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教学设计蓝田县三里镇文姬中学郭华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听读释题,以题目为切入口整体感知课文。
过程与方法品读感悟,品味散文诗的语言,掌握朗读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扩读悟情,体会诗歌中饱含的温馨的浓浓的母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
难点:通过读,让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圈点法,讨论法,品析法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学情分析: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因为地处城乡结合,导致大量优质生源流失。
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习习惯较差,因父母常年打工二无人监管,知识积累浅薄,语文基本功较差,必须依靠考试引导拓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切入情境同学们!谈起母爱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孟郊的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读得非常有感情。
让我们感受到母爱如同阳光一样温暖,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
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荷叶母亲》,感受冰心是如何表达和赞美母爱的。
(板书题目)二、走进作者,了解冰心。
(这个环节利用小黑板展示,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用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学生)1冰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为著称。
代表作有《繁星》《春水》2《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完成的。
3《繁星》和《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三、听读释题,明确写法(教师配乐朗读)探究问题一: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般表达母爱是通过写一件事,或者通过母亲的眼神,母亲的唠叨,母亲的白发,母亲的手表达母爱和赞美母爱。
然而冰心却是独具匠心,从题目看冰心是借什么来表达和赞美母爱的呢?(借荷叶)作者为什么取这个题目呢?回答这个问题我哥大家两个提示提示:冰心的题目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
(文中有段话给这个问题提供了信息,请大家找找看,并说出修辞)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比作母亲,这在写作手法上叫做借物喻人。
(板书)四、整体感知,梳理思路探究活动二:从整篇散文看诗作者行文思路。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明确思路:第一段:父亲的朋友送的红白两缸莲花。
第二三段:主要是回忆八九年前故乡园里的红莲。
祖父讲的故事第四到第八段:主要写的是雨中的红莲以及作者的心情。
第九段:深情的赞美了母爱以及抒发对母亲的爱。
(主旨句)教师总结:由此可见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母亲。
而作者是借助荷花的形象来歌颂母爱的。
我们把这种写法叫做托物寄情。
(板书)五、探讨问题,巧释构思教师导入:既然是抒发对母亲的爱,可以直奔主题,借荷花来表达,作者为什么要平平淡淡的叙述前三个自然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是什么?(探究活动三)课堂活动:第一小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完成这道习题,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写于课堂笔记上。
明确:作者先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
教师总结:这篇散文的构思很美。
(板书:构思美)探究活动四:读第四端到第八段,完成表格。
教师导入:接下来我们主要来欣赏雨打红莲这一部分。
欣赏这一部分大家要把握住这一点情景交融,因为老师原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看红莲,表达自己的心情,都是层次清晰的,请你探究欣赏,填写表格。
教师总结:从这个表格来看,此篇散文又具有层次美。
(板书:层次美)课堂活动:第二小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完成这道习题,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写于课堂笔记上。
六、品读荷叶,感悟深情教师导入:同学们如果你想真正的体会母爱的伟大,体会冰心对母亲的爱。
那么就必须揣摩语言的魅力。
语言好比叶子点缀在思想的枝头。
郁达夫曾说:“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可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接下来同学们就要通过圈点重点词语,品味重点词语说一说,完成这样一个练习。
这是一朵的红莲;这是一张的荷叶。
用这样的句子来理解红莲的形象和荷叶的形象。
老师先给大家做个示范1:我选作者第一次描写红莲的句子,我圈点亭亭,因为作者说红莲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亭亭玉立,这个词语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表现了红莲笔直立于碧波荷叶之上的婀娜的身姿.在作者笔下这朵红莲就像是一个美丽的少女。
所以说这是一朵美丽的红莲。
(板书)教师引导:菡萏是什么意思?含苞欲放的荷花。
师:有些词语我们应该理解它在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含义。
我是从“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的幸运。
学生回答:所以说这是一朵幸运的红莲。
(板书)教师引导:“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起斜。
