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1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1


棉铃虫 1.成虫 2 .幼虫
发生特点 在我国每年发生3~8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 昼伏夜出,趋光性和趋化性强,对2~3年生的 杨树枝趋性强,有吸食花蜜习性。卵散产于生 长茂密、花蕾多的嫩尖、嫩叶上。初孵幼虫先 取食卵壳,后转移到心叶和叶背栖息,第二天 开始集中在生长点或果枝的嫩尖处取食嫩叶, 第三天开始蛀食幼蕾。3~6龄幼虫食量增大, 除蛀食蕾、花外,还蛀食青铃。幼虫有转株为 害习性。幼虫老熟后多从棉株上落地,入土化 蛹。干旱少雨年份棉铃虫发生为害严重。棉铃 虫的寄生性天敌有多种寄生峰、寄生蝇以及细 菌、真菌和病毒等;捕食性天敌有多种蜘蛛、 瓢虫、猎蝽、螳螂、鸟类等,对棉铃虫的种群 数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形态识别 • 成虫 • 体长15~20 mm,雌虫赤褐色,雄虫灰 绿色。中横线由肾形纹内侧斜伸至后缘, 末端达环形纹的正下方;外横线末端斜伸 至肾形纹正下方。后翅灰白色,脉纹褐色; 外缘有黑褐色宽带,宽带中部有2个灰白斑。 • 幼虫 • 体长40~50 mm,体色有淡红、黄白、淡 绿、黄绿和绿色等类型。体表密生长而尖 的小刺;气门上线成断续白纹。
防治方法
• 1、农业防治 避免连作,合理安排轮作和间套作,避免在各种 寄主间转移为害;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可杀死大量越冬的棉 叶螨,又可减少叶螨的杂草寄主;冬灌可有效降低越冬基数; 晚秋和早春结合整地,铲除沟渠等处的杂草,可有效减少虫源。 • 改善棉田生态环境、控制棉红蜘蛛虫源基数。及时消除田间杂 草 田间和地边的杂草既是红蜘蛛的重要越冬场所,清除杂草, 冬春及生长季节实行空行耕翻,清除棉田及沟边杂草,减少虫 源;水旱轮作,红蜘蛛发生重的棉田应与水稻轮作;控制虫源, 避免在棉田中间套作玉米、大豆、芝麻、瓜类等作物,棉花、 玉米间作田应及时摘除玉米下部老叶并带出田外,玉米、豆类 等作物,成熟后抢收离田;抗旱,干旱年份棉田应及时施肥并抗 旱。 • 2.药剂防治 • (1)种子处理 药剂处理棉种 可选用70%吡虫啉拌种剂 30~42 g,或3%克百威颗粒剂1.5~2.0 kg与棉种6kg拌种。
三、棉铃虫
图7-7 棉铃虫 1.雌成虫 2.雄成虫 3.卵 4.幼虫 5.蛹
棉铃虫Helicouerpa armigera (Hubner.)属 鳞翅目,夜蛾科。在我国各棉区普遍发生。 以幼虫蛀害蕾、花、铃。花蕾被蛀后苞叶 发黄脱落;花器被害后不能授粉结铃;蛀 害青铃造成孔洞,影响棉铃正常生长并诱 发病害,导致烂铃。取食嫩叶造成孔洞或 缺刻,取食嫩尖造成无头棉,影响棉花的 正常生长发育。
• 棉红蜘蛛 [别名] 朱砂叶螨、棉叶螨、红叶螨 • 危害:棉红蜘蛛在棉叶背面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失绿,出 现黄斑、红斑或黄白斑,危害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脱落, 棉株枯死,中后期可造成中下部叶片、花蕾、小铃脱落。 通过爬迁或吐丝下垂随风传播,向四周扩散。棉红蜘蛛繁 殖力很强,一头雌成螨一生可产卵100粒左右,最高可 达700粒。条件适宜时约5天完成一代,一年发生1 0~20代,世代重叠。