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与常见疾病预防复习扌旨导1、亚健康状态2、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 1946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圧:“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而,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巧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3、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
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英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而。
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
就是说能以正常稳立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
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冇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髙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上述两个方而即构成了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标准有哪些?世卫组织确泄人群健康十项标准:有充沛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繁忙的工作。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能抵抗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适中,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宜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和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顒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岀血现象。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2、预防亚健康的“十字”方针有哪些?(1)“平心”,即平衡心理、平静心态、平稳情绪(2)“减压”,即适时缓解过度紧张和压力(3)“顺钟”,即顺应好生物钟,调整好休息和睡眠(4)“增免”,通过有氧代谢运动等增强自身免疫力(5)“改良”,即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从源头上堵住亚健康状态发生3、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一个人在大部分时间里能够符合下列10条标准中的大部分,心理即处于健康状态:(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对生活的理解切合实际。
(3).不脱离周用的现实环境。
(4).能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岀适度的评价和估计。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产生“亚健康”状态的十大原因1、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办公室桌子靠桌子,使人们生活工作的物理空间过份窄小,独立的空间往往成为箸望。
2、气、垃圾、工业、噪音及射线等等污染,严惩损害人们的生存环境,宁静祥和的环境往往被喧盟和污浊所代替。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收入逼迫人们过份地劳作,出现身心情“透支”现象:金钱往往逼迫人们成为它的奴隶。
4、竞争的年代、改革的年代,人们面临着被“炒觥鱼“和下岗的威胁,为了保持岗位,不得不承受越来越重的压力,陷人越来越多的矛盾。
5、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变化加速,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必然的要求,因此,学习新知识,创造新思维,成为人们越来越重的压力和负担。
6、由于种种利益交织冲突,社会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使得每个人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谨慎和困难。
7、机械化、形式化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占去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空乏,孤独成为人们生存的显著特征。
8、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变性,给人们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的稳左性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冲击,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薄弱,情感受挫的机会增多,从而降低了人们对感生活的信心,影响了人们情感生活的质量。
9、我们自身的某些不足和遗憾,往往成为自我折磨的理由。
10、躯体生命的偶然性和暂时性,在深层次上淡弱人们奋斗进取的激情,荒诞、无谓,往往成为人们对生命真谛的体验。
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很重要。
那么怎样做到合理膳食呢?我认为,用五个数字,即“一、二、三、四、五”就可以概括。
什么是“一”呢?每天喝一袋牛奶。
我们中国人膳食有很多优点,但缺钙,中国人差不多9 0% 缺钙。
缺钙有3个结果:第一骨疼,缺钙的人骨质疏松,容易患骨质增生、腰疼、腿疼、抽筋等毛病,经常浑身疼;第二驼背;第三骨折,一摔骨头就断了。
那么为什么会缺钙呢?因为每日每人需要8 0 0毫克钙,而我们的膳食里仅有5 0 0毫克钙,而每袋牛奶约有3 0 0毫克钙,所以要喝一袋牛奶,正好补齐每日需要的钙量。
牛奶从什么时候开始喝呢?从1岁开始。
喝到什么时候呢?直至终身都要喝奶。
二战前的日本人因身材矮小被戏称为“小日本”,而现在日本人变了,同龄的中小学生,日本孩子的平均身高超过北京孩子。
