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杠杆与滑轮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 找支点O;⑵ 延长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实线双箭头,过支点垂直于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水平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名称 结 构 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
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 杠杆 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 费力、 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 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二、滑轮 1、定滑轮:
O F1
l1 l2
F2
l1 l2 F2 F1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2、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 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a)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b) F=G/ 2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G物+G动)/2; c)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2倍重物移动的距离S=2 h 3、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 n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F(或拉绳子速度vF)=nhG(或重力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特别注意:1)在计算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n时,也可以根据n(s是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是重物升高的高度)进行确定. (2)规律:若绳子的固定端固定在动滑轮框上,则n为奇数,并且有n=2×动滑轮个数+1;若绳子的固定端固定在定滑轮框上,则n为偶数,并且有n=2×动滑轮个数;从而可确定动滑轮个数,如果需要改变方向则要注意增加定滑轮。(也可以用切割法判断) (3)给滑轮组绕线时,每个滑轮上只能绕线一次,并且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依次绕过,所以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相差不会超过1. 例题,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重物,现用如图6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48N,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水平拉力F为______N。若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则物体 移动速度为 。
考点名称: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1、确定“n”。根据题意确定由多少段绳子承担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
2、确定动滑轮个数。
F1 l1
F2 l2 (1)、当n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 (2)、当n为奇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
3、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口诀:“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1)在不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以动滑轮个数为基数,按“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来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一个动滑轮配一个定滑轮;(但当n为偶数时,定滑轮的个数等于“动滑轮的个数减一个”。 (2)在需要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仍以动滑轮的个数为基数,按“变向加一定”的方法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在“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的基数上,再加上一个定滑轮。)
4、组装滑轮组。口诀:“奇动偶定”。确定好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后,再确定绳子的起始点。 (1)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动滑轮开始,经定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2)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定滑轮开始,经动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滑轮组的绕线问题: 一般来说,在给滑轮组绕线时,首先要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由内向外”的原则绕绳。“奇、偶”是指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动、定” 是指动滑轮和定滑轮。即如果n是奇数,则绳子起始端在动滑轮的小钩上开始绕起;如果n是偶数,则绳子起始端从定滑轮的小钩上开始绕起。需要注意的是:在绕线时,所画的线要直,并且要与两个滑轮外侧相切;在一般情况下,要在最后一股 (最外层)绳子的末端用箭头标出拉力的方向。在中考中此类问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已知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2)未知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3)根据特定要求绕线确定滑轮组绕线时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 “最省力”、“人要站在地面上”、“向上拉”等,还要符合一定的物理情景。
例一条绳子最多能承受1000N的拉力。请设计一个滑轮组,用这条绳子吊起3300N的重物, 画出滑轮组安装示意图。
一.知识回顾 1.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的___叫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曲的。 (2)杠杆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____,可以在棒的一端,也可以在棒上其他位置,用字母__表示。 ②动力和阻力:______叫做动力,而_________的力叫做阻力,动力常用字母___表示,阻力常用__表示。 ③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常用__、__表示,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___的距离。 (3)分类: 省力杠杆:L1 _L2 F1_F2 如________ 费力杠杆:L1_L2 F1_F2 如________ 等臂杠杆:L1 _L2 F1_F2 如________ (4)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指的是杠杆处于__或____运动状态。 ②条件:__×__=__×__ 即公式:__=__。
(2)滑轮组 1优缺点: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优点是既能__又能改变__,不足是要_____。 2省力规律:在不考虑绳子重及滑轮重和摩擦力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______,即F=______;s = _____ 3对于机械,有的可以省力,有的可以省距离,但绝对没有____的机械
例题1、一辆汽车不小心陷入了泥潭中,司机按图3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其中省力的是____________图
例题2.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图4),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
A.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 D. F甲=F乙>F丙
3、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重物,现用如图6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物体与桌面的
摩擦力是48N,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擦,水平拉力F为______N。若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则物体 移动速度为 。 3、如图7所示,滑轮组的下面挂一重1500N的木箱A ,当拉力F增大到 300N时,木箱仍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不计动滑 轮重、绳重和摩擦) ( ) A.300N B.600N C.900N D.1500N
4、如图5所示,当物体A在滑轮作用下沿水平面匀 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甲示数为30N,则测力计乙示数 为 N,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测力计及滑轮重不计)。
5、(长沙市中考试题)在图1—6—6(a)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绳子最省力的绕法。
6(黄冈中考试题)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水平桌面上,现通过一动滑轮(质量和摩擦不计)拉着M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质量可忽略)示数为10N.若在M上加放一物块m可保持M向左匀速运动,需在绕过动滑轮的绳子的自由端施加一拉力,则F′ ( )
A.M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加放m前,M受到10N的摩擦力 C.加放m前,M受到20N的摩擦力 D.加放m后,力F′保持10N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