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与自动扶梯
3 〃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
2.地下出入口的分类 (2)地下车站出入口按设置方式分为独立式出 入口和结合式出入口。伴随城市的综合改 造和建设,地铁出入口与周边商业建筑、 公共建筑的结合机会越来越多,地铁出入 口接入商场后带来更多的客流和商机,受 到商家的欢迎。结合式出入口有多种形式 ,但无论哪种,保持出入口的独立使用功 能是必备条件
接 到 求 救 信 息 后 要 与 乘 客 沟 通,确认电梯停止位置和人员数量,告诉 乘 客在接到指示之前不得自行扒开梯门。
第二步 救援人员带上电梯开梯钥匙、控制柜钥匙和三角钥匙尽快到达故障现场。 第三步 到达电梯停止位置后确认电梯停留位置。 第四步 救援人员与乘客沟通,告知可能发生的状况,要求乘客保持镇静,请勿惊慌 。 到控制柜处,用 CH751 / SHENGJIU 钥匙打开控制柜断 开主断路器( JH) 开关,切 断 到控制柜处, 用 电梯电源。同时按住“ ▲、 CH751 / SHENGJIU 钥 ▼” 按钮[ 见图 3-13 中的( 1 ) 匙打开控制柜将 JRH 开 ] 观察图 3-13 中的( 2 ) LR-U、 关由 NORM ( 正 常) 位 LU- ET、LR-D 指示灯的状态, 置旋到 JRH( 召唤) 位置 若处于熄灭状态表示电梯已超 。 速应立即停止操作,关闭控制 柜门通 知维修人员进行抢修 。
到控制柜处用 第五步 CH751 / SHENGJIU 钥匙打开控制柜。
图3-1 出入口平面类型
3〃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
2.地下出入口的分类 (2)地下车站出入口按设置方式分为独立式出 入口和结合式出入口。独立式出入口布置 在城市道路一侧,平行或垂直布置(平行 布置居多),离开道路红线3-5m。独立式 出入口分为有盖式和敞开式。
敞开的独立式出入口
有盖的独立式出入口
电梯结构如下表所示。 曳引系统 导向系统 轿厢系统 重力平衡系统 厅轿门和开关系统 机械安全保护系统 控制柜、操纵箱等十多个部件 装在各有关部件上的电器元件
电梯 结构
机械 装置
电气控制 系统
电梯发生故障时的救援
• 你遇到过电梯故障吗?
3 〃3
电梯运行及常见故 障处理
二、电梯发生故障时的救援 电梯发生故障时的救援,必须做到一人操作一人 监控。 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 1:电梯停在平层区域但不能自动开门; 情况 2:电梯停在非平层区域且电梯有电; 情况 3:电梯停在非平层区域且电梯没电。
3〃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
5.楼梯、自动扶梯通过能力的验算 站台层事故疏散时间计算 Q1 Q2 T 1 0.9[ A1 ( N 1) A2 B]
式中,Q1——列车乘客数; Q2——站台上候车乘客和站台上工作人员数; A1——自动扶梯通过能力; A2——人行楼梯通过能力; N——自动扶梯台数; B——人行楼梯总宽度。
电梯的开启和关闭
练习讲解
复习思考题解答
3.楼梯、扶梯和出入口通道的通过能力满足什么要求?
根据防灾设计要求,车站内所设的楼梯、扶梯和出入口通道的通过能力 应保证在远期超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发生火灾的情况下,6分钟内将每列车超 高峰小时客流、站台上的候车人数及工作人员疏散完毕。
4.电梯结构包括哪两部分?各自包括哪些系统或装置?
位于乐天酒店门口的地铁出入口(韩国首尔)
3 〃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
有盖和敞开式出入口的比较
优 点 缺 点
防风避雨,方便使用与 造型要求严格,与环境结 有盖式 清理;可设置防盗门栅, 合难度大,透明玻璃顶盖需 出入口 便于地铁资源管理。 要定期清理、养护。 雨天使用不便;在郊区 敞开式 容易适应环境条件,不 由于出入口无法封闭,容易 出入口 影响城市景观。 造成楼扶梯人为损坏和配件 丢失。
3〃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
二、楼梯和升降设备
1.地铁车站自动扶梯与楼梯的一般设置原则及标准 (1)设计标准:一般采用26°34′地铁出入口主要是用 于乘客进出站厅; (2)设置原则 • 一般站出入口:一部步行楼梯+一部自动扶梯 • 正常运营状态下,扶梯为上行,出站乘客首选扶 梯;楼梯为下行,进站乘客选择步行楼梯。 • 特殊站和一级站出入口:一部步行楼梯+二部自 动扶梯 • 正常运营状态下,自动扶梯分为上行和下行,进 、出站乘客首选扶梯,当自动扶梯不能满足疏散 要求时,进、出站乘客选择步行楼梯。3〃1ຫໍສະໝຸດ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
1为发生事故的反应时间(min)。考虑到1台自动 扶梯损坏不能运行的几率,(N-1)台自动扶梯和人 行楼梯通行能力按9折减。《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8.3.9条规定“站台层的事故事故疏散时间应 按不大于6min验算”,是指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 时发生火灾的情况下,6min内将一满载列车乘客和 站台候车的乘客及工作人员全部安全撤离站台。候 车人数按列车发车30对/h,2分钟一列计算;工作 人员一般按20人计算。
