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溶液的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的概念;
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交流电桥测量溶液电导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二、实验原理
1. 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
AB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达到平衡时,电离平衡常数K C与原始浓度C和电离度α有以下关系:
(1)
在一定温度下KC是常数,因此可以通过测定AB型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时的α代入(1)式求出K C,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可用电导法来测定。
将电解质溶液注入电导池内,溶液电导G的大小与两电极之间的距离l成反比,与电极的面积A成正比:
G=κA/l (2)
式中,l/A为电导池常数,以K cell表示;κ为电导率。
由于电极的l和A不易精确测量,因此实验中用一种已知电导率值的溶液,先求出电导池常数K cell,然后把待测溶液注入该电导池测出其电导值,再根据(2)式求出其电导率。
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是指把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距为1m的两平行板电极之间的电导。
以Λm 表示,其单位为S·m2·mol-1。
摩尔电导率与电导率的关系:
Λm=κ/C(3)
式中,C为该溶液的浓度,其单位为mol·m-3。
对于弱电解质溶液来说,可以认为:
α=Λm /Λm∞(4)
式中,Λm∞是溶液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
把(4)代入(1)式可得:
(5)
或
(6)
以CΛm对1/Λm作图,其直线的斜率为(Λm∞)2K C,若已知Λm∞值,就可求算K C。
柯尔劳施根据实验得出强电解质稀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与浓度有如下关系:
Λ∞m为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可见,以Λm对C作图得一直线,其截距即为Λ∞m。
2. CaF2(或BaSO4、PbSO4)饱和溶液溶度积(KSP)的测定
CaF2的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CaF2Ca2+ +2F-
K SP = C(Ca2+)·[C(F-)]2 = 4C3 (7)
难溶盐的溶解度很小,饱和溶液的浓度则很低,所以(3)式中Λm可以认为就是Λ ∞m (盐),C为饱和溶液中微溶盐的溶解度。
Λ∞m(盐)=(8)
式中,κ盐是纯微溶盐的电导率。
实验中所测定的饱和溶液的电导率值为盐与水的电导率之和。
κ溶液=κH O+κ盐(9)
这样,可由测得的微溶盐饱和溶液的电导率利用(9)式求出κ盐,再利用(8)式求出溶解度,最后求出K SP。
惠斯登电桥是比较法测定电阻的仪器,它的基本线路如图1。
实验中,通过调整电桥上的R3,使得通过其上的电流为零,即表明C点和D点的电势相等,可以等到如下关系:
R1 / R x = R2 / R3 (10)
图1 交流电桥测定溶液电阻的简单线路图 三、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音频振荡器1台;电导率仪;电导池2只;铂黑电极1支;转盘电阻箱3只;恒温槽装置1套;50mL 移液管4支;100mL 容量瓶4个;示波器1台;
试剂:KCl(10.0mol ·m -3);HAc(100.0mol ·m -3);CaF 2(或BaSO 4、PbSO 4)(A.R.)。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溶液的配制
用0.02mol/L 的KCl 溶液配制不同浓度的KCl 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2、0.02/2、0.02/4、0.02/8、0.02/16。
并分别做好标记,放入25℃的恒温槽中备用。
2、电路的连接
将恒温槽温度调至(25.0±0.1)℃或(30.0±0.1)℃,按照上图连接好电路图。
注意需要按照电路图中ABCD 四个点来连线。
3、测定不同浓度的KCl 溶液的电阻
用电导水洗涤电导池和铂黑电极2~3次,然后注入电导水,将电极插入溶液中,按照浓度依次升高的顺序分别测定5个溶液的电阻值。
恒温后测其电导(率)值,将电桥臂按照1:1、1:2、2:3三种形式进行测量。
记录测定出来的数据。
4、用电导率仪来测定自来水和去离子水的电导率
首先对于使用高调还是低调进行估计和判断,如果电导率大于300×10-4S/m ,则使用高调,反之则使用低调。
在测量之前首先要校准,即在校准档将指针调至最大。
测量时同样要注意从大量程向小量程调,最终达到精确。
【注意事项】
1、电导池不用时,应把两铂黑电极浸在蒸馏水中,以免干燥致使表面发生改变。
2、实验中温度要恒定,测量必须在同一温度下进行。
