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停车规划
未来停车发展需求定性分析 停车发展策略 停车需求预测分析 其他城市以及区域经验 参考和比较
公共停车设施规划
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规划
管理措施
6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二节 停车规划基本原则与发展策略
一
基本原则
(1)城市停车规划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采取停车位总量控制和区域差别化的供给原
人口规模
则,划分城市停车分区,提出差别化的分区
11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二节 停车规划基本原则与发展策略
二
主要发展策略
1、分区差异化供给管理策略
因素法
适用于城市布局没有明显的物理 分割界限或城市功能分区不够明 显的情况。
停车区域
划分方法
经验法
适用于城市布局有明显的物理分 割界限的情况。
12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二节 停车规划基本原则与发展策略
鼓励若干单位联合建设停车场。 收费应该比周边地块的停车收费价格适当略高。 促进智能停车诱导系统的建设。
P
周 边 地 区 收 费
P
商 业 地 区 收 费
P
周 边 地 区 收 费
P
周 边 地 区 收 费
25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四节 配建停车设施规划
二
管理对策
3、针对住宅小区的配建停车管理对策
4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一节 停车规划概述
一
相关要求
(4)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3个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
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5)2975号),随后各地相继出台了实施意见,制定了停车收费管 理措施。 国家
《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的指导意见》 (发改价格(2015)2975号) 指导意见重点强调了 区域差别化的停车供 应与管理理念
建筑物配建
停车位 城市公共 停车位 其他地区 路内停车位
• 占停车位供给总量的 85%以上。 • 占停车位供给总量的 10%~15%。
• 占停车位供给总量的5%。
城 市 机 动 车 停 车 位 供 给 结 构
19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三节 停车需求预测
三
停车需求预测泊位量的分配
(2)城市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应在停车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范》(GB/T 51149-2016)对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做出了如下要求。
1) 现状停车调查和资料收集。 2) 估算现状停车位供需关系。 3) 预测规划年停车(位)需求总量。 4) 深化和细化城市停车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要求
5) 提出区域差别化的分区停车位供应总量。 6) 确定城市公共停车场规模和分布。 7) 研究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 8) 提出临时设置路内停车位的规划要求。 9) 提出近期建设规划和规划实施策略
二
主要发展策略
3、停车泊位共享策略
相邻用地之间实施泊位共享政策
14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二节 停车规划基本原则与发展策略
二
主要发展策略
4.停车产业化发展策略
筹集停车设施建设资金,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引入市场机制
5.科技化发展策略
停车诱导技术 立体车库技术
1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一节 停车规划概述
一
相关要求
(1)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对城市停车规划
做出了如下要求。
③提出城市机动车公共 停车场规划布局原则。 ②提出城市配建停车
指标建议及管理对策。
④规划文本成果。
①确定城市机动车停
车分区和不同类别停 车需求的供给目标。
停车规划策略。
公共交通 服务水平 等
与密度
考虑 因素
土地开发
强度
道路交通 承载能力
7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二节 停车规划基本原则与发展策略
一 (2)停车场的分类
基本原则
城市公共 停车场
机动车 停车场
停车场
建筑物配 建停车场 非机动车 停车场
停车场
按照规划管理方式分类
按照服务对象分类
8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新建住宅小区严格执行停车泊位配建标准 公交交通系统构成 住宅小区内部停车收费价格略低于外部 公交交通系统构成 住宅小区周围路边可设置夜间停车泊位
停放服务统一管理 公交交通系统构成 停车泊位应满足业主需求 公交交通系统构成
26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五节 公共停车设施规划
路内公共 停车场规划
路外公共 停车场规划
规划人口规模大于或等于 50万人的城市
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应控制在 机动车保有量的1.1~1.3倍之间
规划人口规模小于50万人的 城市
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应控制在 机动车保有量的1.1~1.5倍之间
其他地区 (3)城市非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不应小于非机动车保有量的1.5倍。
20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四节 配建停车设施规划
非居住类
建筑物配 建停车场
出行车位供给的主体
按照建筑物分类划分
10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二节 停车规划基本原则与发展策略
二
主要发展策略
1、分区差异化供给管理策略
限制供应地区
• 停车设施需求调整系数可取0.8~0.9。
平衡供应地区
• 停车设施需求调整系数可取0.9~1.1。
扩大供应地区
• 停车设施需求调整系数可取1.1~1.3。
一
城市配建停车指标
1、建筑物分类
2016年发布的《城市停车规划规范》(GB/T 51149-2016)将建筑物划分为9大类。
游览 场所 交通
居住 医院
枢纽
建筑物 分类
学校
其他地区 工业和物
流仓储
办公 商业
文化体 育设施
21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四节 配建停车设施规划
一
城市配建停车指标
2、停车配建指标
停车场自动收费管理技术等
6.法制化管理策略
为停车管理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制环境
15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三节 停车需求预测
一
停车需求的影响因素
停车需求受众多因素综合影响,停车需求预测是停车场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土地利用 状况 交通政策 等
机动车 保有量
影响 因素
社会经济 发展状况
出行 水平 城市 人口
公共 停车场规划
27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五节 公共停车设施规划
一
路内公共停车场规划
1、布局原则
路内公共停车场的布局应综合考虑城市道路条件与交通量状况以及道路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
28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二
主要发展策略
2、分类差异化供给管理策略
停车设施差异化 供给策略 •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类型停车设施的供应 结构比例。
停放个体差异化
供给策略
• 针对居住区、商业、服务业以及以工作为目的
的停放需求所进行的管理策略。
停放时段差异化 供给策略
• 对车辆停放采取的分时段的供应策略。
13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主要 内容
⑤规划图纸成果主要 为停车系统规划图。
2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一节 停车规划概述
一
相关要求
(2)1995年,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对停车规划内容做出了相关要求。
3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一节 停车规划概述
一
相关要求
(3)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城市停车规划规
第二节 停车规划基本原则与发展策略
一 (3)停车位供给结构
基本原则
以建筑物配建停车场 提供的停车位为主体
以城市公共停车场提 供的停车位为辅助
9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二节 停车规划基本原则与发展策略
一 (4)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分类
居住类建
基本原则
基本车位供给的主体
筑物配建 停车场
建筑物 配建停车场
不同城市进行配建停车设施规划时,需要结合本地区停车需求特点,参考《城市停车规划规范》 (GB/T 51149-2016)进行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值的确定。《城市停车规划规范》(GB/T 511492016)中给出了建筑物分类和配建停车位指标参考值,详见下表。
建筑物 大类 建筑物子类 别墅 普通商品房 限价商品房 居住 其他地区 经济适用房 公共租赁住房 廉租住房 综合医院 医院 其他医院(包括独立门诊 和专科医院等) 非机动车停车 位指标下限值 1.2 1.0 1.0 0.8 0.6 0.3 1.2 1.5 机动车停车位 指标下限值 2.0 2.0 2.0 2.0 2.0 2.0 2.5 3.0 单位 车位/户 车位/户 车位/户 车位/户 车位/户 车位/户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车位/100m2建筑面积
16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三节 停车需求预测
二
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17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三节 停车需求预测
二
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18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三节 停车需求预测
三
停车需求预测泊位量的分配
(1)根据以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和路内公共停车设施为补充的供给结构, 合理进行停车需求预测泊位量的分配。
22
第十一章 停车规划
第四节 配建停车设施规划
一
城市配建停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