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A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题满分30分,共6题,每小题5分)
1.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以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2. 人的本质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3. 爱情
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4.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及其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5. 法人
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6. 人身自由(广义)
指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与公民个人生活有关的权利和自由受法律保护。
二、简答题(本题满分30分,共5题,每小题6分)
1. 试分析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①含义: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
②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影响:
a.拜金主义人生观将金钱神秘化、神圣化,视金钱为圣物,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b.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再没有其他的关系。
C.拜金主义是引发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
2.简述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③合理调控情绪
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3.简述集体主义的内涵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
a.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4. 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②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③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④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⑤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⑥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5. 我国《民法通则》中,根据年龄和智力状况,有关民事行为能力有哪些具体规定?
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
b. 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a.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a.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三、论述题(要求有观点有论证举例,逻辑清晰,言之成理)(本题满分40分,共4题,每小题10分)
1. 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①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②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③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请结合自身实际,分析理想信念对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
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它一方面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在大学做什么人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理想信念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
3.谈谈你如何理解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长时期积淀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作用的思想导向。
大学精神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自觉的学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以及敏锐的时代精神。
4.试述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以及大学生应该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①意义:
a.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有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c.法律权威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
②a.努力树立法律信仰(通过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从而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b.积极宣传法律知识(通过宣传,使人们了解、熟悉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
c.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