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成分组成。包括、和三种结构。
17、 中心体由个相互排列的圆筒状结构组成。结构式为。主
要功能是与细胞的和有关。
18、 鞭毛和纤毛基部的结构式为,杆状部的结构式为,尖端部的结
构式为三、选择题
1.细胞骨架是由哪几种物质构成的()。
A、糖类B、脂类C、核酸D、蛋白质E.以上物质都包括
2.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由细胞中的微管组成()。
5、肌动蛋白单体连续地从细纤维一端转移到另一端的过程称为。
6微管由分子组成的,微管的单体形式是和■组成的异二聚体
7、外侧的微管蛋白双联体相对于另一双联体滑动而引起纤毛摆动,在此过程中
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复合物是‘
9、位于细胞中心,在间期组织细胞质中微管的组装和排列。
16、 细胞骨架普遍存在于细胞中,是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内的
四、判断题1、X;2>V;3、V;4、x;5、X;6>V;7、x;8>V;9、Vo
第十章 细胞骨架
1、一种复杂的蛋白质纤维网络状结构,能使真核细胞适应多种形状和协
调的运动。
2、 肌动蛋白丝具有两个结构上明显不同的末端,即和。
3、在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两个子细胞的最终分离依赖于质膜下带状肌动纤维
束和肌球蛋白分子的活动,这种特殊的结构是。
17、 常见的巨大染色体有、。
18、染色质包装的多级螺旋结构模型中,一、二、三、四级结构所对应的染色体
结构分别
为、、、。
19、 核孔复合物是的双向性亲水通道,通过核孔复合物的被动扩散
方式有、两种形式;组蛋白等亲核蛋白、RNA分子、
RNP颗粒等则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进入核内。
三、选择题
2、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显著的结构是()。A、染色体B、染色质C、核仁D、
核纤层
6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较上看,核纤层蛋白属于()。
A、微管B、微丝C、中间纤维D、核蛋白骨架
8、下面有关核仁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B、rDNA定位于核仁区

C、细胞在M期末和S期重新组织核仁D、细胞在G2期,核仁消

10、 构成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A、DNA B、核小体C、螺线管D、 超螺线管
9、核纤层:是位于细胞核内膜与染色质之间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与核 内膜紧密结合。它普遍存在于高等真核细胞间期细胞核中。
10、亲核蛋白: 是指在细胞质基质内合成后, 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 的一类蛋白质。
11、核基质:广义的概念是由核纤层、 核孔复合体和一个不溶的网络状结构 (即 核基质)组成;狭义的概念是指细胞核中存在的一个纤维蛋白构成的纤维网架体 系,仅指核基质,即细胞核内除了核被膜、核纤层、染色质与核仁以外的网架结 构体系,它不包含核膜、核纤层、染色质和核仁等成分,但这些网络状结构与核 纤层及核孔复合体、染色质等有结构与功能联系。
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二、填空题
1、 细胞核外核膜表面常附有颗粒,且常常与相连
通。
2、核孔复合物是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 在经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中,
核孔复合体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3、是蛋白质本身具有的、将自身蛋白质定位到细胞核中去的特异氨 基酸序列。
4、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迄今已鉴定的脊椎动物的核孔复合物蛋白成
分已达到十多种,其中与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成分,它
们分别代表着核孔复合体蛋白质的两种类型。
5、 细胞核中的区域含有编码rRNA的DNA序列拷贝。
6染色体DNA勺三种功能元件是、、。
7、 染色质DNA按序列重复性可分来自、、等三类序列。8、 染色质从功能状态的不同上可以分为和。
9、按照中期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置,染色体的形态可分
A、鞭毛B、纤毛C、中心粒D、内质网E、以上都不是
3.关于微管的组装,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微管可随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断的组装与去组装C.微管的极性对微管的增长有重要意义
型DNA(经典的Watson-Crick结构)、A型DNA Z型DNA17、灯刷染色体,多 线染色体;18、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19、核质交换,自由扩 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三、选择题
1、C;2、C;3、B;4、C;5、D;6、C;7、B;8、D;9、A;10、B;11、B;12、
B。
二、填空题
1、核糖体,粗面内质网;2、双向;3、核定位序列(信号);4、gp210,p62;5、核仁组织区6、DNA复制起始序列(或自主复制DNA序列)、着丝粒DNA序列、端 粒DNA序列。7、单一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8活性染色质,非 活性染色质;9、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亚端部着丝粒染色 体、端部着丝粒染色体;10、动粒结构域、 中央结构域、 配对结构域;11、内板、 中间间隙、外板,纤维冠;12、纤维中心、致密纤维组分、颗粒组分;13、核纤 层、核孔复合体和一个不溶的网络状结构(即核基质) ;14、胞质环、核质环、 辐、中央栓;15、常染色质,异染色质,结构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16、B
11、 染色体骨架的主要成分是()。A、组蛋白B、非组蛋白C、DNA
D、RNA
12、 异染色质是()。
A、高度凝集和转录活跃的B、高度凝集和转录不活跃的
C、松散和转录活跃的D、松散和转录不活跃的
一、名词解释:
7、核仁组织区: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是rRNA基因所在部位,与间期细胞 核仁形成有关。但并非所有的次缢痕都是NOR。
12、核型:即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特征的总和。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 特征等方面。
14、核定位信号: 亲核蛋白一般都含有特殊的氨基酸序列, 这些内含的特殊短肽 保证了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细胞核内。 这段具有“定向”“定 位”作用的序列被命名为核定位序列或核定位信号 (亲核蛋白的特殊氨基酸序列, 具有定向、定位的作用,保证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转运到细胞核内) 。
为、、、四种类型。
10、 着丝粒-动粒复合体可分为、、三
个结构域。
12、 核仁超微结构可分为、、三部
分。
13、 广义的核骨架包括、、。
14、 核 孔 复 合 体 括 的 结 构 组 分
为、、、。
15、 间期染色质按其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能区分为两种类型:和,
异染色质又可分为和。
16、DNA的二级结构构型分为三种,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