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一、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生命周期法(1)把信息系统的开发作为一项工程(2)以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及结构化程序为基础,以及强调文档管理和“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设计路线(3)用户很难全面清楚的描述自己的需求(4)适宜于研制规模较大,研究目标又比较稳定的项目“生命周期法”流程图2、快速原型法(1)主要考虑那些对用户是可见的系统方面的需求描述(如屏幕格式及输入操作过程、输出结果形式等),进而构造了一个初始原型,用户评审该原型,从而可能进一步修改某些需求,根据修改意见调整原型,循环反复使它满足需要。
然后演示这个原型(建立工作原型),在用户参与情况下,按照用户的合理而可行的要求,与用户共同调整和完善这些原型,直到用户满意为止,最后成为要开发的信息系统。
“快速原型法”流程图二、信系系统各阶段编制的文档1、物流信息系统项目计划(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一定是一把手工程(2)可行性研究(3)战略及目标体系(4)建立管理规章制度:分工、设备、操作、维护、安全保障、档案等(5)确定项目队伍角色与职责(6)项目组、团队(7)目标管理、进度管理、开发管理、测试、用户培训、技术支持2、系统调查(1)基于现行系统,又高于现行系统(2)What How When Problem(3)系统处理对象即数据(4)数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何时何地作何操作(5)—新系统的逻辑模型(6)调查应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即由使用部门的业务人员、主管人员和设计部门的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共同进行3、系统调查的内容(1)组织机构及职能(2)工作目标调查(3)管理流程调查(4)业务处理流程调查(5)数据流程调查(6)单据、账册、报表(7)信息载体:名称、编号、业务、信息量、数据项、关系、类型、长度、值域(8)理过程调查(9)其他4、系统调查的方式(1)重点询问调查首先列出影响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因素,编制一个调查问卷表,然后自顶向下对组织的各个管理层次进行访问,并分类整理结果,从而了解各部门的全部工作和设想。
(2)全面业务需求分析的问卷调查针对所而需调查的各项内容,绘制相应的各种形式的图表,用这些图表对企业管理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在需求析调查(填表),然后分析整理这些图表逐步得出我们所要调查的内容。
(3)深入实际的调查方式即参加业务实践,对于复杂的计算过程如能亲自动手算一算,对以后设计和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都是很有益的一步。
一个好办法是在这个阶段就收集出一套将来可供程序调试用的试验数据,这对系统实施阶段考核程序的正确性很有用处。
5、常见的调查表有(1)上级单位对企业要求调查表;(2)系统功能需求调查表;(3)企业业务流程调查表;(4)企业各业务部门组织结构及业务范围调查表;(5)信息需求调查表;(6)业务文件/报表调查表6、管理功能调查(1)用户管理 Enterprise Buyer EB中的管理角色可以为每个用户指定权力和角色。
(2)供应商管理 Supplier Adoption Program 甄别、筛选并培训供应商如何假如商业市场。
培训内容包括目录管理、投资回报评估工具。
(3)目录和目录册管理 Content Refinery 基本的目录服务。
精炼目录:建立增值服务目录,带参数的商业市场查询(4)需求管理 Through Inegration .通过与企业内部需求计划系统的集成,企业买方系统可以获取相关的需求数据以产生物流服务采购定单7、管理功能调查(1)定单管理 Order Management 实现供应商接单、定单状态更新、价格和库存管理(2)竟标管理 Auction Services 实现报价/投标管理的全程自动化(3)价格管理 Enterprise Buyer(4)批准管理 Enterprise Buyer 提供工作流功能,能够有效地建立各种类型的物流服务采购申请自动审批流程(5)合同管理 Through Integration 可以与现有的合同管理系统接口8、管理功能调查(1)库存管理 Through Integration(2)付款管理 Payment Gateway 能够与指定的第三方的付款系统接口(3)内外部物流管理 Logistics Gateway 能够与指定的第三方的物流系统接口(4)报表 Enterprise Buyer(5)自助物流服务采购 Enterprise Buyer/Auction/eRFX业务流程调查(6)调查管理业务流程应顺着原系统信息流动的过程逐步地进行,内容包括各环节的处理业务、信息来源、处理方法、计算方法、信息流经去向、提供信息的时间和形态(报告、单据、屏幕显示等)。
三、业务流程图1、业务流程图(Flow Chart)的定义管理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流理向。
2、表格分配图这种图表可帮助分析员表示出系统中各种单据和报告都与哪些部门发生业务关系3、数据流程调查(1)由信息逻辑流程到数据流程(2)收集原系统全部输入单据(如入库单、收据、凭证)、输出报表和数据存储介质(如账本、清单)的典型格式。
(3)弄清各环节上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方法。
(4)在上述各种单据、报表、账本的典型样品上或用附页注明制作单位、报送单位、存放地点、发生频度(如每月制作几张)、发生的高峰时间及发生量等。
(5)在上述各种单据、报表、账册的典型样品上注明各项数据的类型(数字、字符)、长度、取值范围(指最大值和最小值)。
四、数据流程图1、数据流程图(DFD,Data Flow Diagram):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2、数据流程图的特征(1)抽象性:在数据流程图中具体的组织机构、工作场所、人员、物质流等等都已去掉,只剩下数据的存储、流动、加工、使用的情况。
这种抽象性能便我们总结出信息处理的内部规律性。
(2)概括性:它把系统对各种业务的处理过程联系起来考虑,形成一个总体。
而业务编程图只能孤立在分析各个业务,不能反映出各业务之间的数据关系。
