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RC正弦波振荡器设计(一)设计目的
1、进一步理解用集成运放构成的正弦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2、学习振荡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基础知识与能力层次要求
1、课程涉及课程
模拟电路
2、能力层次要求(四项中之一)
(1)电子电路基础应用能力(基础)(第一级):√
(2)电类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综合)(第二级):
(3)电类专业工程设计能力(设计)(第三级):
(4)研究与创新设计能力(创新)(第四级):
3、指导教师
周妮、向腊
(三)设计技术指标与要求
1、设计要求
可以产生正弦波,频率范围为10Hz~100kHz,输出电压可调,带载能力强,波形尽量不失真。
设计完成后可以利用示波器测量出其输出频率的上限和下限,还可以进一步测出其输出电压
的范围。
2、项目仪器、设备
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交流毫伏表,焊接工具,设计电
路所需的元器件,电路仿真软件等
(四)项目原理
1、基本原理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文氏电桥振荡器)
图4.1为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其中RC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作选频网络,
R、R、R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
调节电位器R,可以改变负WW21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
利用两个反向并联二极管D、D正向电阻21的非线性特性来
实现稳幅。
D、D采用硅管(温度稳定性好),且要求特性匹配,才能保证21输出波形正、负半
周对称。
R的接入是为了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
31f?电路的振荡频率O RC2πR f??1A≥3 起振的幅值条件f R1式中R=R+R+(R/ r),r 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
—DD3 2Wf
调整反馈电阻R(调R),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
如不能起振,则说明负反Wf馈太强,
应适当加大R。
如波形失真严重,则应适当减小R。
ff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或R,即可调节
振荡频率。
一般采用改变电容C作频率量程切换,而调节R作量程内的频率细调。
图4.1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2、项目步骤
(1)分析设计要求,选择总体方案
分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将输入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以及输出的要求
准确地弄清楚。
方案选择就是按照系统总的要求,把电路划分成若干个功能块,得出能表示单元功能的整机原理框图。
(2)单元电路的设计
确定对各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求,拟定好各单元电路的要求后,按信号流程顺序分别设计各单元电路。
(3)参数的计算
利用模电中的分析方法,估算元器件的各项参数,才能选择元器件。
(4)计算机的模拟仿真
常用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或EWB), Protel等
(5)实验的验证
由于元器件的参数和模型与实际的差异,模拟正确的电路还是要经过实验的验证。
(6)编写设计说明书并进行简单答辩,指导教师给出答辩成绩。
3、项目注意事项
1.注意电路的组装、布局合理、美观。
2.整个调试过程最好也分层次进行,先单元电路,再模块电路,最后系统联调。
按
照分配的指标、分解的模块,一部分一部分调试,然后将各模块连接起来总调。
3. 注意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五)项目预习要求
1、复习RC振荡器的有关内容,特别是RC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掌握振荡器起振的条件,学习利用实验的方法调试振荡器,测量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
(六)项目报告要求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正文包含:
1)设计题目
2)设计要求
3)题目分析
4)整体构思
5)具体实现:画出总体方框图和原理图,并给出说明。
原理图可以电脑画,也可以手画,但必须规整。
6)各部分定性说明以及定量计算;
7)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排除措施;
8)设计心得体会。
9)参考文献
(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