恒温槽的温度要控制在(25.0±0.1)℃或(30.0±0.1)℃。
3、测定前,必须将电导电极及电导池洗涤干净,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室温:16.1℃;大气压:101.98kPa ;25℃电导水的电导率κ(H 2O )=1.50 uS ·c m -1 表一 交流电桥测量溶液电导的数据记录
浓度
c(mol/L) C ( (mo l/m 3) -1/2) R 1/R 2 R 3 (Ω) R xi (Ω) R x (Ω) G=1/R x (S ) κ=GK cell (S ·m -1) Λm=κ/c(S ·m 2·m ol -1)
0.02 4.472 1:1 210.00 210.00 217.67 0.004594 0.2765
0.013825 1:2 430.00 215.00 2:3 342.00
228.00 0.02/2
3.162
1:1 420.00 420.00 417.89
0.002393
0.144027
0.014403
1:2 830.00 415.00 2:3 628.00
418.67
装 订
线
1:2 1620.00 810.00
2:3 1240.00 826.67
0.02/8 1.581 1:1 1660.00 1660.00 1643.33 0.000608 0.036594 0.014638
1:2 3300.00 1650.00
2:3 2430.00 1620.00
0.02/16 1.118 1:1 3300.00 3300.00 3263.33 0.000306 0.018417 0.014734
1:2 6500.00 3250.00
由表一知,此时G(KCl)= 0.004594 S;
由公式κ= G K cell得K cell=60.187 m-1;
由公式Rx = (Rx1 + Rx2 + Rx3)/ 3; G = 1 / Rx; κ=G K cell; Λm=κ/c所得数据如表一。
由图2 可得Λ∞m = 0.01511 S·m2·mol-1
图2. Λm对C所作的图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文献值:Λ∞m(文献)= 0.014979S·m2·mol-1
误差:E = (Λ∞m -Λ∞m(文献)) / Λ∞m(文献)*100% = 0.9%
误差分析:
1、溶液配制时产生的误差。
2、信号不明显,即某个电阻改变一个大阻值,其示波器的变化不大,导致误差的产生。
七、讨论、心得
实验心得:本实验是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主要是掌握交流电桥测量溶液电导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较少,但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尤其在溶液配制的时候要极其小心,还有,在测定不同浓度的KCl溶液的电阻时要有耐心,尽量减小误差。
思考题:
1、如何定性地解释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
答:对强电解质而言,溶液浓度降低,摩尔电导率增大,这是因为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离子间引力变小,粒子运动速度增加,故摩尔电导率增大。
对弱电解质而言,溶液浓度降低时,摩尔电导率也增加。
在溶液极稀时,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摩尔电导率急剧增加。
2、为什么要用音频交流电源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交流电桥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答:使用音频交流电源可以使得电流处于高频率的波动之中,防止了使用直流电源时可能导致的电极反应,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3、电解质溶液电导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电解质溶液导电主要与电解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测量环境的温度有关。
4、为什么要测电导池常数?如何得到该常数?
答:要得到实验结果需用到公式κ= G K cell,而G可由实验得到,κ为待求量,所以必须测得电导池常数K cell。
K cell = l/A,由于电极的l和A不易精确测量,因此实验中用一种已知电导率值的溶液,先求出电导池常数K cell,然后把待测溶液注入该电导池测出其电导值,再根据(2)式求出其电导率。
5、测电导时为什么要恒温?实验中测电导池常数和溶液电导,温度是否要一致?
答:因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与温度有关,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电导的变化。
实验中测电导池常数和溶液电导时的温度不需要一致,因为电导池常数是一个不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因此可以直接在不同的温度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