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行文顺畅自然的方法

高考作文行文顺畅自然的方法

高考作文行文顺畅自然的方法高考作文要想夺取高分,除了要具备审题准确、立意新颖、结构合理、内容充实等因素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行文要顺畅自然。

好文章是语言的自然流动,是结构、思路的上承下接。

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过渡自然的作文,即便立意“旧”点,内容“薄”点,也不失为—篇好文章;而语言滞涩哕嗦、行文不顺的高考作文,其立意即使再新、内容再充实:也难拿到高分。

所以,作文要想取得满意的分数就必须克服语言滞涩、行文不顺的毛病,掌握行文顺畅自然的方法。

一、语言连贯法以下是一篇标题为《活出我的精彩》的作文的开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也一样。

有人为追求功名利禄,忙忙碌碌一生,结果也许什么也没得到;有人羡慕大明星,去模仿他们的行为,结果可能闹得个“四不像”……而我认为:不需求名,不需求利,也不需追星,只需活出真我的的风采,这就够了。

就语言连贯而言,这个语段的毛病非常明显:第二句是从有的人“追求功名利禄”“结果也许什么也没得到”来否定这类人的追求目标和行为品质的错误,第三句是强调盲目崇拜跟风的危害,这两句与首句的判断“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心态完全相同的人”风马牛不相及;第二、三句是他人的行为而非他人的“认为”,“而我认为’:之后的内容是总结提出自己的看法,此处“而”的转折明显不合逻辑。

每次高三语文模拟考试。

都有不少作文存在类似上述语言不连贯的毛病,这毛病如果得不到纠正,必将成为高考作文失分的“毒瘤”。

根据笔者的经验,纠正作文语言表达不连贯的毛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培养良好语感。

良好的语言感觉是实现作文语言顺畅的—个重要条件。

语感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笔者曾经布置学生精选出适合自己口味的,表达形式健康规范的千字文30、篇,每天熟读一篇,坚持训练一个月,结果不少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语感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2.借用连贯知识。

有些高三学生还比较缺乏统观全局的观念,在进行分考点备考复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孤立地看待各个考点的毛病,缺乏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诸考点融进自己作文之中的意识。

实际上“语言连贯”这~考点涉及的语言运用要主题突出,要上递下接,要话题集中,要语气顺畅,要前呼后应。

总之,有意汉地把“语言连贯”的方法规律运用到作文实践中,是达至U作文语言顺畅自然的必要途径之一。

3.训练四种顺序。

作文语言能紧密有序地连贯成段成篇,是因为这些句子的组合合乎一定的顺序规津——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心理顺序、逻辑顺序。

提高上述四种“顺序”能力的最佳办法是有针对性地进。

例:本文的亮点和突出之处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1.标题新颖。

“我不是你的天使”,“不是天使”反话题而说,行文却又处处紧扣话题,着力表现了父亲对他心中的“天使”——“我”的雕琢过程。

而“我不是你的天使”恰恰又是“我”的自谦、自愧之词。

2.选材典型。

作者选取了“八岁”“十岁”“十七岁”几个典型的镜头,着力的过程,又写出了雕琢的不易,而且“雕琢”的内容既有知识方面的,又有做人方面的,还有性格塑造方面的。

材料选取的典型性,使文章内容深刻,极富表现力。

3.语言简练。

文章多用短句,简洁明快。

尤其写父子的对话,言简意赅,能充分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另外,不少语言含义隽永,富有意蕴。

比如“雄浑而无谱的歌声唱响葱绿的稻田”“让一道道黎明的阳光带着轻快的脚步飞扬”“坚硬的风景”等等。

再如“你要我短发长衫,我却‘碎发’牛仔:你要我欣赏戏剧,继承你的长萧,我却‘流行无间’加狂野金属”,这样的语言整散结合,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4.呼应得当。

