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原理及其应用Made by me第一章、概述1、完整的创新过程准备期:发现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参考别人或前人的有关知识,经验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
酝酿期:冥思苦想,对问题进行各种试探性解决。
明朗期:在上一阶段酝酿成熟的基础上豁然开朗,产生了灵感或顿悟。
验证期:对得到的新想法进行验证和检验。
2、想创新就必须有坚定不移的创新目标,在大脑中形成潜意识或者创新欲,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对事物或现象有特殊的敏感,用创新的眼光去看人们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或新奇陌生甚至不起眼的小东西。
3、创新性研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传记法比较研究法创新案例研究法第二章、创新思维基本方法一、逻辑思维1、有步骤的对事物进行分析,或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从而形成新的认识。
2、特点:周密严谨不能出格3 、形式逻辑思维:包括演绎,归纳,类比,它严格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
辩证逻辑思维4、强化方法:①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不但具有无限的复杂性,更重要的还表现在他们具有多层次性。
要深刻的认识事物,透过直接的现象看出事物的本质,分析事物内部深层次的矛盾。
②在创新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困难,发现不了主要问题,或者是提供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也就是出现了僵局。
辩证思维可以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认识出发,从正反两个方面切入,分析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抓住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
③由浅到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多进行总结概括。
④认识到同一原因可以引起不同结果,同一结果也可由不同原因引起。
二、发散性思维1、突破思维的广度,不要局限于一个圈子,多维。
2、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3、从多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即可发挥思维的活力与创造性。
4、侧向思维:从其他领域,其他专业寻找答案。
5、特点:①流畅性:能够举一反三,迅速沿着一个方向发散出去,如在考虑石头的作用时,可以想到石头可以用来做建筑材料,可以做茶几…..由此联想开来。
②独特性: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这需要大量的知识与经验。
③变通性:克服人们头脑中自己设置僵化的思维框架和陈旧的观念,按照新的方向来思索。
6、强化方法:拓展思维广度,在数量上增加思维的结果,增加思维的对象。
①功能扩散:以某种事物的功能为扩散点设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如:尽可能多的想出使脏衣服去污的方法。
②结构扩散: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如:尽可能多的列举出具有“立方体”结构的事物。
③形态扩散:以某事物的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明暗等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可能性。
如:尽可能多的设想出利用红光或辣味可以做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④方法扩散:以解决问题或制造物品的某种方法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如:尽可能多的想出利用“钻”或“爆炸”的方法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三、逆向思维1、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事物。
如:人上楼梯,走楼梯是人走楼梯不动,而反过来坐电梯是人不动,电梯走而已。
2、方式①过程逆向:将事物的作用过程进行颠倒,使得人们对它的态度和认识产生改变。
②条件逆向:事物和问题都依赖于一定的内外条件,其中某个重要的条件一旦逆转,必将引起事物和问题发生相应的改变,这样就有可能获得对事物的新认识,想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如:处理污水时本是使悬浮物沉淀,但逆向处理是使悬浮物上浮后处理掉。
③方式逆向:事物都有自己的作用方式,如果从其中出发,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某一事物起作用的方式进行逆向,就可能引起使该事物的性质特点或作用相应的发生改变。
如:火箭倒发即成为“钻地火箭”,可用于挖洞等。
④结果逆向:对具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之间,从作为结果的事物乙出发,倒回去思考作为原因的事物甲,以及事物乙产生发展的过程。
3、在众多的创新技法中,有一条共同的基本技法,就是将将见到的大的东西反过来想想,把它变小会怎样?见到长的东西反过来想想,把它变短怎么样?见到空心的东西反过来想想,把它变成实心的怎么样?如:戴维根据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电能的原理,认为电能也能转化为化学能。
4、强化方法:向传统宣战,异想天开,别出心裁,打破常规,甚至倒行逆施。
四、灵感思维1、具有突发性,一般突然产生。
2、瞬时性,随身携带小本子和笔,随时捕捉灵感。
3、诱发灵感的方式:卧床思索,散步,听音乐,阅读,与人交谈。
4、把握灵感思维的条件:需要有能进行创新思考的课题;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经验;要对问题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并且思考受阻;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
5、长期积累,偶而得之。
五、联想思维1、分类:①相似联想:指联想物与触发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或多种相同而有明显属性的联想。
如:仿生学创造。
②对比联想:指联想物与触发物之间具有明显相反性质的联想。
如:看到白色想到黑色。
③接近联想:指联想物与触发物之间存在很大关联或关系极为密切的联想。
如:看到教室可以联想到黑板,桌子,课本等。
2、强化方法:要养成想问题的习惯,联想的范围要广,深度要大。
