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物流管理概论

第1章-物流管理概论


现代物流具有以下特点:
(1)将向顾客提供的物流服务目标体现在现 代物流的定义中,强调了物流顾客服务的重要性。
(2)现代物流的活动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 原材料采购与供应阶段的物流,也包括生产阶段 的物流、销售阶段的物流、退货阶段的物流及废 弃物处理阶段的物流等整个生产、流通、消费过 程的全部物流活动。
1.1.2 企业物流概念及特征
企业物流与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国际 物流有着很大的差别。由于企业物流发生 在企业内部,属于微观物流,与宏观物流 进行对比,具有以下特征:
1、连续性和伴生性 2、物料的流转性 3、二律背反性
1.1.3企业物流管理概念及发展过程
(一)企业物流管理概念
企业物流管理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 生的物流需要(诸如物资的采购、运输、配送、 储备等),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进行的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活动。通过 管理使物流功能达到最佳组合,在保证物流服 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的最低化,这 是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根本任务所在。
日本各界对物流概念的定义多属“中性”, 即主要侧重于描述物流是一系列有关有形与无形 商品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实体转移过程,并不涉 及这一过程是否是有效的。因此,日本是将物流 与物流管理相区别的,物流与物流管理具有不同 的定义。
我国的物流概念
2001年8月1日《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的定义: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 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 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来实 现用户要求的过程。这个定义基本上是“中性” 的,即没有强调物流的“有效性”,也没有涉及 对物流活动的“计划、执行或控制”,因此,物 流与物流管理的定义是不同的。
计划与控制

·用料管理


物 作流 业 层
·进货运输 ·原材料仓储
·原材料库存
·生产计划与控制
计划与控制 ·订货处理
信 息
与顾客服务

·回收计划与控制
·厂内运输 ·在制品仓储

·发货运输
息 流
·成品仓储


·回收运输与仓储
图1-2 企业物流系统的垂直结构
1.管理层 管理层的任务是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统一的计划、实施 和控制。其主要内容有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系统控制与绩效 评估。 2.控制层 控制层的任务是控制物料流动过程,主要包括订货处理 与顾客服务、原材料/成品库存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 制、采购、用料管理等。 3.作业层 作业层的任务是完成物流的各项作业活动。主要包括发
第1章 物流管理概述
1.1 企业物流管理概述 1.2 企业物流系统及管理内容 1.3 企业物流管理发展趋势
引子
横看成库侧成流 左看右看各不同 不识物流真面貌 只缘身在储运中
问题: 储运本是物流的核心业务, 在储运业做了几十年, 说搞不清物流是怎么回事,连自己都
羞于承认. 可真问物流是何物,还真是摸不着边.为什么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美 国企业界引进了“Logistics”用语。并存在着多种 定义。如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J.L.赫斯凯特 的定义是:现代物流(Logistics)是指对支持物 品移动的各种活动进行的管理,以及通过创造物 品的时间与空间价值以调节供给与需求。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将现代物流定义 为: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半成品、 成品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由产出地到消费地的有 效且成本效果最佳的流动与保管进行计划、执行 与控制。
2.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指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 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生产物流是发生在 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中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相伴生的物 流活动,是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企业生产物流不仅表现为伴随生产加工过程各个环节 而存在和运动,更重要的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表现为 具有自身特性的系统运动。
1.2.1 企业物流系统
供应物流 或输入物流
供应者
原料 存储
生产物流或转换物流
生产过程 在制品存储
销售物流或 输出物流
成品 存储
客户
物流
回收/废弃物流 图1-1 企业物流系统的水平结构
信息流
1.供应物流 供应物流指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 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企业为保 证生产加工过程的顺利展开,需要不断组织原材料、零 部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企业供应物流 不仅保证供应,而且应满足成本最低、消耗最少的组织 供应物流活动的需要。
对物流理解的误区: 理解物流不能从物流企业的角度去理解要从物流的需求方-----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
角度去理解. 不懂企业物流,就做不好物流企业.
解决方案: 从企业物流和供应链角度研究物流.
公开问题 物流是什么?
1.1 物流的概念及其发展
1.1.1 1.1.2 1.1.3 1.1.4
物流的概念及其发展 企业物流概念及特征 企业物流管理概念及发展过程 现代物流
1.1.3企业物流管理概念及发展过程
(二)企业物流管理发展过程
第一个阶段:产品物流阶段,又称为产品配送阶段。 (20C60s初——20C70s后期) 第二个阶段:综合物流阶段。 (20C70s中后期——20C80s后期) 第三个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 (20C90s初——至今)
物流管理的组成要素
本书对现代物流的定义:现代物流是指基于 满足顾客需求,以及成本与效益的考虑而进行的 涉及生产、销售、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及其信息的 系统流动过程。
1.2 企业物流系统及管理内容
1.2.1 企业物流系统 1.2.2 企业物流管理内容
1.2.1 企业物流系统
一、企业物流系统
企业物流一般可分为企业内部物流和企业外部物流。企 业内部物流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加 工、检验、搬运、储存、包装、装卸、配送等物流活动。 企业外部物流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与供应链各企业或各 环节相联系的物流活动。企业物流系统就是指在企业活动 中的各种物流功能,随着采购、生产、销售活动而发生, 使物的流通效率提高的系统。企业物流系统构成结构包括 企业物流系统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日本的物流概念
学者的定义(林周二、阿保荣司):物流是 指有形或无形商品及废弃物克服时空矛盾、连接 供给者与需求者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包括运 输、保管、包装、装卸等物的流通活动及与此有 关的信息活动。
机构的定义(日通综合研究所):物流是指 商品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转移,从而创造 时间与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装卸、 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各种 活动。
专有资产
营销/物流管理理念
客户满意度
•供应商 •中介客户 •最终客户
整体作用力 •产品 •价格 •促销 •地点 (分销)
公司利润
•长期盈利最大化 •在给定的可接受 的客户服务水平 下的最低总成本
1.1.4 现代物流(Logistics)
国物流管理协会于1985年率先用“Logistics” 取代了“Physical Distribution”,美国物流管理协 会的名称也由“NCPDM”改为“NCLM”;
5.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 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 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 的物品实体流动。企业废弃物物流是指对企业排 放的无用物进行运输、装卸、处理等的物流活动。