表现在标题与正文的呼应、前后文内容的呼应等。

我不是你的天使我不是你的天使。

你雕刻不了我,我也雕刻不了你。

尽管你用毕生的精力雕刻你心中的天使。

①爸,冒昧了,又令你生气了。

②你用你雄浑而无谱的歌声唱响葱绿的稻田的每一个角落:你吆喝着水牛.让一道道黎明的阳光带着轻快的脚步飞扬;你是一道立在田间的雕塑的坚硬的风景.我知道你的烈性,但你也应该知道儿子的固执。

③在上学的路上,你坚持用你那破旧的三轮车送我上学,而我却说这有失年轻人的身份。

我说:男人赤胸坦荡荡,何故只是依恋这老式的三轮车。

你却说:三轮车实在.安稳且还挺有古典风味。

真是气晕了。

④从小到大,你就一直雕刻着你心中的天使。

你从不放弃,你也从未改变过你心中的想法。

(5)八岁那年,你开始了你的雕刻的第一刀。

你说:儿啊,把学前班念他妈的两三年.打好基础才能站得稳。

⑥十岁那年,我坚持自己骑自行车去上学,你却说:不行,车多人多,还没学走就学飞⑦……于是,天天看着那些同龄人飞驰在柏油路上,自己心中羡慕极了。

十七岁那年,你的雕刻技艺就不实用了。

你要我短发长衫。

我却“碎发”牛仔:你要我欣赏戏剧,和(“和”应删去)继承你的长箫,我却“流行无间”加狂野金属……⑧你生气了,真的生气了。

但你却是无可奈何。

⑨每当你吆喝怒骂时,我只是当作耳边风,认为那是无理之词。

是的,你要我变成你心中的天使、金凤凰,可我却不领情,自己随自己的意愿。

④今天,天气很暖和。

你推着那“古典”的三轮车正准备着把我送去学校。

经过了多年的对抗“雕刻”,你苍老了许多。

我发觉你的双鬓苍白(“苍白”宜改成“白”)了,你的脸额印上了岁月的脚印(“脚印”宜用“痕迹”)。

的确,你已老了。

但你还使出你最后的力气完成你最后的一刀。

⑩你使劲地踏着你的三轮车。

我说:让我来搭你吧。

于是,两耳生风,路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飞去。

你说:你就是不听话,太冲动,底子虽不错,到底会多吃些苦儿的。

⑩我怔住了,他的最后一刀敬(够)厉害的。

⑩看我远去的父亲,我的心在追问:森是他心申完美的天使吗?良久,我发现,我不是他心中雕刻的天使。

我是我,他是他,谁也改变不了谁。

爸,对不起,多谢你的苦口良心。

⑩行不司语言顺序的片段作文训练。

二、思路畅达法有一篇标题为《心态》的作文,其②~⑥段的开头分剐是这样写的:②“有人说百川归大海,是大海被汹涌的河流顺势而下的蛮横侵入,但我说,犬海的包容使它自己变得更加宽阔浑厚。

”③“有人说生活是单调、是枯燥、是乏味,除了繁重的工作,就是不安稳的睡眠和油盐酱醋;但我说,生活。

,是父母的爱,是朋友的情,是老师的激励,是我充满激情的奋斗。

”④“有人说只有风和日丽才会有自然景致的美妙,但我说,狂风暴雨大雪纷飞的感觉也很好。

”⑤“有人说‘让人讨厌的生活挫折总是打碎人的希望’,但我说,越过挫折就会看到成功的曙光。

”⑥“有人说蝉的噪声真无聊,在炎炎夏日给人平添一份烦躁;但我说,蝉真伟大,在它生命的最后时节也要为太阳高歌。

”从上述语句观之,这篇作文不乏文采,但评卷老师只给了36分,原因是②~⑥段的文思无条理。

②一⑥段采用并列式结构方式进行思路的横向扩展,但内容安排上由自然界(②)到人的生活(③),又回到自然界(④),接下来又是人的生活(⑤),最后又回到自然界,给人思路无序之感。

正确行文思路应该是:由自然界到人的生活,或者是由人的生活到自然界。

上文低分的遗憾告诉我们,考场作文的思路一定要畅达有序。

那怎样才能做到思路畅达有序呢?1.掌握基本结构规律。

一些高三学生的作文层次不清,像一盘散沙,这主要是不懂得或不重视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结构规律造成的。

