌的 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 )
S型细菌的化学组成: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学习61页积极思维,思考下面问题: ①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 ②实验过程? ③实验结果以及得到的结论?
1944年,美国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问题2: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①实验过程及结果:
R型菌
R型菌
R型菌
R型菌 S型菌
AB
CD
T2噬菌体:
三、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DNA(40%)(C、H、O、N、P)
蛋白质(60%)(C、H、O、N、S)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实验过程:标记--侵染--搅拌--离心--检测
放射性
搅拌不充分,个别
放射性
1:噬菌体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组分,用35S和32P分别标记 噬菌体的哪一种组分?用14C和18O等同位素可行吗,为什 么?(联系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35S标记蛋白质 、 32P标记DNA
病毒
核酸种类
DNA和RNA DNA和RNA DNA或RNA
遗传物质
DNA DNA DNA或RNA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原因: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D__N_A____;极少数生物 的遗传物质是_R__N_A____。
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共27张PPT)
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共27张PPT)
有些病毒,只有两种成分:蛋白质和RNA,比如, 烟草花叶病毒和SARS病毒。这类病毒的遗传物质又 是什么呢?
乙肝病毒
艾滋病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TMV)
图4-4 烟草花叶病毒
正常叶
病叶
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
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烟草花叶病 毒对烟草的感染实验过程:
6、实验结论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 遗传的,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还可以说明: DNA能自我复制 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8、实验设计基本思路: 将DNA和蛋白质分离开,单独的去研究它 们的作用
如何获得被标记的噬菌体
35
大肠杆菌(35S)
S
培养大肠杆菌
培养T2噬菌体
R型菌
②结论:S型细菌的__D_N_A__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 化的物质,即__D_N_A___是遗传物质,_蛋__白_质__等不是遗传物质;
艾弗里实验的缺陷
艾弗里的试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并不是 所有的人都信服这一结果。 因为,艾弗里的试验中提取的DNA的纯度最高时 也还有0.02%的蛋白质。不能说明DNA一定就是 遗传物质。
2、如何获得被标记噬菌体?幻灯片 18 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 培养大肠杆菌,在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得到DNA 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
3、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离心的目的是什么?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 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4、35S标记的实验中,沉淀物含有少量放射性的原 因: 搅拌不充分,个别35S标记蛋白质外壳没有和细菌 分离而随其到了沉淀物中。
5、32P标记的实验中,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 因: a、保温时间短,少量的被32P标记的噬菌体的DNA 没有进入细菌 b、保温时间过长,32P标记的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增 殖完成,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离心后子 代噬菌体分布于上清液中。
课堂总结
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共27张PPT)

1.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 起深刻 的文化 转型。 所谓文 化转型 ,是指 特定时 代、特 定民族 或群体 赖以生 存的主 导性文 化模式 为另一 种新的 主导性 文化模 式所取 代。
蛋白质
TMV
RNA
结论:在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共27张PPT)
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
进一步证明在只有RNA而不含有DNA的 病毒中,遗传物质是RNA。
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共27张PPT)
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共27张PPT)
生物类型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1、实验材料
(1)S型细菌:
菌落光滑 菌体有夹膜
有毒性 (使人患肺炎,使小鼠患败血症)
(2)R型细菌:
菌落粗糙 菌体无夹膜
无毒性
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问题2: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是如何进行的?每组实验 的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小鼠死亡
小鼠存活
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小鼠存活
小鼠死亡
4、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加热
> 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 “转化因子”, 能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 思考: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 验有没有证明了遗传物质是什么?为什么?
四、1944年,美国 艾弗里的肺炎双 球菌的体外转化 实验
32
大肠杆菌(32P)
P
噬菌体---蛋白质( 35S)
培养大肠杆菌
培养T2噬菌体
噬菌体---DNA( 32P)
练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D.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DNA是不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