如:从落地扇具有可调节性而联想发明了升降篮球架。
六、幻想思维幻想从现实出发而又超越现实,可以使人思路开阔,思想奔放。
如:古人幻想:飞天,千里眼,顺风耳等现在都在一一实现。
第三章、创新思维技法通过对创新发明案例的分析,总结而对创新规律总结与认识。
一、智力激励法一般以会议的形式,让所有参与者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当中,大胆设想,无所顾忌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自由讨论,借此达到互相启迪,互相激励,互相修正的目的。
使各种创造性的设想产生共鸣,进而诱发出更多新见解,新观点,最终获得具有可行性的创造性设想。
如:用此法讨论如何改进碗。
二、题目问答法1、设问的方法很多,5W2H法最为实用。
即:①为什么需要革新(why)?②革新的对象是什么(what)?③从什么地方着手(where)?④什么人来承担任务(who)?⑤什么时间完成(when)?⑥怎样实施(how)?⑦达到怎样的水平(how)?2、设问法的种类较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检核表法”。
这是针对创造性目标从多方面用一览表列出一系列思考问题,然后逐个加以讨论,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
①现有发明成果有无其他更多的用途?或者稍加改变之后有无别的用途?如:有人把电吹风用于烘干被子,结果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被褥烘干机。
这一设问要求人们对现在事物的固定功能进行怀疑或遐想,只要突破“功能固定”论,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创造。
②过去有无类似的东西?有什么东西可以模仿?能否在现有发明中引入其他创造性设想?如:从普通火柴发明了磁性火柴,保险火柴等。
③现有发明能否改变形状、颜色、声音、味道或制造方法?如:一位制镜商将平面镜的形状改变成多种曲面,制成了哈哈镜。
④现有东西能否扩大使用范围、增加功能、延长寿命?能否添加部件、增加长度、提高强度?如:在牙膏中加入药草即可治疗某些口腔疾病。
⑤能否将现有东西缩小体积、减轻重量?能否省略一些部件?能否进一步细分?如:有的纸厂把大包的纸巾改成小包的便于携带,这种“缩小”也打开了商路。
⑥能否用其他产品、材料或生产工艺、加工方法替代原有的产品或发明?如:用于替换的人造大理石。
⑦能否将现有的发明更换一下型号或更换一下顺序?如: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将会更完美。
⑧能否将现有发明、产品或工艺颠倒一下?上下颠倒、内外颠倒、正反颠倒等都有可能产生新的效果。
如:大炮向地上打出去便可以打洞。
⑨可否将几种发明或产品结合到一起?如:把几种材料合在一起变成复合材料。
实例:铁锤、铰钳、扳手是电工常用的工具,但是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如果全部带上会麻烦而且繁重,于是有人把三者结合而发明了多功能的铁锤钳。
三:联想创新技法1、概论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即由此及彼的过程。
柏拉图三大定律:相似率、对比率、接近率。
八大联想方式: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强制联想、离奇联想、质疑联想、审美联想。
2、几种联想创新法①类似联想创新法运用物与物之间的类似点进行联想,开发性地重新组合既有设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加以调整、改造、完善,构成一种崭新的创新设计。
类似联想的步骤可以如下:01任意选择一种实物,如一幅图、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你所选择的项目与你要解决的问题相差越远,激发出创新观念或独特见解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02 详细列出你所选择的项目属性。
03 想出你的问题与你任意选择的项目属性之间的相似之处,用新观念、新见解去打开禁锢头脑创造力的枷锁。
注意:要全面分解和综合不同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和区别,找出相近或相似之处;要从实际出发或以异质同化为主,或把异质同化和同质异化结合起来;运用矩阵排列组合,优化各种类似联想设计方案。
②类比联想创新法借助两个事物之间构成的具体对象的某种同构关系,直接从一个对象的已知属性,推导出另一个对象对应的未知属性。
在这里,它只是涉及两个同构事物组成元素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基本关系之间并列的对应关系。
例子:01: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看到班上很多同学共用一个篮球架练习,于是想设计一个同时可供多个同学训练的篮球架,他从吃饭的桌子上得到灵感,设计了一个四面的篮球架。
02:由海绵的多孔状结构联想到类似材料从而发明了泡沫塑料。
03:模仿手捏成拳头发明了锤子。
常用的类比联想的方法:01:直接类比法:在自然界或已有的成果中寻找与创新对象相似的东西。
如利用仿生学原理设计飞机外壳。
02:拟人类比法:从人体本身得到想法。
如机器人的设计。
③对比联想创新法对比联想是指在头脑中可以依据事物之间在形状、结构、性质、作用方面存在着的互不相同或彼此相反的情况进行联想,从而引发出某种新的设想。
在客观事物间,普遍存在着相对或相反的关系,事物的内部普遍存在着既统一又对立的两个方面,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这种相对或相反关系进行联想,可以帮助人们由一个事物,很快的想到与之相对或相反的另一个方面。
例如,由大想到小,由长想到短,由黑暗想到光明,由宽想到窄,由手想到脚。
由金属想到非金属。
例子:铜的氢脆现象使铜器件产生裂纹,令人讨厌。
都想克服这一问题。
可是有人却偏偏往相反的方向想,于是发明了制造铜粉的技术。
三、组合创新法1、概述:就是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产品或技术进行适当的结合,形成新的产品或者技术。
组合是任意的,各种各样的要素都可以进行组合。
例如,不同的功能或目的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组织或系统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机构或结构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物品可以组合,不同的材料可以组合,不同的技术或原理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方法或步骤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颜色、形状、声音或味道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状态可以进行组合。
组合的类型大致分为五类:①主体附加。
在原有物体的基础上加一个附件,从而补充、完善和扩大原有物品的功能。
如:在冰箱壳上附设出水装置,可以直接取用冰箱内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