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想象类作文写法总结
一、仔细感受、多多观察
1.观察周围尽可能看到的所有事物,捕捉典型材料。
我们的视线往往局限于一个小圈子,觉得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没什么可写的。
其实,平常的小事也可写出新意来。
写出新意最重要的是选择最佳的观察对象,安排合理的观察顺序、认真观察。
2.动用多种感官,丰富写作素材。
心理学认为,观察是思维的知觉,没有思维的观察是肤浅的,不是真正的观察。
观察不只是看,要动用耳、口、鼻、手、脑等感官去多方面地感知或判断,获得真实、全面、深刻的印象,为作文提供丰厚的材料。
3.填写观察记录,养成观察习惯。
观察不应只是一次作文之前的例行公事。
作为教师,除了指导观察的顺序、教给观察的方法外,还应制作一份观察记录,指导学生填写。
每周交流一次,评选班级的“最佳观察员”,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二、想象思路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奇异景象是作者的想象。
这些想象奇特而大胆,为什么阅读时,我们仍然觉得合情合理。
因为作者亲眼目睹了穷苦孩子的悲惨遭遇,深深地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
在文章中,想象与现实有着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穷孩子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作者想象小女孩在神志不清时见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并和奶奶一起飞走,就显得自然而合理了。
那么,怎样做到想象合理、丰富呢?
1、再现。
侧重于写景状物或叙事的想象作文,可以搜寻脑海中对相关事物的印象,加以再现。
2、移植。
有时候,想象可以进行嫁接、移植,把优美的景色移为一处,或把有趣的现象归为一物,或把美好的品质浓缩在一人之身。
即,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中的特定形象,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移植想象。
只有善于把想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联系起来,巧妙地设计人物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生动有趣。
3、幻想。
幻想是更为大胆的想象。
十九世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充满幻想。
在他的笔下花鸟虫鱼,家具、玩具乃至墙壁都有生命,都赋予了人的感情。
一句话,想象源于生活。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三、假设想象
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大胆的假设想象。
在写作中,假设想象也是经常用到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假如我是语文老师》、《假如我会飞》、《如果我是______》、《假如我是孙悟空》、《二十年后的我》等等都是假设想象。
1、换位想象,即换取原来事实中的人物、事件来进行想象。
对于换位想象,同学们应该熟悉,实际上从小学开始,就写诸如“假如我是孙悟空”、“假如我是语文老师”、“如果我是_____”之类的作文,这种角色的换位让我们抛开真实的自己而变成别人,让一些本来不适合我们角色的话语借别人的口讲了出来,获得了新的感觉。
2、拟人想象,就是让一些动物甚至没有感觉的植物来开口说话,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拟人想象可以无所顾忌,让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可以
说是拟人想象的成功运用者,他的名作《地洞》,通过一只老鼠打洞的心理的展示,反映了现代人生存中的不安全感。
四、总结
(教法指导:教师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边画边想;或引导留白式回忆方法,让学生一起相互探究完成;也可在讲完典型例题后进行总结。
)
【典型例题】
一、植物、动物、日常事物的想象故事
例文一:
蚂蚁兄弟
在一个小泥洞里,住着四个蚂蚁兄弟。
老大叫大脑袋,练就一身铁头功;老二眼睛特亮,叫大眼睛;老三耳朵灵,叫顺风耳;老四跑得快,叫飞毛腿。
四个兄弟平日里相亲相爱,伸张正义,快乐地生活着。
一日,一只身披黄色盔甲,背上布满小黑点的瓢虫外出寻食,终于在一片茂盛的小树丛中降下,“哈!天助我也!”说完就扑在嫩叶上大嚼大咽,直把脸皮撑得装不下东西了,才倒在一片大叶子上呼呼大睡起来。
就在这时,不远处走来了蚂蚁兄弟,大眼睛一亮:“看!前面有个大家伙。
”“什么样?”大脑袋问。
“背上黄黄的还有很多黑点!”“二十八星瓢虫!”顺风耳失声叫道。
“我先走一步!”话未说完,飞毛腿已蹿了出去。
“哎哟!谁踢我,真混蛋。
”瓢虫一个翻身,突然愣住了,四个蚂蚁把它团团围住,个个瞪大了眼睛盯着它,“来者不善,善者不来!”那瓢虫心里就像有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但老奸巨猾的他很快镇静下来,“不知各位小兄弟有何贵干啊?”“谁是你兄弟,你这个害虫!”蚂蚁兄弟齐声说道。
“什么,误会了!误会了!我不是二十八星瓢虫,我是七星瓢虫,是你们的朋友。
”“那你怎么会有二十八颗星?”“这你们就不懂了,那是我前几天参加昆虫化妆会的时候,用红果汁在背上又添了二十一颗星。
”
“原来如此。
”大脑袋笑着说,“欢迎你到我们家做客!”
“不,不,不,我还有事要办,后会有期!”
还没说完便“噌”地蹿了出去。
“再见!”蚂蚁兄弟挥手致意。
“哈哈,一群小笨蛋,想在世面上混,被我雕虫小技就耍了,他们哪里知道,我是世界上最最最最伟大的天才骗子。
他越想越高兴,竟哼起了乡间小调。
且说蚂蚁兄弟正往回走,忽然顺风耳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四兄弟顺着声音走过树丛,顿时呆住了,满地都是残缺不全的嫩叶,大眼睛扶起一片受了重伤的叶子,“你,你们受骗了!”说完,叶子身子一挺,停止了呼吸。
“真狡猾,太残忍了”蚂蚁兄弟个个咬牙切齿,“我们一定要为树叶兄弟们报仇!”四兄弟流着泪埋葬了树叶……
它们终于在另一片树丛中揪出了这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二十八星瓢虫用尽全力一挣,一冲而上。
说时迟,那时快,大脑袋一个凌空铁头。
“砰”二十八星瓢虫尖叫着重重地摔了下来,“哥们饶命!”“谁是你哥们儿,你这个恶棍害死了多少好兄弟!”
蚂蚁兄弟越说越气,一齐动手,送他去见了上帝。
“兄弟们!”大脑袋深有感慨地说,“我们险些做了件蠢事。
”
“瓢虫有好有坏,二十八星瓢虫花言巧语把自己说成了益虫。
”大眼睛道。
“兵书上日:‘欲知敌,必先究其内,探其本也……’”兄弟们七嘴八舌。
“总之!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小心谨慎,不要被事物表面假相所迷惑,这样才不会
误入歧途!”
“对——!”大家齐声应和着大脑袋的话。
四个蚂蚁兄弟高高兴兴地抬着战利品回家了。
(教学技法:1、分角色、分段朗读或教师引领学生表演。
2、引导学生探索、讨论这篇文章的特点和主要内容,可合作讨论出准确答案,也可生生PK,比一比谁是天生的小演员。
)文章特点+主要内容:作者用拟人的方法,通过记叙和描写蚂蚁四兄弟与瓢虫的言行及心理活动,写出了蚂蚁四兄弟热情、善良,又嫉恶如仇、善恶分明的性格特征,瓢虫的虚伪、诡计多端、凶恶阴险的特点也刻画得很成功。
故事不长,有情节,它生动地告诫人们:不要被事物表面现象所迷惑。
同时,读了这则故事,又使读者增长了关于益虫七星瓢虫和害虫二十八星瓢虫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