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语文仿真模拟题(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l.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 济jì济世救济济济一堂B 否fǒu 否定否则否极泰来C 发fà发胶须发令人发指D便biàn 便饭便览大腹便便答案 C 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把握,对易错成语的了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摩挲既使如履薄冰家陡四壁B.惆怅慰藉不能自已火中取粟C.朝廷赋予病入膏肓烟消云散D.告罄气慨修葺一新飞扬跋扈答案 A 考查学生对题干的准确把握。
“即”与“既”、“栗”与“粟”、“概”与“慨”、“陡”与“徒”在字形上都很接近,注意它们在意义和搭配习惯上的明确区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能力。
A 和临摹鉴赏B 或摹仿鉴别C 或临摹鉴别D 和摹仿鉴赏答案 B 考查学生对常用虚词、实词的分辨。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B.它每年发的电,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C.你把这个意思应该跟王厂长说说D.对老张来说,这里的一花一草都感到很亲切。
答案 B考查学生对主语和宾语、虚词的位置、成分残缺等知识的准确把握。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踏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B.“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C.他的学校三、四年级都开英语课。
D.你知道她来干什么吗?老王?答案 C 考查学生对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问号的使用。
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我们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
D.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答案 D 考查学生对比喻、夸张、借代修辞手法的应用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于句数、字数、格律音韵上,前者较自由,后者却有严格的规定,因此近体诗也称“格律诗”。
B.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起先为《通志》,宋神宗改名为《资治通鉴》,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C.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他的剧本著名的有《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D.宋末诗人文天祥,一生致力于国事,诗文洋溢着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其《正气歌》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被后人传诵。
答案 D 考查学生对文体知识、作中外家作品的掌握。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8-10题。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选自《促织》)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宫中尚.促织之戏尚:崇尚,嗜好B. 试使斗而才.才:才能C.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用笼子装D. 昂其直.直:通“值”,价值9.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以.一头进B. 令以.责之里正C.成以.其小D.亦不复以.儿为念10.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与“岁征民间”中的“岁”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籍吏民,封府库。
D.常以身翼之答案 8 B 9 C 10 D 考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11.请将第一大题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集市上有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得到了好的蟋蟀,用笼子装着驯养,抬高它的价钱,储存起来,当作稀奇的货物(等待高价)。
12.请将下面一句话改写成双重否定句和强调“完成”的句子。
(4分)我们完成了老师布置的特殊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重否定句:我们非完成了老师布置的特殊不可任务。
(只要句子本意不变,是双重否定句即可)强调“完成”的句子:老师布置的特殊任务被我们完成了。
考查学生对肯定句变否定句和被动句变换的相关知识。
13.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下面一句话扩充成一段有情境的话。
(不少于30字)(4分)他正在进行技能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1)本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夜景?有哪些景物?(说出两处即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诗写的是“春季”。
(1分)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2分)考查学生对画面形象的把握。
(2 )诗中描写作者怎样的心境,请选一处进行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考查学生对思想内容及情感抒发的把握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5-27题。
(12分)湖王蒙①我喜爱湖。
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种流动的深情。
湖是生活中没有被剥夺的一点奇妙。
早在幼年时候,一见到北海公园的太液池,我就眼睛一亮。
在贫穷和危险的旧社会,太液池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是一个奇异的温柔,一种孩提式的敞露与清流。
②我常常认为,大地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
山是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
海是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
沙漠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庄严的等待。
河流是一种寻求,一种机智,一种被辖制的自由……③那时候我没有见过海,颐和园的昆明湖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浩浩然荡荡然的大水了。
我每去一次颐和园,都要欣赏昆明湖的碧波,惊叹于湖水的美丽与自身的渺小。
④是的,湖是一种美丽,是一种情意。
为了陆地不那么干枯,为了人的生活不那么疲劳,为了把凶恶的海控制起来把生硬的地面活泼起来,为了你的眼睛与天上的月亮……你不觉得看到地面上的一个湖泊就像看到天上的月亮一样令人欣喜么,为了短暂的焦渴的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滋润,于是有了湖。
⑤北京的西山风景区是很美的,但是太缺少湖水了。
这样,对于香山静宜园“双清”的池水,对于小小的儿童乐园式的眼镜湖,我自然是情有独钟。
一见到这样的水波荡漾,脸上不由得出现衷心的笑容。
⑥后来到了新疆以后,那就开了眼啦。
在乌鲁木齐与伊犁之间的天山深处,著名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曾经怎么样地令人眼界开阔呀!湖水是咸的,湖水一望无际,湛蓝如玉,盘山公路傍湖而过,无数拉运木材、粮食、水泥、钢筋、百货的重型卡车从湖边走过。
四周是长满枞树的高处终年积雪的山坡。
时而有强劲的风自由地吹过。
我在这里,感觉到一种庄严,一种粗犷,一种阔大。
我不能不庆幸我终于离开了大城市,离开了那一个区一个胡同一处房子。
我面对着的是一个严峻的、带几分神秘和野性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有一个巨大而晶莹的咸湖,它冷静而又尊严,凛然而又高耸地存在着。
你觉得你其实只能向往它却很难有机会去亲近它。
⑦在天山南麓的焉耆与库尔勒之间,有一个大湖——博斯腾湖,浩淼无际,芦苇丛生,坐着汽艇穿来穿去也见不到岸。
据说有一个外国的总理看展览的时候看到博斯腾湖的照片甚感惊异,他说:“新疆不是不靠海吗?”那宛如内陆的海,那是远古时代的海的遗留,那是对于远离大海的新疆的特殊的慰安。
⑧在阿尔卑斯山的脚下,在芝加哥的北边,在布加勒斯特的市区,在高原墨西哥城近郊,我造访过许多湖泊。
我流连忘返,我抱怨自己只能匆匆邂逅,匆匆离去,我太对不起上苍的得意创造与生活给予我的机缘。
⑨而珠海斗门的白藤湖呢?它是1993年6月走入我的记忆的。
这是又一种心绪,又一番风趣。
它是那样亲切随和,那样为人所有为人所用。
它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资源,它是一种大自然的慷慨,也是特有的风水——它象征着斗门人的、白藤湖人的无限发达的可能。
度假村的修建已经开辟了新的历史。
白藤湖是一个更加人化的湖、人化的自然。
1993年我有幸在这里居住了若干天。
居住在白藤湖,我觉得好舒适而又平安。
我觉得发展其实并不难,生活其实也不是那么困难。
只要好好地做,只要不把力量放在破坏上。
只要我们变得更近人情一些,更简单一些。
只要我们多一点美好的祝愿,少一点恶狠狠的狼眼。
15. 第4段中,作者一连用了五个“为了”,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排比句式(2分)从不同角度突出强调了湖对人类的作用和深情。
(2分)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文中观点的概括能力。
16.最后一段,作者由“人化的自然”——白藤湖悟出的生活哲理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只要好好地做,只要更近人情一些,发展和生活就不那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