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与防污染措施计划书(1)

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与防污染措施计划书(1)

右江鱼梁航运枢纽思林大桥桥区及田阳大桥桥区航道整治工程等施工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与防污染措施计划书编制:钱途审核:梁书祥审批:壮族自治区航务工程处二○一五年六月二十一日第一章水上水下施工作业施工工期 (2)第二章施工水域的围及施工占水域情况 (2)第三章施工水域通航安全现状描述 (2)第四章施工影响通航的主要因素 (3)第五章工程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3)第六章施工通航安全措施 (3)第七章防污染措施 (6)第八章应急预案 (7)第一章水上水下施工作业施工工期1.1计划开工时间根据右江鱼梁航运枢纽思林大桥桥区及田阳大桥桥区航道整治工程等施工施工方案,本合同段计划开工时间2015年6月25日,具体施工日期以监理下发的开工令时间为准。

1.2计划完工时间右江鱼梁航运枢纽思林大桥桥区及田阳大桥桥区航道整治工程等施工施工方案,我合同段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容计划完工时间2015年9月07,具体完工日期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应有局部浮动。

1.3施工工期右江鱼梁航运枢纽思林大桥桥区及田阳大桥桥区航道整治工程等施工施工方案,我合同段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容施工工期75个日历天,预计2015年9月07日完成水上水下疏浚任务。

具体工期安排如下:思林大桥桥区疏浚:75天 2015.6.25~2015.9.7。

田阳大桥桥区疏浚:75天 2015.6.25~2015.9.7。

第二章施工水域的围及施工占水域情况2.1施工水域的围根据右江鱼梁航运枢纽思林大桥桥区及田阳大桥桥区航道整治工程等施工的有关图纸本标段的施工水域围为1、田东县思林镇思林大桥桥区详见思林大桥桥区航道总平面布置图2、田阳县田阳大桥桥区详见田阳大桥桥区航道总平面布置图2.2施工占用水域情况本工程为水上水下疏浚,不像水上水下结构物施工对水域的占用是长时间。

我们对水域的占用为临时性,流动性。

但是施工时要临时占用航道1/4幅宽度。

前后、左右长度为船舶边缘线加10米。

第三章施工水域通航安全现状描述3.1航道现状1、田东县思林镇思林大桥桥区:本段河流不顺直,河槽呈“U”型,最宽处约为200m,河床普遍堆积卵砾石,漫流随处可见,两岸阶地平淡开阔,属堆积阶地,属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平均水深6m左右。

水流缓慢,过往船舶稀少,吨位较低,往来没有规律性。

本航道按Ⅲ级航道标准建设,设计代表船型为1000t货船及一顶2×1000t 级船队。

设计航道尺度为3.0×60×480m(水深×宽度×弯曲半径),航道挖槽水深为3.2m。

2、田阳县田阳大桥桥区:本段河流不顺直,河槽呈“U”型,最宽处约为200m,江心洲位于桥区河道上游,将右江分流,呈右宽左窄。

河床普遍堆积卵石、圆砾,漫流随处可见,两岸阶地平淡开阔,属堆积阶地,属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平均水深5.6m 左右。

水流缓慢,过往船舶稀少,吨位较低,往来没有规律性。

本航道按Ⅲ级航道标准建设,设计代表船型为1000t货船及一顶2×1000t级船队。

设计航道尺度为2.4×60×330m(水深×宽度×弯曲半径),航道挖槽水深为2.6m。

第四章施工影响通航的主要因素4.1施工期对碍航性分析本工程水上水下疏浚施工都在白天进行。

采用定位桩定位船舶,占用航道宽度小,对航道通航很小影响。

另外过往船舶少,吨位小,综合上述本工程施工对航道通行几乎没有影响。

第五章工程废弃物的处理方式1、禁止把生活垃圾直接抛入水中,应用袋装处理后运到岸上指定地点。

2、注意机械设备的维修及保养,水上施工机械设备不得漏油;维修的废机油不得倾倒到河,必须指定回收处理。

船舶施工时产生的油污水必须通过船舶自身配置的油水分离器处理,处理后的污油用油桶装运到指定地点。

3挖掘机船开挖河槽装卸到泥驳上,泥驳运至工程设计的抛泥区倾倒。

第六章施工通航安全措施6.1安全作业区的划定及管理1、安全作业区的划定为了确保该工程施工期间施工船舶的作业安全和过往船舶的航行安全,防止过往船舶误码入施工水域,避免船舶和船舶之间以及船舶和施工设施之间碰撞事故的发生,本工程在一定围设置施工安全作业区。

施工作业区的划分要综合考虑船舶在施工期间的通航模式、船舶通航所需的通航净宽、施工作业与过往船舶的相互影响、施工所需水域围等因素综合确定。

应尽可能兼顾水上、水下活动和通航安全两方面的要求。

本报告结合水上水下数据设计方案、施工工艺、桥址附近的实际地形以及航道的通航需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安全作业区划定如下:以挖掘机船为中心,左右、前后各10米围为安全作业区域。

2、安全作业区的管理设置在通航水域的安全作业区都会对通航安全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安全作业区占据了一定的通航水域,从而使得附近既定的航路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随着安全作业区的作业船舶进出安全作业区域与按规定航路航行的船舶发生交叉、会遇,在安全作业区的作业船舶有特殊的安全协助要求时,过往船舶负有谨慎驶过、请让等义务。

为此,我单位应加强安全作业区的管理:(1)在施工作业区界限设置安全指示标志、标识,以供过往船舶识别,防止过往船舶误入;(2)建立、健全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参与施工作业的船舶、设施及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方案,遵守国家安全作业等有关法律、法规,积极落实通航安全评估中提出的各项安全防措施和对策,做好或者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施工与通航及其他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的协调和现场维护工作。