原因很简单,二次大战后,日本政府每天中午给学生免费供应一袋牛奶。
所以日本有句话:“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
牛奶什么时候喝好呢?睡前喝好。
因为孩子长个子时,白天不长,晚上入睡儿小时后,生长激素开始分泌,所以睡觉前喝奶,如果喝完奶后能再吃一片I 0 0毫克维生素C和一片复合维生素B(3岁以下上述两种维生素每种半片就够),这个孩子不但身高、体重好,而且抵抗力强,感冒、扁桃腺炎、肺炎、发烧之类的病都难上身,一路健康成长。
每天一袋牛奶,再加一片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 1元钱就够了。
有人说,我们发现很多人一喝牛奶就腹泻,那怎么办呢?改喝酸奶就行了。
那不爱喝酸奶怎么办?喝豆浆,但是要两袋豆浆,因为豆浆里钙的含量是牛奶的一半。
“二”是什么意思呢?“二”是2 5 0〜3 5 0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3 0 0〜4 0 0克主食。
这不是固定的,比如有些年轻人干活挺重,一天就要7 5 0克。
有些女同志呢,胖胖的,工作量很轻松,不用3 0 0克,一天1 5 0克就够了。
调控主食可以调控体重,是最好的减肥办法。
最科学、最顺利的减肥法,叫做“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广东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广东人特别爱煲汤,饭前喝汤,汤到胃里,通过胃黏膜,再通过神经反射到脑干食欲中枢,就能使食欲中枢兴奋性下降,食量就自动减少I / 3 ,而且吃饭变慢;如果没有汤,你就拨点菜用开水冲一冲变成汤,先把这个汤喝了,立刻能使食欲下降。
我们北方人不一样,北方人饭后喝汤,越喝越胖。
为什么呢?方法错了,吃饱饭再喝汤,把胃撑得很大,乂加上汤里有脂肪、肉片、鸡蛋等,乂补充了热量,所以“饭后喝汤”,“越喝越胖”,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三”是什么意思?三份高蛋白。
人不能光吃素,也不能光吃肉。
蛋白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三份至四份就好,不多不少。
一份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一个大鸡蛋,或者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二两鸡或鸭,或者半两黄豆。
一天三份。
比如说早上吃一个荷包蛋,中午吃一个肉片苦瓜,晚上吃二两豆腐或二两鱼,这一天三份至四份的蛋白质不多不少。
蛋白质过多,消化不良,造成肠道毒素太多。
蛋白质太少了也不行。
人不能天天吃肉、顿顿吃肉。
那么,什么动物蛋白质最好?鱼类蛋白好。
人吃鱼越多,动脉粥样硬化越少,冠心病、脑溢血越少。
植物蛋白以什么最好呢?黃豆。
黃豆蛋口不但是健康食品,对妇女特别有益,能减轻更年期症候群。
“四”是什么意思呢?四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有粗有细是粗细粮搭配,一个礼拜吃三四次粗粮,玉米面、玉米、红薯这些粗细搭配营养最合适。
不甜不咸是指“清清淡淡才是真”。
北方人患高血压病的多于南方,是因为口重。
口前北京人日均食盐1 2〜1 4克,其实6克就行,起码要减少1 / 3。
“三四五顿”是指每天吃的餐数。
绝对不能不吃早餐。
我想重点讲讲“七八分饱”。
吃饭一定要吃七八分饱。
记住这一句话就可延年益寿。
古今中外,延年益寿的办法不下儿口种,但都效果不佳。
真正公认而有效的能够延年益寿的办法就是一种,我们叫低热量膳食,说白了就是“七八分饱”。
美国有个很著名的专家来中国讲过学。
有一次讲完课,他说:快要到2】世纪了,希望人人健康,我送你们两句最重要的话,比一切药物都好。
哪两句话呢?第一,“吃饭七八分饱”。
意思是说当你离开餐桌时还有点饿,还想吃,这就是七八分饱。
第二,“爬楼走路慢跑”,就是说平常出动时多走路,住高楼不坐电梯经常走着上去。
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就是步行,能预防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
“五”是什么意思?就是5 0 0克蔬菜和水果。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患癌症。
怎样才能不得癌症呢?预防癌症的最好办法,就是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和水果有一个特殊作用就是防癌,能减少一半以上患癌症的机会。
四、案例分析1、请根据案例论述哮喘病、脑溢血、中风、心脏病四种常见的老年突发病急救常识?(1)李大伯长年患有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一次,因天气骤冷,李大伯突发哮喘病,呼吸困难,苴子见状赶忙将他背到医院抢救,然而,被背到医院时老人已停止了心跳。
据医生分析,是“背送“这一不当的急救转移行为加速了李大伯的死亡。
答:哮喘病一背不得专家告诉我们,哮喘病发作时,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胸腹部的呼吸肌会最大限度地工作, 以缓解体内重要器官的缺氧。
如果此时采用“背送“的方法,正好压迫了患者的胸腹部,限制了患者呼吸肌的运动,因而可导致患者体内的进一步缺氧,甚至会造成其呼吸衰竭、心跳停止。
正确应对老年人突发哮喘的方法是:让想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姿势,将英领扣、裤带全部松开,并淸除其口中分泌物,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若身边有气管扩张气雾剂应立即让患者吸入)。
待患者病情稳左后,应用担架或靠背椅将其送往医院(2)住在农村的刘大妈一直患有髙血压,平时偶尔会感到头晕。
一天,刘大妈突然感到头晕得厉害,并开始剧烈地呕吐,随后出现了半侧肢体瘫痪,倒地不起。
家人赶忙用拖拉机将刘大妈送往医院。
但因山路崎岖,病人被颠簸半个小时后才被送到了医院,而此时的刘大妈已停止了呼吸。
经医生诊断,刘大妈的猝死是由于她突发脑溢血,加上送往医院的途中长时间的颠簸造成的。
答:脑溢血——颠不得专家告诉我们,老年人突发脑溢血后应尽量使英保持平卧的姿势,避免震动,并应采取就近治疗的原则,不宜长途搬运患者。
如果必须搬运患者,也应尽量保持英头部的稳定,减少英震动。
在搬动的过程中还应将患者的头歪向一边,使其口腔内的呕吐物易于流出,以防止因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而导致患者窒息。
如条件允许在患者刚发病时就应将冰袋敷在患者的头部,以减轻其脑部的水肿。
(3)张大爷是糖尿病想者,一天早晨起床时,就感到手脚麻木,并伴有口眼歪斜,视力模糊和说话不淸楚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