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钢结构》复习题(1) 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哪种组合?承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正常使用状态:标准组合。
(2)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钢材的什么确定的?钢材的屈服强度y f 除以抗力分项系数R r 。
钢结构的塑性好、韧性好指的是什么?各用什么指标表示?塑性好,结构在静载和动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可减轻结构脆性破坏的倾向,同时可通过较大的塑性变形调整局部压力。
韧性好,结构具有较好的抵抗重复荷载作用的能力。
塑性:伸长率。
韧性:材料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包括弹性和非弹性)来度量。
钢结构的两种主要破坏形式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塑性破坏:破坏前构件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断裂后的端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
脆性破坏:破坏前没有任何预兆,破坏是突然发生的,端口平直并呈有光泽的晶粒状。
(1) 钢材牌号是根据材料的什么命名的?同一牌号钢材为什么设计强度不同?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的字母Q 、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A 、B 、C 、D )、脱氧方法符号四部分按顺序组成。
钢的牌号仍有质量等级符号,分为A 、B 、C 、D 、E 五个等级。
E 级主要是要求-40 C 的冲击韧性。
(2) 沸腾钢与镇静钢冶炼浇注方法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镇静钢脱氧充分,沸腾钢脱氧较差。
(3) Q235钢材A 、B 、C 、D 四个等级主要什么指标不同?A 级钢只保证抗拉强度、屈服点和伸长率,B 、C 、D 级钢均保证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抗弯性和冲击韧性。
(4) 工字钢的翼缘和腹板性能是否相同?(9)如果钢材具有 较好的塑性和韧性 性能,那么钢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因偶然或局部超载而发生突然断裂。
(10)对于焊接结构,除应限制钢材中的硫、磷的极限含量外,还应限制碳 的含量不超过规定值。
(11)钢材的硬化,提高了钢材的 屈服点 ,降低了钢材的 塑性和韧性 。
(12)随着时间的增长,钢材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 时效硬化,俗称老化 。
(13)应力集中易导致钢材脆性破坏的原因在于应力集中处 截面横向变形(塑性变形) 受到约束。
(14)试验证明,钢材的疲劳强度主要与构造状况、应力幅和循环荷载重复次数有关,而与钢材的_静力强度____并无明显关系。
(1) 焊缝的主要形式?主要区别是什么?强度如何?焊缝主要包括角焊缝、对接焊缝两种形式。
采用角焊缝连接的板件不必坡口,焊缝金属直接填充在由被连接板件形成的直角或斜角区域内。
对接焊缝的焊件边缘常需要加工坡口,故又称为坡口焊缝。
(2) 斜角焊缝主要用于哪种状况?斜角角焊缝常用于钢漏斗和钢管结构中,对于夹角大于135 ︒或小于60 ︒的斜角角焊缝,不宜用作受力焊缝(钢管结构除外)。
(3) 部分焊透的对接焊缝强度应按哪种形式焊缝计算?(P79)部分焊透的对接焊缝实际上可视为在坡口内焊接的角焊缝,故其强度计算方法与直角角焊缝相同,在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压力作用下,取f β=1.22,其他受力情况取f β=1.0.(4) 对接焊缝强度与母材设计强度的关系?(P60)一级、二级检验的焊缝的抗拉强度可认为与母材强度相等。
三级检验的焊缝允许存在的缺陷较多,故取其抗拉强度为母材强度的85%。
(5) 什么方向的焊接残余应力对构件承载力影响较大?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如何?(P80-83)对结构静力强度无影响;降低结构的刚度;降低受压构件稳定承载力;增加了钢材在低温下的脆断倾向;降低结构的疲劳强度。
