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结构与性能(第二章力学性能断裂与强度)

材料结构与性能(第二章力学性能断裂与强度)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垮塌后的彩虹桥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断裂现象分类:
– 金属类:先是弹性形变,然后塑性形变, 直至断裂 – 高分子类:先是弹性形变(很大),然 后塑性形变,直至断裂 – 无机材料:先是弹性形变(较小),然 后不发生塑性形变(或很小) 而直接脆性断裂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脆性断裂的特点
断裂前无明显的预兆
断裂处往往存在一定的断裂源
由于断裂源的存在,实际断裂强度
远远小于理论强度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脆性断裂的微观过程
突发性裂纹扩展
裂纹的缓慢生长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电子电器材料
多孔质材料 高温材料 结构材料 玻璃 水泥 耐火材料
光学材料 生物材料
断裂 强度
耐摩擦材料
耐磨损材料
孔洞两个端部的应力几乎取决于孔 洞的长度和端部的曲率半径而与孔洞 的形状无关,根据弹性理论,即:

A
1 + 2
c
A 2
c
近似为 A 2
c a0
裂纹扩展的条件是:
A th
c a0

2 c
Er a0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Er c 4c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A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2.5 断口的宏观特征
材料或构件受力断裂后的自然表面称为断口。 断口可以分为宏观断口和微观断口: 宏观断口指用肉眼或20倍以下的放大镜观察的断口,它反映了断 口的全貌; 微观断口是指用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镜观察的断口。 通过对断口微观特征的分析可以揭示材料断裂的本质。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与材料强度有关的断裂力学的特点:
• 着眼于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区域的力场和应 变场分布; • 研究裂纹生长、扩展最终导致断裂的动态 过程和规律; • 研究抑制裂纹扩展、防止断裂的条件。 • 给工程设计、合理选材、质量评价提供判 据。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断裂理论
§2-6 理论结合强度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断裂强度(临界应力)的计算
• 根据Griffith能量判据计算材料断裂强度(临 界应力) • 外力作功,单位体积内储存弹性应变能: • W=UE/AL=(1/2)P L/A L • =(1/2)=2/2E • 设平板的厚度为1个单位,半径为C的裂纹其 弹性应变能为: • UE = W 裂纹的体积=W (C2×1) • = C22/2E 将该式求导可得:
th/ c
材料
th
c
th/ c
77.6 150 81.4 38.5
Al2O3晶须 5000 铁晶须 奥氏型钢 硼
1540 3.3 1300 2.3 320 240 6.4 14.5
Al2O3宝石 5000 BeO MgO Si3N4热压 3570 2450 3850
64.4 23.8 30.1 100
的碳化物、很软的铁素体等沿晶界分布可以使晶界弱化;杂质元素磷、硫 等向晶界偏聚也可以引起晶界弱化。应力腐蚀、氢脆、回火脆性、淬火裂 纹、磨削裂纹等都是沿晶断裂。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解理断裂、纯剪切断裂和微孔聚集型断裂
按断裂的晶体学特征分类 解理断裂是材料(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如低温),当外加正应力达到 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
第二章 材料的力学性能
脆性断裂与强度
• 断裂行为
• 理论结合强度
• 断裂理论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断裂是材料和机件主要的失效形式之一,其危害性极大,特别 是脆性断裂,由于断裂前没有明显的预兆,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 果。工程断裂事故的出现及其危害性使得人们对断裂问题非常重视。
研究材料的断裂机理、断裂发生的力学条件以及影响材料断裂
固体的强度——固体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
– 按破坏形式分:屈服强度 断裂强度 – 按讨论方式分:理论强度 实际强度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能量守衡理论
• 固体在拉伸应力下,由于伸长而储存了弹性应变 能,断裂时,应变能提供了新生断面所需的表面 能。 • 即: th x/2=2s • 其中:th 为理论强度; x为平衡时原子间距的增 量; :表面能。 • 虎克定律: th =E (x/r0) • 理论断裂强度: th =2 (s E/ r0 )1/2
Griffith断裂理论
应力集中强度理论
• 应力集中
流 体 的 流 动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材料中的裂纹型缺陷:材料中的伤痕、裂纹、 气孔、杂质等宏观缺陷。
裂纹
长度2c 力线n 力管 平板弹性体的受力情况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 • • • • • •
为了传递力,力线一定穿过材料组织到达固定端 力以音速通过力管(截面积为A),把P/n大小的力传给 此端面。 远离孔的地方,其应力为: =(P/n)/A 孔周围力管端面积减小为A1 ,孔周围局部应力为: =(P/n)/A1 椭圆裂纹 越扁平或者尖端半径越小,其效果越明显。 应力集中:材料中存在裂纹时,裂纹尖端处的应力远超过 表观应力。
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晶面或表
面能最低的晶面。 剪切断裂是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分离而造成的滑移面分离断 裂,其中又分滑断(纯剪切断裂)和微孔聚集型断裂。 微孔聚集断裂是通过微孔形核长大聚合而导致材料分离的。由于实际材 料中常同时形成许多微孔,通过微孔长大互相连接而最终导致断裂,故常 用金属材料一般均产生这类性质的断裂,如低碳钢室温下的拉伸断裂。
的因素,对于机械工程设计、断裂失效分析、材料研究开发等具有 重要意义。 断裂是一个物理过程,在不同的力学、物理和化学环境下会有 不同的断裂形式,如疲劳断裂、蠕变断裂、腐蚀断裂等。 断裂之后断口的宏观和微观特征与断裂的机理紧密相关。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2 .4 断裂的分类 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
这是根据材料断裂前塑性变形的程度进行的一种分类。 韧性断裂是指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 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消耗能量。由于韧性 断裂前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有一定的预警,所以其危害性不大。 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 显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通常,脆断前也产生微量塑性变形。一般规定 光滑拉伸试样的断面收缩率小于5%者为脆性断裂,该材料即称为脆性材料; 反之,大于5%者则为韧性材料。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裂纹尖端处的应力集中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裂纹尖端的弹性应力
裂纹尖端的弹性应 力沿x分布通式:
用弹性理论计算得:
Ln Ln
2c

