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机维修
检修内容
1.xx
1.1翻车机托辊及传动装置:
清扫、检查、紧固所有各联接螺丝,减速机加油,轴承部位检查加油,倾翻制动器检查,并处理已查出的缺陷。
1.2翻车机夹车机构:
各油缸、管路、电磁换向阀、溢流阀、缓冲胶板等检查,各铰支点加油,并处理已查出的缺陷。
1.3翻车机靠车振动装置:
检查、紧固所有各连联接螺丝,各铰支点加油,油缸、管路、电磁换向阀、溢流阀、缓冲胶板、振动器、弹簧等检查,并处理已查出的缺陷。
1.4重车调车机驱动行走机构:
清扫、检查、紧固所有各联接螺丝,轴承部位加油,行走轮及轨道、小齿轮、齿条、行走制动器的摩擦片翻车机系统维修
等检查,并处理已查出的缺陷。
1.5重车调车机调车臂:
结构件变形和开焊情况、大臂油缸、挂钩油缸、管路、电磁换向阀、溢流阀等检查,各铰支点加油,并处理已查出的缺陷。
1.6重车调车机电缆滑车:
清扫、检查、紧固所有各联接螺丝,并处理已查出的缺陷。
1.7迁车台驱动机构:
清扫、检查、紧固所有各联接螺丝,减速机加油,轴承部位检查加油,小车轮、齿轮、齿条、联轴器、制动器等检查,并处理已查出的缺陷。
1.8迁车台涨轮器及插销装置:
液压油缸、管路、电磁换向阀、溢流阀等检查,并处理已查出的缺陷。
1.9迁车台地面安全止挡:
各转动部位检查、加油,并处理已查出的缺陷。
1.10迁车台电缆滑车:
清扫、检查、紧固所有各联接螺丝,并处理已查出的缺陷。
1.11空车调车机驱动行走机构:
清扫、检查、紧固所有各联接螺丝,轴承部位加油,行走轮及轨道、小齿轮、齿条、电力液压制动器等检查,并处理已查出的缺陷。
1.12空车调车机调车臂:
结构件变形和开焊情况,并处理已查出的缺陷。
1.13空车调车机电缆滑车:
清扫、检查、紧固所有各联接螺丝,并处理已查出的缺陷。
1.14夹轮器:
清扫、检查、紧固所有各联接螺丝,各铰支点加油,油缸、管路、电磁换向阀、溢流阀等检查,并处理已查出的缺陷。
2.中修
2.1含xx内容
2.2翻车机托辊及传动齿轮、销齿、减速机揭盖检查拆洗换油、调整、更换失效的零件。
2.3翻车机液压系统油箱清洗换油,靠车及夹车油缸检查更换失效的零件。
2.4重车调车机传动齿轮、齿条、导向轮、行走轮、减速机揭盖检查拆洗换油、调整、更换失效的零件。
2.5重车调车机液压系统油箱清洗换油,调车臂油缸检查更换失效的零件。
2.6重车调车机电缆滑车检修。
2.7迁车台传动齿轮、齿条、减速机、滚动止挡、行走轮揭盖检查拆洗换油、调整、更换失效的零件。
2.8迁车台液压系统油箱清洗换油,涨轮器油缸检查更换失效的零件。
2.9迁车台电缆滑车检修。
2.10空车调车机传动齿轮、齿条、导向轮、行走轮、减速机揭盖检查拆洗换油、调整、更换失效的零件。
2.11空车调车机电缆滑车检修。
2.12翻车机及调车系统各机组调整、试机。
3.xx
3.1含中修内容
3.2翻车机托辊及传动齿轮、减速箱拆卸、清洗、检修、更换零部件,安装调试。
3.3翻车机回转框架检查、加固、校正。
3.4重车和空车调车机行走轮、导向轮及传动齿轮、减速箱拆卸、清洗、检修、更换零部件,安装调试。
3.5重车和空车调车机车体、调车臂检查、加固、校正。
3.6重车和空车调车机电缆滑车轨道校直、检修。
3.7迁车台传动齿轮、齿条、减速机、滚动止挡、行走轮拆卸、清洗、检修、更换零部件,安装调试。
3.8迁车台车架检查、加固、校正。
3.9迁车台电缆滑车轨道校直、检修。
3.10金属结构及传动设备外壳除锈、刷漆。
4、检修质量标准:
4.1翻车机
4.1.1翻车机的检修和安装按通用部件标准。
4.1.2两组托辊支承担标高偏差不大于2mm,两组托辊中心线偏差不大于