(6) 一个承受剪力的普通螺栓的破坏形式? (P87)当栓杆直径较小而板件较厚时,栓杆可能被剪断;当栓杆直径较大、板件较薄时,板件可能被挤坏;板件截面可能因螺栓孔削弱太多而被拉断;端距太小,端距范围内的板件可能被栓杆冲剪破坏。
(7) 普通螺栓连接的应用范围?(P56)(8) 一个普通螺栓的抗剪、抗拉和承压设计强度是如何确定的?(P88,91) 受剪承载力设计值:24b b v v v d N n f π=;承压承载力设计值:b bc c Nd tf =∑;一个螺栓抗剪的承载力设计值取b v N 和b c N 的较小值min b N 抗拉:24bb e t t d N f π=(9)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和承压型连接在传力(P95)、使用范围(P57)的主要区别?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只依靠被连接板件间的摩擦力传递剪力,以剪力等于摩擦力作为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传力特征是剪力超过摩擦力时,板件间发生相互滑移,螺栓杆身与孔壁接触,开始受剪并孔壁承压。
另外,摩擦力随外力继续增大而逐渐减弱,连接接近破坏时,剪力全由杆身承担。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以螺栓或钢板破坏作为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可能的破坏形式和普通螺栓相同。
摩擦型连接的剪切变形小,弹性性能好,特别适用于承受动荷载的结构;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高于摩擦型,连接紧凑,但剪切变形大,不得用于承受动荷载的结构中。
(10)螺栓连接中,为何规定螺栓最小容许距离和最大容许距离?(P86)最小容许距离:保证施工要求,要保证有一定空间,便于打铆和采用扳手拧紧螺帽。
最大容许距离:保证受力要求和构造要求。
(11)普通螺栓群和高强度螺栓群承受弯矩作用时,中和轴在何处?为什么?(P92,101)普通螺栓群:实际计算时可近似地取中和轴位于最下排螺栓处。
因为:受拉螺栓截面只是孤立的几个螺栓点,而端板受压区则是宽度较大的实体矩形单元。
当以其形心位置作为中和轴时,所求得的端板受压区高度总是很小,中和轴通常在弯矩指向一侧最外排螺栓附近的某个位置。
高强度螺栓群:中和轴在螺栓群的形心轴上。
因为:高强度螺栓的外拉力总是小于预拉力P ,在连接受弯矩作用而使螺栓沿栓杆方向受力时,被连接构件的接触面一直保持紧密结合,因此可认为中和轴在螺栓群的形心上。
(1) 实腹式轴心受拉构件的设计计算内容包括哪几项?需分别进行强度和刚度的计算。
(2)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计算内容包括哪几项?需分别进行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和刚度的计算。
(3) 为什么要限制轴心受力构件的长细比?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是以限制其长细比来保证的。
为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轴心受力构件应具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构件不会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产生弯曲或过大的变形,不会在使用期间因自重产生明显下挠,也不会再动力荷载作用下发生较大的振动。
对于轴心受压构件,刚度过小还会显著降低其极限承载力。
(4)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失稳形式?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整体稳定系数ϕ如何确定?不同失稳形式的整体稳定系数ϕ如何确定?三种屈曲形式: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弯扭屈曲。
整体稳定系数ϕ值应根据截面分类和构件的长细比,查表得出。
在轴心受压构件扭转屈曲的计算中,可采用扭转屈曲临界力与欧拉临界力相等得到换算长细比,由换算长细比可按弯曲失稳的柱子曲线获得稳定系数ϕ值。
《钢结构设计规范》将完全弹性的弯扭屈曲临界力与欧拉临界力相比较,得到换算长细比,再以此长细比由弯曲失稳的柱子曲线获得稳定系数ϕ值。
(5)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在制定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系数ϕ时,主要考虑了哪几种降低其整体稳定承载能力的因素?初弯曲、荷载初偏心和残余应力等初始缺陷。
