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

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 年大纲要求占约24% 的分值,相比 2012年大纲要求上涨 2 分,题型为单选4道、多选 5 道、分析题 1 道。

其特点就是理论性强、重要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概念和原理多为考察重点,同时这一部分的知识点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故而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是整个考研政治中最难的部分,重点章节为第二、三、四、五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每年大约占30% 的分值,实际题型考查量为单选 4 道、多选 5 道、分析题 1 道。

其特点就是内容包含广泛、知识点较多且繁琐,较为分散的分布在十五章的内容里,要求我们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我党的指导思想以及在不同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的国家和社会的现实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中国近现代史每年大约占14% 的分值,题型为单选 2 道、多选 4 道、分析题 1 道。

其特点是更加注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人物思想及其著作的考察,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但是其本身在试题中呈现出的难度较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 年大纲要求约占 16% 的分值,题型为单选 4 道、多选 1 道、分析题 1 道。

其特点是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考察,但命题相对简单且试题较容易与社会中的时事热点现象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每年大约占 16% 的分值,题型为单选2 道、多选 2 道、分析题 1 道。

其特点是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时效性最强,分析题必以当年的时事热点为背景材料。

在每年的考试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很多平时复习很好的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政治成绩并不理想,让人扼腕。

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临场发挥的大题技巧不足。

辅导专家就政治考试过程中的答题技巧和同学们分享,希望同学们都能在一周后的政治考研中取得好的成绩。

客观题的解题方法从题型特点来说,选择题实际上就是判断题。

对于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需要考生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所掌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判断。

在做此类题型时,考生要着重掌握题干中关键词。

单项选择题,其题型特点可分为两种:第一是答案唯一型;第二是答案最佳型。

前者在答题时可用正选法,后者是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全部都符合题干意思,但是其中有一个是最佳答案,所以需要考生强化了解题干所要表达的含义,选择最直接反映客观现象或最根本问题,在做此类题时,考生应抓住题干的关键词,采取排除法,联系有关知识点,运用比较分析,排除掉不符合题干的选项。

多项选择题,根据历年考试分析,此题型是考研政治中得分率最低的,在解答此类题型时,考生要做到:重点审查题干,抓住关键词,确定题干的内涵,明确考题要求;熟读选项,解读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关系,根据题干要求选出选项。

主观题的解题方法考研政治的主观题主要是材料分析题,根据所给材料,联系知识点进行判断和论证。

首先考生要了解分析题型的一个大致过程:先审题,确定考点,进行原理阐述,进一步分析,最后结论。

在上面的过程中,考生还要注意答案中论点要鲜明,在回答问题之初就点明论点;然后自行分段进行阐述,把考点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罗列其中,进行有理有据论证,一定要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最后把结论再强调一遍,做到有始有终的作答,这样更利于审阅老师给分。

解答分析题要注意一下几点:1.要仔细审题,认真阅读材料,要善于从提问和材料中提取信息。

材料分析题虽然很灵活,但是,其提问和材料却提供了解体的线索,这就要求在解题时,不能径直按照考生本人的想法、认识去答题,而是应从材料本身中提取信息。

2.要注意归纳、引申。

从提问、材料中获取信息只是为解体提供了思路和素材,但是,材料分析题还是要求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概括和分析,因此考生要分清每个材料所蕴含的主要观点,然后再用心选择与题目要求相符合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原理和材料“对号入座”,加以归纳和概括。

3.要全面、完整地阐述有关基本原理。

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主要是进行理论型的回答,并不是要求就具体实际问题作繁琐的分析。

还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有时所给的事实材料或命题判断可能体现了若干个基本原理,而不是单一的原理,假如材料涉及到五个点,那么答题时五个点都要说到,每个点不需要展开太多,但要把基本要点说到。

4.要紧扣题目材料,准确引用材料中的文字和印证其中的有关事实,运用有关理论作出恰当的综合、概括、比较、鉴别和分析。

解答材料题时,尤其要注意层次和逻辑,不要自相矛盾,在答案中最好把问题一一罗列出来,便于阅卷教师找到要点。

党的历次会议是考研政治的重点之一,在考研中经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把握重要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对提高客观题的成绩十分必要。

下面中国教育在线小编就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会议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1.一大, 1921 年,上海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二大, 1922 年,上海(1 )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 )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 )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3.三大, 1923 年,广州(1)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

(2)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4.四大, 1925 年,上海(1)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2)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3)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4 )大会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五大, 1927 年,武汉(1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2)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

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

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6.八七会议, 1927 年,汉口(1)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2)会议撤消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投降主义)路线的统治;(3)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当的主要任务。

7.六大, 1928 年,莫斯科(1)大会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革命路线】(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的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

【继续批评左右倾错误】(3)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8.古田会议, 1929 年,上杭县古田村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

有效地纠正了由于红四军党内组织基础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成份所构成,由于红军尚在幼年时期,当的领导机关缺乏一致的坚决斗争,而产生和发展的各种错误倾向。

领导干部之间消除了隔阂,统一了认识;全军上下增强了团结,军队中呈现出一派崭新的精神面貌。

9.中共六届四中全会,1931 年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占统治地位,重要表现有:在革命性质上: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和反帝并列;在革命形式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在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

10.瓦窑堡会议, 1935 年,瓦窑堡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 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彻底地解决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

11.遵义会议, 1935 年,遵义(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

(2)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到了成熟。

12.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938 年,延安(1)主要是总结抗战以来的斗争经验,纠正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明确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以争取抗战的胜利。

(2)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3.七大, 1945 年,延安(1)大会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概括和阐述,从而使其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被正式确定下来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2)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

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1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 年,西柏坡(1)毛泽东详尽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现状以及党应采取的基本政策;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2)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提出:两个转折: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两个务必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