·物流系统规划

·物流系统控制与成绩评定

·采购
·原材料库存
1.2.2 企业物流管理内容
(一)从物流活动诸要素的角度分析
(1)运输管理。 (2)储存管理。 (3)装卸搬运管理。 (4)包装管理。 (5)流通加工管理。 (6)客户服务管理。
1.2.2 企业物流管理内容
(二)从物流系统诸要素的角度分析
(1)人的管理。 (2)物的管理。 (3)财的管理。 (4)设备管理。 (5)方法管理。 (6)信息管理。
1.1.1 物流的概念及其发展
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物流” 概念。 物流与商流相对应。
日本: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引进“物流” 概念。 将“Physical Distribution”译成日文 “物的流通”。
美国:1915年营销学者萧(A.W.Shaw) 在其题为“Some Problems in Market Distribution”论文中首次使用了物流概念。
日本也于1992年将“物的流通”改称为 “Logistics”,日本物流管理协会也改称为 “Japanese Council Logistics Management ,简称 JCLM”。同时,日本没有将“Logistics”译成相对 应的日文,而直接使用“Logistics”的日语读音 “ロジスティクス”。
物流输入 自然资源
管理行为 计划 实施
控制
物流输出 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
物流管理 供应商原材料 在制品库存完成品
客户
财务资源 信息资源
物流活动
客户服务 需求预测 库存管理 物流通讯 物料搬运 订单处理 零部件与服务支持
工厂和仓库的选址 采购 包装 逆向物流 交通与运输 仓储与存储
时间效用 空间效用
向客户有效 的移动
(3)现代物流不仅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 即强调物流过程中的投入(成本)与产出(增加 销售额或利润)之间的对比关系。
(4)现代物流不仅强调物流各构成要素的整 体最佳,而且还强调物流活动与其他生产经营活 动之间的整体最佳。
(5)现代物流更强调库存的一体化管理、信 息管理及按需生产。
(6)现代物流强调生产、销售、物流是企业 经营的三大支柱,并将物流视为与生产、营销相 并列的企业经营战略之一。
1.2.2 企业物流管理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