ϕ值最高? d类截面的轴心压杆稳定系数ϕ值最低?(6)为什么a类截面的轴心压杆稳定系数因为a类截面失稳时其残余应力影响较小。
因为d类截面失稳时其残余应力不但沿板件宽度方向变化,在厚度方向的变化也比较显著,另外厚板质量较差也会对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7)为什么无对称轴的截面不宜用作轴心受压构件?因为无对称轴的截面失稳时,在弯曲的同时总伴随着扭转,即形成弯扭屈曲,在相同的情况下,弯扭失稳比弯曲失稳的临界应力要低。
(8)轴心受压构件翼缘和腹板的局部稳定如何保证?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是以限制其组成板件的宽厚比来保证的。
(9)轴心受压构件腹板的高厚比不满足局部稳定限值要求,又不能增加腹板厚度时应如何处理?可在腹板中部设置纵向加劲肋。
(10)为什么确定轴心受压实腹式柱的截面形式时,应使两个主轴方向的长细比尽可能接近?为使两个主轴方向尽量等稳定,以达到经济的效果。
(1)梁的设计计算内容包括哪几项?梁的设计必须同时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钢梁的承载力极限状态包括强度、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三个方面。
设计时要求在荷载设计值作用下,梁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局部承压强度和局部稳定三个方面。
设计时要求在荷载设计值作用下,梁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局部承压强度和折算应力均不超过相应的强度设计值;保证梁不会发生整体失稳;同时组成梁的板件不出现局部失稳。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要指梁的刚度,设计时要求梁具有足够的抗弯刚度,即在荷载设计值作用下,梁的最大挠度不大于《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容许挠度。
(2)承受静力荷载的梁,在抗弯强度计算中为什么考虑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因为在静力荷载作用下,梁不需要计算疲劳,可以按塑性方法进行设计。
(3)梁的强度计算包括哪几项?验算何处的应力?若不满足采取什么办法最有效?梁的强度包括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局部承压强度和折算应力。
抗弯强度:验算边缘纤维处应力。
增大梁的高度最有效。
抗剪强度:验算腹板中和轴处的应力。
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大腹板的面积,但腹板高度一般由梁的刚度条件和构造要求确定,故设计时常采用加大腹板厚度的办法来增大梁的抗剪强度。
局部承压强度:验算腹板最薄处。
在固定集中荷载处(包括支座处)应设置支承加劲肋予以加强,并对支承加劲肋进行计算;对移动集中荷载,则应加大腹板厚度。
折算应力:在组合梁的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处。
(4)单向受弯梁整体失稳的形式?弯扭屈曲。
(5)梁的整体稳定都和哪些因素有关?荷载作用位置,梁的截面尺寸、梁的支承条件,梁的侧向抗弯刚度、抗扭刚度、翘曲刚度以及梁的跨度。
(6)梁的受压翼缘和腹板的局部稳定如何保证?受压翼缘:限制宽厚比。
局部稳定:增加腹板的厚度,也可设置腹板加劲肋,后者比较经济。
对于可能因剪应力或局部压应力引起屈曲的腹板,应隔一定距离设置横向加劲肋;对于可能因弯曲压应力引起屈曲的腹板,宜在受压区距受压翼缘0/5h至0/4h处设置纵向加劲肋。
(7)梁的支承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的区别?支承加劲肋是指承受固定集中荷载或者支座反力的横向加劲肋。
此种加劲肋应在腹板两侧成对设置,并应进行整体稳定和端面承压计算,其截面通常比中间横向加劲肋大。
(8) 什么是梁腹板的屈曲后强度?为什么要考虑梁腹板的屈曲后强度?梁腹板的屈曲后强度:梁的腹板可视为支承在上、下翼缘板和两横向加劲肋的四边支承板,如果支承较强,则当腹板屈曲后发生侧向位移时,腹板中面内将产生薄膜拉应力形成薄膜张力场,薄膜张力场可阻止侧向位移的加大,使梁能继续承受更大的荷载,直至腹板屈服或板的四边支承破坏,也就是说腹板屈曲后还有较大的继续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