2mm,四组托辊支承标高偏差不大于2mm,两组支承装置中心线距离偏差±3mm,托辊的对角线长度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5mm。
4.1.3端盘平面度不大于5mm,不圆度不大于3mm,齿条接头处节距偏差±
0.1mm,两端盘中心距偏差±3mm,两端盘对回转中心垂直度允差5mm,轨道标高偏差±3mm,小纵梁位置偏差±10mm,靠车梁位置偏差±10mm。
4.1.4小齿轮齿宽上的啮合间隙,用
0.05mm塞尺从两边插入,插入深度不得大于3mm,两边插入深度差不得大于1mm,齿宽接触斑点≥60%。
4.1.5机上钢轨与地面钢轨的两端间隙6+2mm,两端头高低差≤3mm。
4.1.6压车梁压头中部距规面最低点2740mm,最高点3640mm;靠板面距轨道中心最近点1550mm,最远点1800mm.。
各油缸两端铰支点应活动自如,不得有憋劲现象,所有液压接头处均不得有渗、漏油现象。
4.2重车调车机
4.2.1行走钢轨高度误差不得大于0~3mm,直线度误差不得大于±3mm。
4.2.2前后导向轮中心连线与传动齿轮中心连线的平行度偏差≤3mm,前后导向轮导向宽度偏差≤4mm,导向轮与导向钢轨两侧总间隙2~5mm。
4.2.3齿轮齿条之间侧隙保证在
0.1~1mm之间,开式齿轮接触斑点沿长度方向不小于35%,沿高度方向不小于20%;闭式齿轮接触斑点沿长度方向不小于60%,沿高度方向不小于45%
4.2.4磨檫限距安全联轴器调整时力矩扳手的整定值为100N•m,并且3台传动单元联轴器的最大之差不得超过5%。
4.2.5重车牵车停车时,制动距离为1~
1.4m,,制动至停车距离不得小于1m。
4.3迁车台
4.1迁车台钢轨与地面钢轨接头间隙≤6mm,高度差≤3mm,横向偏差
≤3mm。
4.2迁车台行走轨面标高偏差小于5mm,平行度偏差小于10mm,轨距偏差小于10mm。
;导向轨道标高偏差小于10mm,轨距偏差小于3mm。
4.3迁车台两端的滚动止挡与导向轨之间间隙3~5mm。
4.4空车调车机
4.4.1行走钢轨高度误差不得大于0~3mm,直线度误差不得大于±3mm。
4.4.2前后导向轮中心连线与传动齿轮中心连线的平行度偏差≤3mm,前后导向轮导向宽度偏差≤4mm,导向轮与导向钢轨两侧总间隙2~5mm。
4.4.33齿轮齿条之间侧隙保证在
0.1~1mm之间;开式齿轮接触斑点沿长度方向不小于35%,沿高度方向不小于20%;闭式齿轮接触斑点沿长度方向不小于60%,沿高度方向不小于45%
4.5夹轮器
夹轮板夹紧时的开口度为130mm0+
0.2,放松时的开口度为160mm。
4.6液压站
所有液压系统各元件工作需正常,无漏油、冲击等异常现象。
5试机验收
5.1翻车机经空翻、空车翻转、重车翻转试机后,各机械部分无干涉现象和不正常的声音;液压系统无漏油现象,液压油温小于60°C;各轴承处温升符合要求,小于50°C;电机电流变化正常,无异常波动。
5.2重车调车机负荷试机时,行走传动齿轮不得有卡阻现象,重调牵车停车制动距离必须符合技术要求,调车臂在接近抬起和落下的极限位置时,不得有严重的冲击现象发生。
5.3迁车台空重车试机时,行走应平稳,无跑偏、卡轨现象,对轨准确,各转动部分转动灵活,无异音,轴承温升小于50°C。
5.3空车调车机负荷试机时,行走传动齿轮不得有卡阻现象。
5.4夹轮器试机时,各铰支点应转动灵活,无卡涉现象,夹轮板钳口的开口度符合技术要求。
5.5无负荷、带负荷试机合格后,对全系统生产状态进行联动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