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卖报小姑娘的歌》
"《申报》《时报》今天的新闻真正好。
卖报,卖报!";
寒冷的早晨,聂耳正走在街上,听到了这清脆的声音。
接着,在电车站拥挤的人群里,他看见了一个小女孩:椭圆的小脸,一双眼睛又黑又亮,扎着两条羊角辫。
她小手冻得通红还挥着报纸,迎着下车的人流,叫喊着。
但是买报的人很少。
人们一个个从她身边匆忙地走过去了。
报童的叫卖声像钉子似的把聂耳的双脚钉住了。
他不由得拉起小女孩的手,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名字。
";小女孩眨着黑亮的眼睛回答,"大家叫我小毛头。
我是在纱厂里长大的。
那是日本人开的厂,妈妈在那里干活。
";
"你家在哪里?";
"‘一·二八’轰炸以后,我们没有家了,到处流浪。
";小女孩的睫毛上闪着泪花。
"你父亲呢?";聂耳同情地问。
"我父亲一直生病,没有工作。
";小毛头擦擦眼泪说,"我到街上卖报,帮帮妈妈";
孩子后面说了什么,聂耳没有听见。
他非常难过,低下头来问女孩:"我给你写一首卖报歌,让你一边唱一边卖报,好吗?";
"好!";孩子高兴了。
聂耳立即去找作家安娥,向她讲了小毛头的遭遇,说他想写一支曲子反映报童的悲惨生活,请安娥写一首歌词。
安娥热情地答应了。
"好,那么您现在同我到街上去!马上去!";聂耳迫不及待地带着安娥来到大街上,请她站在远处听小毛头叫卖报纸,琢磨歌词。
几天后,安娥把歌词写出来了。
聂耳很快配上了曲子。
一首具有儿童特点的《卖报歌》写成了。
第二天,聂耳在街上找到小毛头,拉她坐在路边的石阶上,听他唱这首歌: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卖报,
一边走,一边叫,
今天的新闻真正好,
小毛头听呆了。
这不正是她要说的话吗?她拍着手,说:"这歌太好听了,请教我唱吧!";于是,聂耳打着拍子一字一句地教起来,并对她说:"你认为哪里不顺口,还有哪些话要说,我可以改。
";
"要是把几个铜板买几份报也唱出来,我就可以边唱边卖报了。
";小毛头试探着提出自己的要求。
聂耳爽快地说:"可以,就把最后一句改成‘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吧。
";
以后,街头巷尾,人们常常听到这首歌。
《卖报歌》很快流传开了,不但卖报的孩子爱唱,全国的儿童都爱唱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