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经院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初试+复试)

北大经院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初试+复试)

北大经院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初试+复试)
编辑:凯程考研
初试经验
我正式开始复习考研是从8月份开始的,7月份回家修整了一段时间,也看了一些数学,算是为8月份做一些铺垫。

8月份开始,我每天分三个时段学习:早上7点起床,8点图书馆开门后就开始复习,11半到12点之间去吃饭,之后会回宿舍休息一个小时,下午2点到2点半之间开始下午的学习,6点左右去吃饭、洗澡,晚上7点开始晚上的学习。

前期为了让自己逐步适应这种学习强度,晚上会稍微早一点回去,每周会安排一天时间休息,后期一般都在9点半结束,两周安排半天休息。

作息时间因人而异,不用刻意追求超长的学习时间,保证学习效率是最重要的,例如一些同学没有中午午休的习惯的话可以减少中午的休息时间,但不要强迫自己在状态不好的时候学习。

当然规律的作息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状态不好的时间,另一方面就是调整好心态,不要受周围保研、出国、就业同学的干扰。

科目安排方面,我上午复习英语(主要是单词以及一些固定搭配用法)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之后全部时间复习数学;下午复习专业课;晚上复习政治以及英语(以做题为主),时间大概各占一半。

这样的学习安排也是根据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后得到的,比如我晚上的学习效率比较低,所以会把政治和英语放在晚上,之后会在单科经验中详细叙述这一部分。

政治
政治紧紧跟随肖秀荣老师的步伐就可以,多多关注老师的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他会根据每年的热点重点事件给出一个他认为合适的复习安排,据说今年本科思政教材有比较大的修订,一些重要提法会有所改变,所以建议大家多多关注他的微博。

用书方面也基本都是肖秀荣老师的系列教材,《精讲精练》《1000题》《形式与政策》《8套卷》《4套卷》,另外我还用了风中劲草。

前期的复习(暑假期间)就是看肖老师的基础课视频同时看《精讲精练》,重点是熟悉政治的专业提法,暑假期间我是把这部分的复习放在下午的,是一天复习中最轻松的时候,大概
看1-1.5小时。

基础课我花了很长时间看完,当时看完之后觉得效果不好,好多知识点又忘了,但是这其实就是一个熟悉的过称。

大概9月份我又把《精讲精练》过了一遍后9月底10月初开始做1000题(这时就把政治放在了晚上,不会花费太多时间),之后就根据《8套卷》《4套卷》出版进程开始一些背诵。

《4套卷》要预留充足的时间背诵,可以应付考场上的许多大题,但是马原部分要自己建立框架(参考肖老师),能够熟练列出基本知识点。

只要认真复习,大家政治的主观成绩不会有太大差距,决定最终成绩的主要是客观题,这一方面比较看运气,另一方面就是基础是否扎实,所以前期看《精讲精练》的过程尽量不要省去,多积累一些。

整体来看,在11月底一直到考试前,政治才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一段时间的记忆决定你考场上的发挥,因此这一段时间应该多给政治一些时间。

数学
数学在任何年份都是决定考研能否成功的重要科目,也会是考研复习期间占据大量时间的一个科目。

2018届考研数学普遍偏难,但即便是这种情况下,经院好多同学的数学都在130甚至140以上,因此一定要重视数学的复习。

前期复习不需要看课本,可以直接看数学全书,我使用的是李正元粉色的全书,也有同学用李永乐红色的全书,我不太清楚区别,这里就不做推荐了。

全书我大概看了两次半,前两次就是在暑假和9月份,10月份开始做真题并针对性得翻看全书。

全书中的方法可能不能一次性掌握,所以重复是最有效的方法。

数学复习中做题是非常重要的,先做早期的真题,到11月份可以真题和模拟题夹杂着做,最近年份的真题可以留到最后模拟。

我大概是10月中旬才开始做真题的,感觉稍有些晚,因为按照每天一套题的进度,到后期有一些模拟题还是没有做完。

从今年的考试风格来看,模拟题挺重要的,市面上有的模拟题都可以拿来做一做,这里比较推荐合工大5套卷。

不过2019届考研数学难度应该会有所下降,基础同样重要。

做题过程中最好严格按照考研时间来,并把错题摘抄出来。

英语
我的英语成绩不算高,大家可以借鉴英语成绩高的大神的经验,但是我认为英语是应该最先开始复习的一门课,包括词汇与语法,使用单词书或者APP记单词都可以,英语二相对于英
语一再题目设置上没有那么多的误导,所以读懂文章非常重要,因此单词和语法是比较重要的。