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最常见的结构关系有三种,即承递关系、并列关系、总分关系。

承递关系体现在时间的先后相承、事件的发展推进和事理的环环相扣上;并列关系指的是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所表现的内容大体是平行并列的两个或多个方面;总分关系的特点是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是总说或分说关系。

这几种结构规律看似简单,但最基本的东西往往是考生最容易忽视的。

如果学生对这三种结构规律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的话,近几年高考作文中普遍存在的“这个段落的内容和那个段落的内容你中有我,我l中有你,纠缠不清”“划分段落不合理,不是一段到底,就是分小段太碎,让人摸不清文脉”的病状将会大为减少。

考生写文章的结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作文整体框架的把握上,所以考生在学习和运用上述几种结构关系的过程中要养成两个“习惯”:一是整体布局的习惯,二是勤列作文提纲的习惯。

2.牢固几种结构模式。

考场作文时间紧,有些考生的考场作文恩路不清是“紧张出乱”所致。

克服“紧张出乱”的最佳办法是精选几种适合自己的结构形式进行强化训练。

俗话说的“熟能生巧”,用在考场作文上,“熟”就是让精选出的作文模式烂熟于心,“巧”就是行文速度快,思路顺畅,文章质量高。

牢固地掌握几种适合自己的结构模式是考场作文思路顺畅的保证,是出“巧”的捷径三、过渡目然法段与段之间衔接不自然,层与层之间转换不恰当是高三考场作文中最常见的病症。

例如有一—篇题为“精冲交流的意义”的高三模拟试题作文,短短800多字就有多处非常明显的过渡不自然,如:①文章在首段的末句写道:“所以,我们说,人需要交流。

”接下来的第二至第四段承接上文采用并列结构横向列举阐述“与自己交流”‘与别人交流…‘与社会交流”三方面的内容。

虽然这部分内容有理有据,但从上下内容组合观之,首段与二至四段之间少了“与谁交流,’之类的过渡,让人感到三方面内容的列举分析较为突然。

②第六段是例析“文明的交流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因素之一”,第七段是从反面强调“没有文明的交流,启果是可怕的”。

像这种对同一问题作正反分析的文字,在由正转向反或由反转向正的时候常用过渡词“反之”作连接,但由于该文作者行文不善过渡,第七段之前没用类似“反之”的过渡词,给入以表达不顺畅之感。

一篇文章如果缺少必要的过渡,那么这篇文章就成了一串散落的珠子,有过渡,才能使文章前后连贯,才能使文章成为_个有机的整体。

所以高:考作文评卷特别重视考生行文的过渡情况。

医治行文过度不自然可以从两方面努力:1.训练三种过渡。

考生作文过渡不自然主要是由于不懂得或不善用过踱方法。

笔者调查发现·在当今高三作文备考中很少有老师对考生进行作文过渡的专门训练,对于过渡,老师们—般只是在作文讲评中蜻蜓点水地提一下。

实际上,考生作文不仅审题、立意、构思、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毹力的提高需要强化训练,作文过渡能力的提高也需要通过专门的强化训练得以实现。

“词语过渡~问句过渡~段落过渡”是最常用和最适用的过渡形式,也是作文过渡训练的重点。

考生只有牢固地掌握这三种方法的过渡规律才能解决作文中的过渡问题。

2.。

“三改”一过渡词句。

针对作文的过渡不顺进行学生自改为主,互改、师改为辅的评改训练是考生提高作文过渡能力的有效办法。

“知己者莫过于己”,考生批改自己的作文,用心去发现和纠正自己作文中过渡方面的毛病,能充分发挥考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使渡不顺的毛病得以尽快纠正。

当然,有时考生不一娟三能完全看出自己过渡不顺的毛病,但辅之以考生互改、教师批改后,完全可以弥补考生自改的不足。

当然,“三改”训练要与作文过渡知识的传授和过渡能力的强化训练练配套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