”左右欹斜写出荷花怎样的情态?学生回答:“左右欹斜”写出荷花在大雨的打击下快要承受不住了。
教师总结:这是一朵承受风雨的红莲。
这是一朵痛苦的红莲。
这是一朵无助的红莲。
(板书)教师引导:在这么大的雨中红莲显得好无助,如果你就是那朵风雨中的红莲,此刻你的内心最想要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要是有人帮我遮雨就好了;要是雨停了真好;要是有妈妈在我就不怕了……教师引导:诗人看到风雨中的红莲内心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担心但又无可奈何。
教师引导:那诗人为什么不去保护红莲?学生回答:因为诗人就像红莲一样害怕风雨的打击,她去给红莲遮风挡雨,那谁又为诗人遮风挡雨呢?教师引导:正当作者无可奈何之时,母亲呼喊他。
这时作者观看红莲:“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不动摇能让我们联想到什么画面呢?学生回答:荷花在荷叶的保护下,再也不惧怕风雨的打击了,就好象躲进妈妈的怀抱一样温暖,幸福。
教师引导: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不摇动了”这句话。
学生回答:坚定,自豪,幸福的语气。
教师总结:风雨中,红莲躲在荷叶的怀里好幸福噢,所以说这是一朵幸福的红莲。
(板书)教师引导: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张荷叶。
赏析“一回头忽然看见……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倾侧、覆盖、慢慢地”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学生回答:“倾侧覆盖”写出荷叶对红莲的怜爱和保护。
它为了不让红莲受到伤害,宁愿弯下身子为红莲遮风挡雨,而且动作还很轻柔。
“慢慢地”能深刻地体现荷叶对红莲无微不至地照顾。
这是一张慈怜的荷叶。
(板书)教师引导:面对这样一张慈怜的荷叶,你的头脑里会出现谁的影子?(母亲)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深情、缓慢,内心充满感激)教师引导:那你能否想象一下,荷叶遮住红莲以后还有哪些爱的举动。
学生回答:我是从“雨点不住的打着……无力的水珠。
”如此大的雨,一碰到荷叶就变成流转无力的水珠,这充分体现了荷叶的坚强勇敢。
这是一张勇敢的荷叶。
(板书)因此说冰心的散文又具有语言美的特点。
(板书)教师引导:窗外荷叶护着红莲,窗内我偎依着母亲,诗人内心的情感喷薄而出,接下来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最后一小结。
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小节。
教师引导:“心中的雨点”指什么?学生回答:生活中遭遇的困难挫折。
教师引导:这一小结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
感受母爱:母亲啊!顿时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教师总结: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平凡的,母爱在灾难面前更是让震惊和泪流满面的。
大家是否还记得汶川地震中那两位母亲的光辉形象。
七、材料连结,升华母爱第一个故事是这样叙述的:在地震重灾区北川,救护人员透过废墟的间隙,看到一名被废墟压死的女子死亡的姿势: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双手扶地支撑身体,像是古人行礼,但身体已经被压变形。
抢救人员发现这位母亲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
清理完废墟,人们发现她的身下躺着她的孩子。
包在一个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
他毫发未伤,安静地睡着。
救援医生解开被子准备给孩子做检查时,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
医生看到了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手机在现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第二个故事是这样叙述的: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者。
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没有了呼吸。
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她立刻哭闹起来。
”龚晋说,看到女婴的反应,在场的人无不掩面。
“我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
教师总结:母爱是神圣而伟大的,当灾难和痛苦降临时,母亲总是把死和痛苦留给自己,而把生和快乐送给儿女。
而我们却常常忽视这样的母爱:当我们遇病或受委屈,总是母亲送来一声亲热的问候、一杯热水或一口热汤。
但母亲从来不求儿女多少回报,给了我们无限的理解和宽容。
这大概也是一种最朴素、最深沉的母爱,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母爱。
今天我们要在这里祝愿天下母亲永远年轻,永远健康。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母亲!八、布置作业,抒写母爱回家后给妈妈洗脚,写出洗脚的感受!九、歌唱母爱,感激母亲母爱之歌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九、板书设计荷叶母亲冰心写法:借物喻人孩子是红莲母亲是荷叶三美结构:构思美层次美语言美这是一朵美丽的红莲。
这是一朵幸运的红莲。
这是一朵承受风雨的红莲。
这是一朵痛苦的红莲。
这是一朵无助的红莲。
这是一张慈怜的荷叶。
这是一张勇敢的荷叶。
教学反思: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的特别活跃,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能够抓住文本,分子句子,对作者的情感把握的非常准确。
因为是初一孩子,文章的语言也是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内心的趣向,生动传神的表现手法让孩子们更加容易感知作者的心境。
授课过程我也尽量做到线条清晰,逻辑通畅,这样便于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尤其是后面的三位平凡而伟大的故事,让学生们深深地感动,明白了母爱的力量。
较为成功的一次公开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