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水循环和洋流专题训练(精华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水循环和洋流专题训练(精华版)含答案

水循环和洋流专题训练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树皮覆盖层种植土层砂层砾石层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 种植土层和砂层C. 砂层和砾石层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 调节局地小气候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5.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读我国某区域河、湖多年平均水位(海拔)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据此完成6-7题。

6.该湖泊面积最大出现在A.8月B.9月C.10月D.12月7.依据图文信息可判断该区域河、湖A.可能位于云贵高原B.可能位于黄土高原C.-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D.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世界各国正在推广屋顶绿化,这是一种在屋顶上种植植物的环保设计技术,据此回答6-7题。

8.屋顶绿化的功能是A.降尘减噪,治理雾霾B.提高经济收入C. 保温隔热,降低能耗D.提高土地利用率9.屋顶绿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A.降水量增多B. 调节水汽输送C.蒸发量增大D.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是指河流某处水面的高程,河流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二者是研究河流冰文的重要基础。

下表是我国东南沿海某河流下游一水文站同流量的水位变化情况,据此完成6~7题。

10.推测该河下游A.含沙量增大 B.流速增大 C.河床持续下切 D.水位季节变化增大11.针对该河段水位变化带来的危害,最可行的防治措施是A.严禁下游大规模采砂 B.拆除上游大坝C.加强水质的监测 D.加固堤坝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流域升温明显,年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

读“克兰河上游某水文站不同年代际(年代际变化指年代和年代之间的比较.每10年为一个年代。

)年内径流过程变化”图,据此完成10-11题。

12.关于克兰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的水汽源自东南季风B.地处内陆,属于内流河C.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D.径流量春季大于秋季13.20世纪90年代较70年代A.河流洪峰推后B.河流洪灾减轻C.流域融雪提前D.流域春旱加剧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水文站的水文资料统计图。

读图完成11~13题14.在径流量相对大的两个年代A、水面高,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B、水面低,流水的沉积作用强C、水面低,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D、水面高,流水的沉积作用强15.据材料分析该水文站所处河段,在2003年后最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径流量逐年减少B、河流含沙量逐年增大C、水污染严重D、洪涝灾害加剧16.下列措施能遏制水面海拔高程这种变化趋势的是A、在水文站以上河段流域退耕还林还草B、跨流域调水C、疏通河道、加固河堤D、在水文站以下河段修建水库下图为长江上游宜昌水文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关系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7.①阶段→②阶段→③阶段,长江上游(宜昌站)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是A.有所增大 B.比较稳定C.周期波动 D.明显减少18.较之②阶段,③阶段长江上游(宜昌站)年输沙量变化显著,主要原因是A.上游径流量大幅减B.上游干支流沿岸地区修路等工程建设C.中下游地区退田还湖D.上游干支流上一些大型水库的建成蓄水山前侧向径流量,也称侧向流量,是指山丘区地下水以地下潜流形式向平原区排泄的水量,主要分布于山区与山前冲积扇的交界带。

它既是山丘区地下水的侧向排泄量,同对又是平原,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量,是一种重要的地下水资源。

下图为我国某流域某年水量平衡示意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9.该流域水量在5、6月份存储量出现亏损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干旱少雨,灌溉用水量大B.气温回升较快,蒸发量大C.地表积雪量少,融雪量小D.地表径流量少,雨水入渗量小20.近年来,该流域侧向流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升高,水位下降 B.过度灌溉山前平原C.过度开采山前地下水 D.过度砍伐山区植被读图,回答38-40题。

21.如果该图表示水循环模式,则A.到达上游城市的水量大于环节①水量B.环节③通过下渗过程转化为地下径流C.环节④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D.环节④与环节③时间变化特征完全相同22.如果该图表示我国某流域经济活动模式,则A.河流上游城市交通通达度好,获得投资多B.河流中游城市资源较充足,城市潜能最大C.河流上中游城市以输出高新技术产品为主D.河流下游城市间联系紧密,市场更加广阔23.从流域发展角度分析A.上游城市重点治理的是洪涝灾害B.下游城市重点进行河流的梯级开发C.中游城市应积极承接下游城市产业转移D.上游城市应利用城市化尽快推动工业化水平衡是某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水量收入与水量支出之差,等于储水变化量(收入大于支出为正值,收入小于支出为负值,收入等于支出为零)。