0
x
裂纹尖端处的弹性应力分 布1/2 Ln = {[1+ /(2x+ )] c / (2x+ )1/2 + /(2x+ )} 当 x=0, Ln = [ 2(c/ )1/2+1]
硬木
玻璃 NaC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93 400
10.5
10.5 10

66.0 40.0
SiC
Si3N4烧结 AlN
4900
3850 2800
95
29.5 60~ 100
51.6
130 46.7 ~ 28.0
Al2O3刚玉 5000
44.1
113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Inglis断裂理论
Griffith脆断理论 Irwin - Orowan 理论
th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E a0
根据Orowan 模型,经过推导出:
Orowan
高强度的固体必须要求E、γ大,a小,
模 γ约为aE/100,故理论结合强度可写成: 型 E th 10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断裂强度理论值和测定值
材料 Th c Kg/m m2
3000 2048 3480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光滑圆柱拉伸试样的宏观韧性断口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 和剪切唇三个区域组成,这就是断口特征的三要素。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韧性断裂的宏观断口同时具有上述三个区域,而脆性断口纤维区 很小,几乎没有剪切唇。 上述断口三区域的形态、大小和相对位置会因试样形状、尺寸和
材料的性能,以及试验温度、加载速率和受力状态不同而变化。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Inglis断裂理论
贡献:看到了缺陷、解释了实际强度远低于
理论强度的事实。
缺点:沿用了传统的强度理论,引用了现成
的弹性力学应力集中理论,并将缺陷 视为椭园孔,未能讨论裂纹型的缺陷。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Inglis断裂理论

c
2c
微裂纹端部的曲率对应于原子间距
σ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复合材料
材料的 强度 强度理论
气孔、晶粒、杂质、晶界 (大小、形状、分布)等宏观 缺陷
工具材料
晶体结构,单晶多晶和非 晶体中的微观缺陷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与强度有关的问题(共性,特性)
• • • • • 哪些因素影响材料的强度? 这些因素与显微结构间的关系? 材料在怎样的状态下断裂?断裂过程怎样? 韧性是什么? 材料的可靠性?具有怎样的强度?可能用 于什么地方?
博学善建 | 厚德大成
正断和切断
按断裂面的取向可以将断裂分为正断和切断。
正断型断裂的断口与最大正应力相垂直,常见于解理断裂或约束较大 的塑性变形的场合。 切断型断裂的宏观断口的取向与最大切应力方向平行,而与主应力约 成450 角。切断常发生于塑性变形不受约束或约束较小的情况,如拉 伸断口上的剪切唇等。
相关主题