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关于英雄的议论文800字

高中关于英雄的议论文800字

高中关于英雄的议论文800字
【篇一】
我们是怀着激动的心情编完这期稿子的:因为那些四面八方扑面
而来的稿子,所体现的思考的力度、知识的广度、文笔的风生水起……实在太出乎我们的意料!有什么回馈比这夺目的愉悦更让我们
愉悦?有什么意外的惊喜更让我们惊喜?
相比漫长的人生,高考仅仅一个新起点,一次新检阅。

伴之而来
的是你的成长、成熟。

那么,这块园地,将是你的预演——来吧,笔
浇块垒,舒胸中抱负,纸画蓝图,展不凡才华!
他山之石,能够攻玉。

我们对原稿不作修改,只在可供推敲处加
下划线并提出建议(括号内的文字),供大家来观摩、切磋,以便对
文章更好地炼意、炼词、炼句。

说英雄,孰是英雄不逞无谓之能,不
做无谓之事,坚其心,立其行,正其身,可谓英雄。

某日,一习武者因故将一孩童踢至重伤,后将其行言于网上,竟
有人谓之“英雄”!可笑,说英雄,谁是英雄?孩童,知无邪,岂人
性本恶?何以重伤之?况此无非意外耳,何以下重脚伤人?
虽是非皆有,难辨孰是孰非,踢人者言其乃忍无可忍,而孩童之
邻以旁观者言之始末,虽未明言,亦表其意矣。

况网络,虚拟者,焉
知此(人及其)邻人之真伪?然此大有可类者也。

是非二字,非是即非,诚如善恶。

世虽有争辩对错者,然若归于
一事,则是亦可为非,非亦能为是,此境况不同耳。

夫英雄者,亦乃
鼠辈耳。

楚霸王,世人谓之英雄,然观其乌江一役,能伸不能屈,非
丈夫之类,败无志,终自刎,此非鼠辈之所为哉?夫鼠辈者,亦可成事:孟尝之困于齐,非鸡鸣狗盗二人难安然脱身,焉可成其千古之名?尽说英雄,谁是英雄?
一事之于人,往往有异,然大是大非之类,无论之于何样境况,
大是即是大是,绝难成非;大非亦然。

段祺瑞者,北洋军阀也,人所
不齿(侧目),然(当)其面日本(临日寇)之威逼利诱,概不与之
同污,守其节,孙文亦为之赞。

蒋,乱国者也,然其虽逃之台湾,拒
不(坚斥)台哇独,此亦谓之大是也。

上帝之与《圣经》,是也;之
与无神论者,非也。

是非之数,岂可定乎?
今观网友之评,或曰武者对,或曰武者错,此人之所见,不免有异,诚然。

然竟有称其“英雄”者,余惑矣!此人何堪“英雄”二字?究其所为,难称大是大非,是非亦不然,直意外耳。

论是非,此行径
断难称是,介于非与是之间,然有冠之“英雄”之名者,余难猜其意矣。

故(古)人之与是非,易断也;今之人于是非,难判也。

想此乃
钱钟书之谓“社会进步”之成果也。

钱谓“古为幼,今为长”,故幼
之所为孩童嬉戏也,一眼洞穿;长者所为,思之果也,谋而后动,既
谋故难猜其意,虽数观之,亦旁观者迷也。

“6”之于头者,以其乃“6”也;之于尾者,以其乃“9”也,
夫“6”与“9”。

直颠之,其意全不同也。

故是者之于人,其可将白
描黑,亦可将黑漂白。

人嘴两张皮,吐之黑白,盖难辨矣,故谓“人
言可畏”矣。

由此观之,说英雄,谁可谓之英雄?
此武者之所为,直琐事耳,日有发生,然观其一踢之后(网上群
言汹汹),又可得无尽思虑也。

说英雄,谁是英雄?此余之所虑也。

【篇二】
人人皆知,历汉高祖刘邦是个英雄,而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
刎的项羽只不过是空有雄才大志的失败者。

但事实上呢,刘邦仅仅一个无赖,什么事都干。

当过那小小的亭长,还做着杀鸡宰狗的窝囊事。

他也什么都爱,爱吃,爱贪,爱喝酒,爱骗人,还爱美姬,就连《史记》都把他这个好色之行载于其中。


地的父老乡亲有谁想去跟着他,又有谁想到刘邦会有现在的风光?要
不是他妻子吕雉骗乡亲斩白蛇起义,要不是他学了项羽的几句大志之
言,他能带领乡亲去起义吗?他根本没机会,也没这想法。

说到底,
刘邦就是个懦弱,胆小,依靠女人成就事业的痞子。

他没有主见,没
有策略,只有虚伪,幌子主义和骗人的伎俩。

而项羽却恰恰相反,他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一个特地为起义而
战斗的人,一个敢做敢为,身怀武技的霸主。

颇有大将之风的项羽竟然在名声上输给了市井无赖刘邦,有谁愿
意相信呢?可又有谁能不承认这个事实呢?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刘邦胜了,而项羽败得乌江自刎。

所以不得不说,只有活在英雄街上的人才是英雄,那死在英雄街
上的人就是狗熊。

我们暂且不说历史英雄,就说说文学界中的才子。

辛弃疾,一个有着苏轼豪放遗风的词人。

这谁都知道,就连小孩
子也知道他那流传至今的名句。

可又有谁了解,他曾是一个抗金英雄呢?22岁的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就有“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的决心。

可因他遭到主和派的打击,长期不被提用去抗金。

他多么想去上阵杀敌,就连他的词《破阵子》也有一种凛然杀气和磅
礴之势。

但他终究是因病而卒,他的一切丰功伟绩也就被风雨冲淡了。

没有人知道他还是个英雄,战场上的英雄,只因他“死”在了“英雄”这条街上。

能够说辛弃疾是因为生在金宋战乱时期,被迫去当英雄,但生活
在盛唐的李白有做何种解说呢?
人们都夸李白是诗仙,他的诗是浪漫的。

不过已经六十一岁的诗
人李白竟然在重病之中请缨。

临近死亡的李白,依然一手仗剑,一手
持笔。

当人们听我说到:“李白五十九岁时,披挂上阵,毅然参加到
永平王叛杀的队伍。

”肯定是让人震破魂魄直呼英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