我从9月份开始做真题,先从英语一的阅读开始,每天一到两篇,卡时间做,做完后把不认识的单词都查出来记忆。

10月底我开始每周选择一个时间(也是晚上,下午专业课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只能牺牲政治的时间了)做一整套英语二的试卷,如果还没有复习写作,可以先不写作。

关于写作的复习我自己开始得太晚,导致后期我不得不早起半小时背范文,还是挺难坚持的,所以建议大家早一点开始写作复习,背一些范文尤其是一些固定的开头结尾,同时可以多多打磨自己的书写。

专业课
专业课方面涉及的科目很多,从历年考试来看,包括投资学,公司理财,计量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权益证券估值,固定收益证券,金融衍生工具。

前五个科目几乎每年都考,后三个科目在不同年份也有涉及,但不是每年都考。

所以复习中重点可以放到前五个科目,后三个要把一些重要知识点学习一下(如债券的估值与久期,PE、PB、PS 估值,DDM估值,期货与期权,FRA与欧洲美元期货等等)。

前五个科目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相对考察较为简单(不确定2019年会怎么样),目前来说用数三的知识可以解决,但是建议看一看茆诗松的书,一些特别偏的知识点不需要掌握,可以着重看一些证明。

重点可以放在剩余的四门课程中,由于我本科是金融学,所以我开始复习是以之前上过课的课件为主,基本可以覆盖到大部分重要知识点,可以把这些知识点结合自己的理解都记录到笔记本上,最后总结出一个包含所有科目的笔记本,便于最后的复习。

博迪的《投资学》与罗斯的《公司理财》可以有重点得看书并且完成所有课后习题,虽然近几年出自这两本书的原题越来越少,但是把一些典型题目的思路理清楚依然非常重要。

古扎拉蒂的《计量经济学》我认为应该认真阅读,包括上册的全部内容以及下册的15章与17章,把书中出现的公式结论都认真推导,这一部分出证明题的可能性很大。

之后可以继续看李子奈的《计量经济学》,但重点是配套的习题册,题目比较典型(涉及矩阵的部分可以不看)。

但是从金融时间序列的角度来看,这两本书涉及的内容都不够,可以另外选择一本专门介绍金时序的书,因为我本科期间有学习相关课程,所以我基本是按照老师课件复习的,今年的专业课题目中已经涉及到了GARCH模型,而这部分中可以考察的内容还比较多,因此
我认为可以重点复习,同样要把各种推导都弄明白,以及ARMA模型与ARCH、GARCH模型之间的关系。

另外宋逢明的《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涉及到投资、公司理财与衍生品的许多内容,可以帮助更好得理解这些内容,拓展深度。

从今年的考试来看,想完全预测到原题基本不太可能,因此打好基础最重要,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如果题目偏难,那么过程分是会给的,也就是说即使不会做的题目,也要尝试多写几步。

经院的专业课确实难度较高,大家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时间与精力。

复试
经院的复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准备,但是大部分人都缺乏基本的面试经验,在准备过程中难免无从下手,所以我选择了凯程帮助我准备复试。

凯程会有大约一周多的封闭式集训专门进行4-5次模拟面试,可以基本覆盖我们在面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礼仪举止、谈吐手势方面的问题,还会帮我们不断完善简历,这对于以后求职、找实习也很有帮助。

由于北大经院会公布初试排名,所以大家知道排名比较稳健后建议尽早报班,可以提前学习一些热点方面的视频课,对于后边面试以及准备专业课方面的问题会有很大帮助,凯程这边的视频课非常值得看,尤其是武玄宇老师的金融热点课,可以帮助初试没有接触过货银、国金的我们尽快熟悉这些专业知识,但是消化这些课程确实需要一段时间。

专业课准备过程中也不能单纯关注热点问题,还要理解国金与货银的重点理论,我今年抽到的问题“你认为货币政策调整需要考虑资本市场波动吗”“国际收支如何影响货币供给”都是比较偏学术的。

翻译方面是专业论文的节选,主要是需要对一些专业词汇有所了解,如果有阅读过一些英文原版金融教材会有一定帮助。

总之面试过程中要放松心态,把自己知道的告诉老师就可以了。

复试在凯程培训的同学挺多的,通过这个机会大家也可以提前看到自己竞争对手的水平,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提高,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沟通平台,多多交流就会发现大家都超级NICE,在面试当天看到熟悉的他(她)们也会非常亲切,有助于放松心态哈哈。

考研确实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只有考过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困难,但是考研确实可以帮你有所成长,可以帮你提升平台,因此如果下定决心考研,就要坚持下去,做好规划,希望大家都能在明年获得理想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