读图,回答7~9题。

三峡库区流量收支时间变化图24.三峡库区水位基本不变,维持在低水位状态的时段在A.2~5月 B.4~7月 C.6~9月 D.10~12月25.三峡水库对鄱阳湖补水的时段在A.4~7月 B.7~10月 C.10~12月 D.12月~次年4月26.每年都要将三峡水库的库容腾空(水位由175米降至145米)的主要目的是A.增大水库调蓄洪水能力 B.增大库区水面保障生物繁殖C.冲刷沉积于水库的淤泥 D.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 年、第6 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7~8 题。

27.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 第6 年的流量峰值大B. 第1 年的流速峰值小C. 第6 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 第1 年的河流径流量大28.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 蒸发B. 下渗C. 蒸腾D. 地下径流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7~9题。

29.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30.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1.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的埋藏深度。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1970年以来的地下水埋深及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9~11题。

3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江淮平原 D.江汉平原33.据图推断1985年前后该地区A.气候变干,降水减少 B.人口增加,经济增长C.城市数量急剧扩大 D.气温升高,蒸发加大34.根据1995年以后的地下水位及地面沉降变化情况,可推测该地区实施了A.退耕还林 B.工业结构调整 C.跨流域调水D.限制利用地下水屋顶农业指利用有限的屋顶空间,经改造后发展农业生产,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途径之一。

右图为屋顶农业的一般设计方案。

读图回答1~3题。

35.屋顶农业设计中,X层的主要作用A.提供植物养分B.防楼面渗漏C.清洁和过滤D.排水和蓄水36.城市屋顶农业生态意义不明显的是A.净化空气B.降低城市热岛效应C.减轻雾霾D.节约用能37.制约城市屋顶农业作物生长的因素A.干旱、风大B.化肥、农药使用量大C.病虫害多D.光照充足下图中甲半岛近海受离岸风的影响涌升流活跃。

据此完成5~7题38.图示盛行风向发生的季节及成因A、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冬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D、夏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39.甲半岛沿海地区分布有条带状热带沙漠气候。

其成因是①冬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②夏季受离岸风的影响③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④受沿岸寒流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0.据材料信息推断甲半岛近海域A、形成世界重要渔场B、海底油气资源蕴藏丰富C、海上交通运输繁忙D、海底地势起伏大下图为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41.图示大洋环流是A.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B.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C.南太平洋的大洋环流D.夏季的北印度洋环流42.该大洋环流的驱动力是A.夏季风和冬季风 B.水平补偿流C.东北信风和盛行西风 D.地转偏向力洋流模式图可以反映出世界洋流分布的总体规律,有人将其画成如右示意图。

回答6、7题。

43.有关世界洋流分布特点及成因的归纳,正确的是A.南北纬30°附近大洋东部均为暖流 B.①处洋流由信风吹动形成C.④洋流还有上升流补充 D.各洋流的位置基本不变44.下列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可信的是A.①处大陆沿岸多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英国开往美国的货轮常选择②处航线C.①②处洋流可向高纬度海区传递热量D.④⑤洋流的交汇处常形成大渔场读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及甲地沿纬线方向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图,完成9-10题。

45.图中洋流可能位于A.美国西部海岸B.日本东海岸C.莫桑比克东海岸D.澳大利亚西岸46.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海轮沿洋流北上航速减缓B.利于渔场的形成C.促进同纬度海陆间大规模水热交换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下图中L为海岸线,P、Q为洋流。

读图完成22~23题。

47.若经过甲地的经线约为70°,则有关洋流P的说法,错误的是A.影响大陆沿岸荒漠的南北延伸 B.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C.冷海水上泛,形成著名渔场 D.该洋流可能是本格拉寒流48.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120°,则有关洋流Q的说法,正确的是A.活跃了海陆间水循环 B.缩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C.可能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D.沿岸受其影响,终年高温多雨图6和图7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