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傅雷家书》习题1.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A.艺术上要取得成就B.随遇而安C.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D.学业上取得成就2.傅雷用()来指导儿子的艺术修养A.教授钢琴B.听音乐C.书信的方式D.学美术3.下列不是傅雷翻译过的作品是()A.人间喜剧B.高老头C.欧也妮•葛朗台D.百年孤独4.《傅雷家书》这本书是一部()A.苦心孤诣的教子篇B.励志篇C.随笔D.传记5.傅聪最后成为了()大师A.翻译B.钢琴C.书法D.美术6.傅雷对儿子的指导,都像()一样提出建议和意见A.良师益友B.老师C.好朋友D.长辈7.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A.艺术B.书籍C.书法8.下列哪一种不是傅雷的立身的原则()A.真理至上B.道德至上C.正义至上D.恋爱至上9.在悲惨的生活中,他还是终生不断地创作。
贫穷、疾病、妒忌、倾轧,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琐碎的困扰都不能使他消沉,乐天的心情一丝一毫都没受到损害。
他的心灵多么明智、高贵、纯洁。
他是()A.巴赫B.贝多芬C.莫扎特D.萧邦10.傅雷教儿子要会“理财”,所谓“理财”是指()A.生财B.克制C.清贫D.吝啬11.对于“青年京昆剧团”演出的《白蛇传》,傅雷认为()A.故事入情入理B.主题思想深刻、完整C.违背情理,有些场面简单可笑D.演员的演技很高12.傅雷认为优秀的演员应该是()A.浑身投入,忘其所以B.激情昂扬大起大落C.刻画人物惟妙惟肖D.既是演员,又是观众13.傅聪想离开华沙去苏联学习,傅雷的态度是()A.坚决支持B.斥责儿子,很不高兴C.随便,听从儿子的决定D.慎重考虑,理智决定14.1955年新年接到儿子的来信,傅雷非常喜悦、激动,哪个不是他快乐的原因()A.得到众人的夸奖、赞美B.欣赏艺术,尤其欣赏自己的孩子手和心传达出的艺术C.因为儿子替祖国争光而快乐D.儿子始终保持谦卑和坚强15.下列哪一项不是傅雷的性格特点()A.热爱祖国B.性格坚硬、刚烈C.软弱、怯懦D.热情、严肃二、填空题:(30分)16.《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的、傅雷写给儿子的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
17.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傅聪长大成人、之后,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个、的艺术家。
18. 是贯穿傅雷家书的精神,也是傅雷独立人格的体现。
19.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原则,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学问的忠诚。
学问第一,第一,第一,第二。
20.傅雷常常给儿子推荐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他认为值得一读,因为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高峰;他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是最好的文学批评。
21.对于人生的苦难,傅雷说:“是培养心灵的酒浆。
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22. 关于感情问题,傅雷郑重告诫儿子:无论如何要克制,以为重,以为重。
23.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
24.傅雷对儿子非常严厉,他后来感到自责后悔,他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不能。
25. 《傅雷家书》在1955年12月的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及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
26.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因不起兴趣”时,是以为例子。
27.傅聪选择老师梅纽因的女儿做自己的妻子,傅雷很高兴。
他给孙子取名为。
28.傅雷的次子是,后来成了一名。
29.傅雷评价自己的“两面性”时说:又热烈又,又又朴素,又温柔又,又微妙又。
30.傅雷翻译的罗曼·罗兰的长篇巨著深深影响与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他对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巨匠的作品更是潜心钻研。
三、判断题:(20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31.傅雷是我国著名的钢琴家、文艺评论家。
()32.傅雷曾讲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自己就解决不了问题。
()33.傅雷与儿子傅敏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34.傅雷告诫儿子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
()35.傅雷提醒儿子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
()36.钢琴家即梅.百器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
()37.傅雷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
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
()38.《傅雷家书》中提到“孝堂山”与“武梁祠”为我国古雕刻两大高峰,不可不加注意。
()39.莫扎特从来不让出版商剥削,和他们谈判条件从不怕烦。
()40.傅雷认为由盖叫天口述,别人笔录的《粉墨春秋》是解放以来谈艺术最好的书。
()41.傅雷在给傅敏的信中提到感情必须由理智控制。
要做到,必须下一番苦功在实际生活中长期锻炼。
()42.关于学习,傅雷提出“慢就是快”,说明根基不大好,一切都筑在沙上,永久爬不上去。
()43. 傅雷一向认为裴辽士最能代表法兰西民族,最不受德、意两国音乐传统的影响。
()44.雷垣是傅聪的开蒙钢琴老师,亦是第一个赏识他的人。
()45.傅雷觉得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值得写一长篇书评:不仅学艺术的青年、中年、老年人,不论学的哪一门,应当列为必读书,便是从上到下一切的文艺领导干部也该细读几遍;做教育工作的人读了也有好处。
()46.傅雷屡屡提醒傅聪单靠音乐来培养音乐是有很大弊害的,还需要多多跑到大自然中去,也需要不时欣赏造型艺术来调剂。
()47.在傅雷看来,求学的目的应该是“化”,而不是死吞知识,变成字典或书架。
()48. 傅雷曾讲试译作为练习,最好选个人最喜欢的长篇着手。
()49.傅雷生平自告奋勇代朋友办过四个展览会。
()50.《致朱人秀》是傅雷夫妇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信。
()四、简答题:(20分)51. 阅读《傅雷家书》选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6分)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
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
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
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
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
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1)傅雷在这封信中,从哪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3分)(2)怎样才能成为傅雷所希望的有教养的青年?请简要回答。
(3分)52. 下面是一段文字节选自《傅雷家书》,读后回答问题。
(7分)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
我们并没有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还能向谁去诉苦?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你也不是栽了跟头爬不起来的人。
我预料在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________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有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1)这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3分)(2)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在信中是如何劝解的?(4分)53.阅读《傅雷家书》选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1956年2月29日夜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
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
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
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1)“亲爱的孩子”在这里指,《傅雷家书》中的“书”的含义是。
(2分)(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2分)54.请你将《傅雷家书》推荐给你的父母,并说明推荐理由。
(3分)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傅雷家书》练习答案一、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C 2C 3D 4A 5B6A 7A 8D 9C 10B11C 12D 13D 14A 15C二、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6.翻译家、文艺理论家,书信17.海外留学,德艺兼备、人格卓越18.赤子之心19.艺术,真理,爱情20.世说新语,人间词话21.心酸的眼泪22.前途,健康23.杰维茨基24.补赎,洗刷25.《实践论》,《矛盾论》26.听莫扎特的音乐27.弥拉,凌霄28.傅敏,英语特级教师29.恬静,深刻,高傲,率直30.《约翰•克里斯朵夫》,巴尔扎克三、判断题:(20分,每题1分)31、√32、×(翻译家)33、×(傅聪)34、√35、√36、×(杰维茨基)37、√38、√39、×(萧邦)40、√41、√42、×(盖叫天)43、√44、√45、×(《粉墨春秋》)46、√47、√48、×(中短篇)49、×(3个)50、√四、简答题:(20分,每题4分)51、(1)日常生活,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意思相同即可得3分)(2)内因:①加强学习,认识教养的重要;②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③持之以恒。
④外因:家长老师的鼓励督促。
(答对任意3点,即可得3分)52、(1)这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2)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
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