棉红蜘蛛大发生与作物布局及气 候因素有关,连作田、杂草多、耕作粗放以及与玉米、大 豆、芝麻、瓜类等作物间套作的棉田发生重。气温在2 5~30℃,连续10~15天干旱无雨,棉田相对湿度 在35%~55%时,有利于棉红蜘蛛大发生。6~8月 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下时有可能猖獗危害;月降雨量在 150毫米时会中等发生;降雨量不大,但雨日多、田间 湿度大时发生稍轻;雨量集中,日降雨量在50毫米,伴 有阵风的天气,能使虫口数量减少。
棉花害虫综合防治 一、综合防治策略 综合防治是棉花害虫防治必须遵循的基本策略。要想 协调应用好各种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把棉花害虫控制 在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 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需要根据棉田生态系统的具体特 点,设计出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和符合可持续农业 发展要求的综合防治方案。 二、防治方案设计 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方案的设计需要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 综合防治方案,了解当地棉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组成结构, 明确关键性害虫是前提;探明不同栽培制度条件下棉花 的生长发育特点,把握容易受害的敏感生育期是基础; 发挥各单项措施的累加与兼治作用,简化防治技术方案 是关键。
图7-4 棉蚜 1.有翅孤雌成蚜 2.无翅孤雌成蚜 3.有翅若蚜 4.雌雄性蚜交配 5.棉花被害状 6.性雌蚜产卵
• 棉黑蚜(cotton black aphid)。又名紫团蚜。分布于西北内 陆棉区的新疆、宁夏和甘肃,全新疆都有分布,其中北疆 发生较南疆为重。寄主植物有棉花、苦豆和苜蓿。常群集 在棉苗嫩头、子叶、真叶反面吸食汁液,幼叶弯曲皱缩, 生长点枯萎脱落。由于顶芽生长受阻,造成腋芽丛生,形 成粗短畸形、多枝丛生的棉株,生长停滞15 d以上,致使 棉苗发育迟缓,甚至停滞,霜前花减少,产量下降。 • 棉长管蚜(big cotton aphi d)。又名棉无网长管蚜、大棉蚜。 国外分布于印度、土耳其、伊拉克、以色列、埃及、阿尔 及利亚、苏丹、俄罗斯,国内仅分布于新疆和甘肃。寄主 植物有棉花、苦豆、骆驼刺,也可取食圆叶锦葵、黑绿豆、 蚕豆、木田菁、豇豆、甘草、草藤眉豆、芽豆和绿豆等。 此虫无群集现象,分散于棉株叶背、嫩枝和花蕾上取食, 受害部位出观淡黄色失绿的细小点,叶片不发生卷缩,当 虫口密度大时,造成不结铃或落蕾,为害盛期在蕾铃期。
.
交替使用速螨酮、功夫菊酯、阿维菌素、三氯 杀螨醇、双甲脒等杀螨剂及其复配剂防治,避免产 生抗药性。 药液重点喷在棉叶背面,同时兼顾全株,套种作物也 一并喷到。棉田红蜘蛛发生严重时,应在喷药5~ 7天后再喷一次。转Bt基因抗虫棉对红蜘蛛不具 抗性,仍需重视棉红蜘蛛的药剂防治。 对红蜘蛛进行药剂防治时,除去选择农药种类外,很 重要的一点是喷药的方式方法,据有关人士实践, 一般的害虫是采取逐行逐块流水作业防治,而对红 蜘蛛则应采取划圈喷药防治的方式,如果按常规的 逐行逐块流水作业喷药防治法。其结果用一句俗话 说就是:人还没有红蜘蛛走的快,一遍药喷完了, 一块地也受害了。划圈消灭法是什么意思呢?
