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利润表的编制原理与实务
【学习目标】
1. 熟悉利润表的格式与内容
2. 理解利润表及的编制原理
3. 能力要求:能够熟练编制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格式
(一)格式
1、单步式利润表
单步式损益表将所有的收入及所有的费用和支出分别汇总,两者相减得出本期净利润。
利润表(单步式)
也是我国所采用的利润表的格式
利润表
会企02表
制表:何红
1.表首:日期为某年某月、某年,不能写到日,动态报表。
2.正表: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四步。
月报“本月数”:填列各项目本月的实际发生数;
“本年累计数”: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年报上年数(不能写年初数,动态报表)
年末数:本年实际发生数
(二)定义: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段时期(中期、年度)内利润或亏损情况的会计报表,反映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收支和经营成果。
公式:“收入—费用=利润”,(启发利润表内容)
二、利润表的编制原理
(一)年初数:
如上年度利润表和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一致时,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的上年数栏。
(二)年末数(本月数)
1、原理:根据各损益类账户的本年实际发生额分析填列。
如:主营业务收入的销售退回、管理费用中冲销的坏帐准备,即转入本年利润的数额。
(列示账户解释)
2、各项目的填列方法
1)“营业收入”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和除主营业务外所实现的其他业务收入的金额。
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其他业务收入”账户的本月贷方发生额填列。
如果企业当期有销货退回和销售折让等情况引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的减少,应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账户的贷方发生额抵减其借方发生额后的差额填列。
2)“营业成本”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而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和出售材料成本、出租固定资产折旧、出租无形资产摊销等其他业务成本。
本项目根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其他业务成本”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填列。
如果企业当期有销货退回等业务,应以两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抵减其贷方发生额后的差额填列。
3)“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本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4)“销售费用”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材料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销售机构网点)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本项目应根据“销售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5)“管理费用”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的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本项目根据“管理费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填列;若管理费用有贷方发生额,则按其借、贷方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填列。
6)“财务费用”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收入(减利息支出)、汇兑损益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及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本项目可根据“财务费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去贷方发生额后的差额填列。
7)“资产减值损失”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包括计提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油气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
本项目可根据“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去贷方发生额后的差额填列。
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本项目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分析填列。
9)“投资收益”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减去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填列。
如为投资损失,即“投资收益”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大于其贷方发生额,则以“-”号填列。
同时在利润表中,要求单独列示“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金额。
10)“营业外收入”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本项目根据“营业外收入”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填列。
11)“营业外支出”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等。
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填列。
12)“所得税费用”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的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本项目
应根据“所得税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填列。
13)“净利润”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当期所实现的税后利润金额或发生的亏损金额,根据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的金额计算求得。
14)“每股收益”项目
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的重要指标,该比值越大,说明每股的获利能力越强,对股东越有利。
“基本每股收益”未考虑潜在的普通股,直接按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求得。
“稀释每股收益”是在考虑潜在普通股稀释性影响的基础上,对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分母进行调整后再计算每股收益。
我国的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票期权等。
对分子净利润的调整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二是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三是调整时应当考虑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对分母普通股数的调整表现在股数的调增上,即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的股份加权平均数加上全部具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成普通股时将发行的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防灾科技学院教案(首页)
第二节利润表的编制实务
一、利润表编制举例
(一)编制利润表的步骤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及明细账,并进行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及账证核对。
2)保证所有会计业务均入账的前提下,编制试算平衡表,检察会计账户的正确性,为编制会计报表作好准备。
3)依据试算平衡表中损益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结合有关明细账户的发生额,计算并填列利润表的各项目。
4)检验利润表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包括表头部分的填制是否齐全、各项目的填列是否正确、各种利润的计算是否正确。
5)有关人员签字盖章。
(二)编制实务
远东股份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的有关“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损益类账户的本年发生额见表。
损益类账户本期发生额
成的利润表:
利润表
会企02表编制单位:远东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 12 月单位:元
单位负责人:李东 财会负责人:韩柳 复核:刘南 制表:何红
二、利润表的作用
(一)反映了企业利润总额的形成步骤。
(二)利润表可以使报表使用者正确评价企业的盈利状况的工作业绩。
从企业盈亏情况及净利润的高低可以判断,本年情况如下:
(三)利润表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将企业几年的利润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趋势。
%
100⨯=
销售收入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率%
100⨯=
销售收入
净利润
销售净利率%
40%1001250000
750000
1250000=⨯=
—%
03.19%1001250000
237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