3、数据流程图4、仓储管理信息逻辑流程5、仓储作业管理数据流图五、数据字典1、所谓数据字典,是在新系统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和描述所有数据的工具,包括对一切动态数据(数据流)和静态数据(数据存贮)的数据结构和相互关系的说明,是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系统设计阶段进行数据库(文件)设计的参考依据。
2、数据字典的内容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数据流程图配以数据字典,就可以从图形和文字两个方面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完整的描述。
3、数据字典(1)数据项又称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分析数据特性应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去进行。
在数据字典中,仅定义数据的静态特性,具体包括:数据项的名称、编号、别名和简述;数据项的长度;数据项的取值范围;(2)数据结构描述某些数据项之间的关系。
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还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组成。
如下表所示订货单就是由三个数据结构组成的数据结构,表中用DS表示数据结构,用I表示数据项。
(3)数据流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组成。
定义数据流时,不仅要说明数据流的名称、组成,还应指明它的来源、去向和数据流量等。
六、处理逻辑1、判断树2、处理逻辑(1)判断表(又称决策表)不同条件组合条件与行动12345678 C1:交易额5万元以上Y Y Y Y N N N N C2:无欠款Y Y N N Y Y N N C3:与公司交易20年以上Y N Y N Y N Y N A1:折扣率15%√√A2:折扣率10%√3、处理逻辑(1)结构英语表示法IF 欠款时间<30天IF 需要量<库存量THEN 立即发货ELSE先按库存量发货,进货后再补发ELSEIF 欠款时间<100天THENIF需求量<库存量THEN 先付款再发货ELSE不发货ELSE要求先付欠款.七、系统设计1、总体设计。
包括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功能结构图设计和功能模块图设计等。
2、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制定。
(1)代码设计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一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
现代化企业的编码系统已由简单的结构发展成为十分复杂的系统。
它为事物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代码缩短了事物的名称,无论是记录、记忆还是存储,都可以节省时间和空间。
使用代码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按代码对事物进行排序、累计或按某种规定算法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十分迅速代码提高了数据的全局一致性。
这样,对同一事物,即使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叫法,都可以通过编码统一起来,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减少了因数据不一致而造成的错误代码是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言,是两者交换信息的工具。
在手工处理系统中,许多数据如零件号、设备号、图号等早已使用代码。
为了给尚无代码的数据项编码,为了统一和改进原有代码,使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在建立新系统时,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代码设计。
代码设计在系统分析阶段就应当开始。
由于代码的编制需要仔细调查和多方协调,是一项很费事的工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在系统设计阶段才能最后确定。
(2)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代码作为计算机的重要输入内容之一,其正确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处理工作的质量。
特别是人们重复抄写代码和将它通过人手输入计算机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更大。
为了保证正确输入,有意识地在编码设计结构中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另外加上一个校验位,使它事实上变成代码的一个组成部分。
校验位通过事先规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来。
代码一旦输入,计算机会用同样的数学运算方法按输入的代码数字计算出校验位,并将它与输入的校验位进行比较,以证实输入是否有错。
确定校验位值的方法很多:算术级数法原代码顺序码、区间码、助忆码、分块尾数码(3)物流系统中的代码应用客户代码作业代码(流水号)商品代码(物流条码)区域代码储位代码集装箱箱型车辆代码网点代码货物状态代码费用类别代码等等3、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包括设备配置、通信网络的选择和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等。
系统设计理系统的吞吐量。
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称为系统的吞吐量。
系统的吞吐量越大,则系统的处理能力就越强。
系统的吞吐量与系统硬、软件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要求系统具有较大的吞吐量,就应当选择具有较高性能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
系统的响应时间。
从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作业请求开始,经系统处理后,给出应答结果的时间称为系统的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