棉花病害
棉花苗期病害
我国已知有20余种棉花苗期病害, 其中危害严重的有立枯病、炭疽病、红 腐病等。棉苗受害后,轻者严重影响生 长,重者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成片枯死。
棉花苗期病害
⊙症状 立枯病
就是在红蜘蛛点片发生的初期(从叶面的 失绿变白和变红、叶背的细丝网,可直接 看出发生的范围和面积,立即用喷雾器喷 一个农药包围圈,圈的范围要略大于发生 的范围,然后对包围圈内的作物,进行彻 底喷药,以防红蜘蛛的扩散。至于农药的 种类可选用1000倍液的三氯杀螨醇或800倍 液的乐果或1000-1500倍液的螨卵酯(有 效杀卵剂)或1000倍液的杀螨特进行喷雾。 发生面积大时,可用喷雾、喷粉相结合的 方法,粉用剂如3%的杀螨特或1.5%的乐 果粉。
防治方法
• 1.栽培管理 • (1)推广利用转基因抗虫棉;冬耕冬灌使越 冬蛹死亡,减少田间虫源基数;合理间套种植, 增加棉田天敌;结合农事操作,人工除卵灭幼 虫。 • (2)诱杀成虫 利用黑光灯、高压汞灯、杨 树枝等诱杀成虫。 • 2.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棉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 敌,发挥自然天敌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 • 3.化学防治 达防治指标时,选用50%辛硫磷 乳油,或25%喹硫磷乳油,或2.5%溴氰菊酯 乳油,或5%卡死克乳剂等喷雾防治。
发生特点 • 1年发生12~20代。以雌螨在干枯的棉叶、棉秆、杂草 根际、土块、树皮缝隙等处吐絮结网,聚集成块越冬。 翌年5日平均气温达6℃时,越冬雌成螨开始活动取食; 气温达7~8℃时开始产卵;气温达10℃以上时,卵开 始孵化。第1、2代主要在豌豆、扁豆、小麦等越冬寄主 上生活。越冬寄主衰老时,陆续迁到棉苗上为害。一般 6~8月大量成、若螨从夏季作物上迁入棉田,是各地的 盛发期。棉株衰老时,又逐渐转移到秋播作物和杂草上 为害,并准备越冬。主要进行两性生殖,也可孤雌卵生。 卵散产在叶背或丝网上。扩散和迁移主要靠爬行、吐丝 下垂或借风力传播,也可随水流扩散。在食料不足时, 有成群迁移习性。 • 高温干燥的年份或季节,棉叶螨常大发生。棉叶螨的 天敌有多种草蛉、瓢虫、蓟马、钝绥螨、食虫蝽、蜘蛛 等。
( 2)喷雾防治 在蚜虫数量达到防治指标,而 天敌数量尚不能控制蚜害时,选用20%灭多 威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1.8% 阿维菌素乳油等加水喷雾。
3.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在棉蚜天敌盛 发期,尽可能少施或不施化学农药,避免杀伤 天敌,有利于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二、棉红蜘蛛
图7-6 朱砂叶 螨和二 斑叶螨 1.朱砂 叶螨 2. 二斑叶 螨 3.棉 叶被害 状
朱砂叶螨Tetranyghus cinnarinus(Bois.),属蛛 形纲,蜱螨目,叶螨科。是国内各棉区分布广泛、 危害严重的棉花害螨。成、若螨以口针刺吸棉花 汁液,轻者叶片失绿发红,重者叶、蕾、花、铃 脱落,似火烧状,对产量影响很大甚至绝收。 • ◆形态识别 • 成螨 雌螨体长0.48~0.55 mm,椭圆形,锈红 色或深红色。雄螨略小。 • 幼螨 体长约0.15 mm,圆形,浅红色、稍透明, 具足3对。 • 若螨 体椭圆形,体色变深,体侧出现 深 色斑点,具4对足。
图7-5 棉黑蚜
•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 棉黑蚜 • 棉黑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6~23℃, 低于16℃对有翅蚜起飞不利,高于25℃繁殖 受到抑制。天敌有蚜绒螨、蚜茧蜂、瓢虫、草 蛉、食蚜蝇、蜘蛛等。 • 棉长管蚜 • 棉长管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 27℃,以20~25℃最适宜。适宜的相对湿度 为36%~57%,一般为50%左右。天敌种类与 棉蚜相近。
• (2)内吸性药剂涂茎。将久效磷等内吸性药剂(可 以混入3~5倍废机油作为缓释油),涂于棉株基 部第一层果枝下部主茎的一侧,可防治棉红蜘蛛, 兼治棉蚜与盲蝽。药带宽度依棉株大小而定,一般 7月中旬前在3~5毫米,7月中旬后在5~10 毫米。药剂随棉苗生长,集中在嫩头和新叶,害虫 取食时吸入药液致死。(3)点片挑治。多日无雨、 高温、气候干燥时,密切注意棉田红蜘蛛发生情况。 在点片发生、尚未扩散蔓延危害时,选用高效农药 点片挑治,并适当扩大喷药范围。 (4)喷药防治。 棉田喷雾防治 可选用73%克螨特乳油,或25%喹硫 磷乳油,或20%灭扫利乳油,或15%哒螨灵乳油喷 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