6.2施工期相关安全设备设施配备需求1.警戒标识⑴白天施工作业期间在挖掘机船上悬挂圆球、棱形、圆球号型各一个;⑵夜间施工作业期间在挖掘机船上悬挂红、白、红光环照灯各一盏;⑶白天锚泊期间在挖掘机船上悬挂号型一个,通航的一侧为圆球,不通航的一侧为十字号型;⑷夜间锚泊期间在挖掘机船上悬环照灯三盏,等边三角形布置,三角形顶端为红光环照灯,底边两端,通航的一侧为白光环照灯,不通航的一侧为红光环照灯。

⑸施工作业期间配备交通艇二艘,作业区四周设置施工作业标志和信号,无线对讲机24小时保持联系,施工的船舶施工作业和进出港区时,都必须悬挂明显的避碰标志旗和避碰标志灯,并在施工作业区外围设有警戒一标志和交通船,禁止一切非施工船舶进入作业区。

⑹除以上外所需的彩旗以及其他用于施工水域的的标示。

6.3施工期间相关部门的协调及通讯方式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人员组成,成立本项目施工期间的专门协调小组,协调组组长项目经理梁书祥(),负责全面协调业主、海事、航道等先关部门的关系,保证施工期间航道的畅通。

组员:黄中行()、文权()、梁华龙(:);负责协助组长进行工作。

施工期间的协调主要以文件形式上报为主,辅以联系的方式进行。

6.4特殊时期的通航安全保障措施6.4.1雷雨大风、台风的通航安全保障措施1、雷雨大风、台风季节施工,施工船舶须全面检查本船的车、舵、锚、通讯、水密、堵漏、排水、救生等设备,对查出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本项目无法解决的应及时报公司有关部门协助解决。

1、针对台风突发性和持续性长的特点,项目部应每天收听天气预报,以及时获取信息,加强气象瞭望,以及时做好停工防御准备。

2、雷雨大风、台风来临前检查施工现场:清理施工现场一切零星材料,防止洪水冲走;加固施工现场易倾覆的施工设施,防止大风倾覆。

3、雷雨大风、台风天气一律停止水上作业施工。

航行施工的船舶要注意风流压的影响,以防碰撞和搁浅事故;定位施工的船舶须注意定位桩的稳固情况,风浪过大时,及时停工避风,确保施工安全。

4、雷雨大风、台风天气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在发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6.4.2汛期通航安全保障措施1、汛期施工应随时关注田东、田阳天气情况,做好汛期防洪的相关预防管理工作。

2、汛期与枯水期交接时段,因航行习惯航道的改变,应及时做好航道更改的变更管理、通知工作。

3、汛期施工应随时关注河中水位的变化。

4、为保证汛期施工的正常开展,我部机配备了小型拖轮以备急需。

6.4.3 枯水期通航安全保障措施1、枯水期与汛期交接时段,因航行习惯航道的改变,应及时做好航道更改的变更管理、通知工作。

2、在枯水期来临前,积极、认真做好规安全施工宣传管理工作,为迎接枯水期施工安全做好充分准备。

3、在枯水期施工,在抢进度的同时,落实好安全管理工作,增加安全管理人员及设备的投入,确保枯水施工的安全。

6.5上下游锚泊区的划定我部水上水下施工的挖泥船舶采用定位桩的形式,不存在抛锚定位的情形,不需要上下游锚泊的区域的划定第七章防污染措施成立防止污染小组,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各部门主管组成,项目技术负责人为防止污染小组组长。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对临近河域造成污染。

1、施工船舶(1)、开工前应对所有的施工船舶进行严格检查,发现有可能泄露污染物的必须先修复后才能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有无泄露污染物的现象,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

(2)、施工中废弃的材料不得随意抛洒,应及时收集,存放于指定地点,定期集中进行处理。

(3)、加强施工船舶自身的防污管理,船舶施工时产生的油污水必须通过船舶自身配置的油水分离器处理,处理后的污油用油桶装运到指定地点;禁止把施工中的生活垃圾直接抛入水中,应用袋装处理后运到指定地点。

(4)、坚持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原则。

(5)、自觉接受海事、航道、环保、业主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应急措施(1)、施工现场发生一般的环境污染,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指挥机构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处理、中止施工,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及釆用有效措施,确保能达标时方可继续施工。

(2)、当施工现场发生较为重大的环境污染、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及时制止污染后续发生,并及时上报公司及环保行政管理部门。

(3)、及时向海事、海洋、环保部门及业主报告环境污染情况,并委托环保部门处理、检测,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

第八章应急预案8.1船舶碰撞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船舶发生碰撞后,应立即发出警报。

(2)发生碰撞的船舶的船长应及时了解掌握碰撞概况、受损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油污染状况及所需的救助要求。

(3)碰撞船舶双方应及时用有效手段向调度中心和组长报告。

(4)若一船撞入对方船体时,船长应视情况采取慢车顶推等措施减少破洞进水,尽力操纵船舶使破洞处于下风、下流一侧。

(5)若船体破损进水,应组织排水和堵漏;若碰撞引起火灾或油污染,应按火灾应变部署、油污应急计划处理;若发生人员伤亡,应立即抢救。

(6)如碰撞的船舶受损严重可能沉没,应立即通知拖轮、工程船赶往现场施救,将遇难船舶拖离到安全水域或合适地点进行搁滩,以保持航道的畅通。

(7)受损船舶如沉没,应准确定船位,必要时按规定设标,并及时组织力量打捞清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