3〃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
2.楼梯布置的有关规定 • ①楼梯与检票口在同一方向布置时。楼梯进口距检票口的 净距宜不小于6m。 • ②楼梯与自动扶梯并列布置时。其相互之间的位置无规定 ,一般采取将楼梯下踏步最后一级与自动扶梯下工作点取 平。 3.自动扶梯布置的有关规定 • ①自动扶梯相对布置时,两自动扶梯工作点间距离不小于 20m。 • ②自动扶梯工作点至墙的距离,在站台层不小于8.5m;在 出入口处不小于6m。 • ③自动扶梯与楼梯相对布置时,其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 ④自动扶梯工作点至检票口的距离不宜小于10m。 • ⑤分段设自动扶梯时,两段之间距离不应小于8.5m。
3 〃2 2.平衡系数的意义
电梯构造及原理
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在电梯的实际应用中非常困难 ,或且说目前还没有想出一个办法来实现这一点。因为轿 厢的载荷Q 是随机变化的,可能是0 (空载)或者100%QH( 满载)范围内的任意值,因此我们只能选择一个恰当的对重 重量。 即取 W=P+KQH ---------------(1) 这个系数K,就是“平衡系数”。因此,平衡系数的实 质就是设计配置对重的质量大小。它将影响对重的质量和 电梯的不平衡载荷。当轿厢与载荷为P+Q ,(其中P---是 轿厢的自重;Q---是轿厢的实际载荷;QH---轿厢的额定载 荷),轿厢侧与对重侧的不平衡载荷为: △T =(P+Q)–(P+KQH)=Q–KQH --------(2)
3.3 电梯的常规操作
轿厢内的按钮介绍
• 报警按钮
轿厢内的按钮介绍
猜一猜
3〃3
电梯运行及常见故障处理
一、电梯常规操作
1 轿厢内的按钮介绍 轿厢内的按钮一般分报警按钮、楼层选择按钮、 开门按钮和关门按钮等几种,如图 3-5所示。
2 电梯的开启 插入钥匙并将钥匙转到“0” 位置,然后将钥 匙拔出来,再按一般电梯的操作使用,如图 3-6a) 所示。 3 电梯的关闭 插入钥匙并将钥匙转到“1” 位置,出现“ 暂 停” 字样后,电梯重新开关门一次,当电梯 再 次关好门后电梯关闭。 最后拔出钥匙 ,操作完毕,如图 3-6b) 所示。
1.地下出入口的功能 (1)地铁出入口主要是用于乘客进出站厅; (2)当地铁车站处于紧急状况时,消防人员专用出 入口(宽度1.2m,常与风井结合)用于紧急救 援。
3〃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
2.地下出入口的分类 (1)地下车站出入口按平面形式一般有“一” 字形、“L”形、“T”形三种基本形式和 由基本形式变化的其他形式,如图3-1所示 。
电梯构造及原理
垂直电梯是使重物作垂直上下运动的升降设备。从力学的 角度,要使一重物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必须有一拉力T与物体 的重力Q相平衡,即T=Q ,这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 称为力的平衡。此系统称为平衡系统。若要使物体向上运动, 速度发生改变,则这一拉力T除了克服物体的重力Q,还要提供 一个产生加速度的力F,即 T=Q+F=Q +ma m——为物体的质量;a——为加速度 如果物体的重力Q被另外一个平衡力W所平衡,W=Q ,即构成 一个平衡系统,这时拉力T就不用去克服重力Q了,而只需提供 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所需的力, 即T=F=ma这样就大大减小了拉力T 。这就是电梯上采用的“平衡原理”。这个平衡力就是由对重 来提供。因此我们要求对重的重力W,要与轿厢及载荷的重力 (P+Q)相等。
3〃1
车站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概述
4.楼梯与自动扶梯的关系 当车站出入口的提升高度超过6m时,宜设上行自 动扶梯;超过12m时,除设上行自动扶梯外,并宜 设下行自动扶梯。 楼梯和自动扶梯在交叉错位处要注意其夹角的处 理,避免乘客夹伤。 出入口在道路旁平行道路设置时,应当考虑楼扶 梯的起坡停顿时间,因为在楼扶梯的起坡点处, 行人会有适当的停留,扶梯应设置在远离道路的 一侧,减少楼扶梯处的拥堵。
图 3-2 电梯的基本结构
3 〃2 二、电梯曳引原理
电梯构造及原理
图 3-3 曳引式电梯的曳引传动关系 1-电动机;2-制动器;3-减速器;4-曳引绳 5-导向轮;6-绳头组合;7-轿厢;8-对重装置
图 3-4
电梯曳引原理
1-曳引轮;2-曳引钢丝绳;3-导向轮; 4-轿厢;5-对重装置
3 〃2 1.曳引式电梯的原理
什么是平层区域?
• 指轿厢停靠站时上、下方的一段有 限距离。在此区域内电梯的平层控 制装置动作使轿厢准确平层。
三角钥匙
电梯控制柜钥匙
3.3 电梯发生故障时的救援
教师:尹晚霞
故障处 理步骤 第一步
情况1 电梯停在平 层区域但不能自动 开门
情况2 电梯停在非平 层区域且电梯有电
情况3 电梯停在非平层区域 且电梯无电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
单元3
电梯与自动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